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障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的民族优越感;不同的价值观;对正式与非正式交际的不同观念;不同的认知模式;不同的学习模式;不同的教育体制;课堂上的非言语交际等.解决的办法是:充分认识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复、补充、代替、否定、调节和强调等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比较频繁的非言语行为有:手势、目光、接触、体触行为、面部表情等。同一种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涵义,比较不同国家的非言语行为,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英汉言语行为中的拒绝策略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敏 《黑河学刊》2005,3(5):66-69
拒绝是人类在生活交往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言语行为。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比分析,发现英汉言语行为中的拒绝策略存在一定的差异,就其原因主要是使用英汉语言的人们具有的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思维习惯等因素造成的,因此,要想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我们就必须熟悉交际双方的礼貌准则,并根据实际交际场合进行恰当地言与行。  相似文献   

4.
李东娟  马冬 《理论观察》2011,(5):164-165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总是只重视语言本身的内容,而对交际过程中的非言语行为很容易忽视。语言的功能之一是表达言外之意,通常需要非语言行为的配合来实现"言下之意"。本为主要简单从非语言行为的分类、特点、功能及作用来浅析不同国家非语言行为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如何应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产生的误解,从而提高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特定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得体的言语是决定交际成功的重要因素,语用移情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指示语是语用学中最重要的课题,在适当的语境下,指示语可以产生语用语言移情的效果,委婉语也是实现语用语言移情的另一重要策略。社会语用移情是跨文化移情,实现社会语用移情有平等策略、礼貌策略和合理策略。研究移情心理作用,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民族对于时间有着不同的观念和态度,时间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言行举止,进而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本文旨在通过笔者与非洲同学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关时间观念的案例,来分析中非时间观念的差异所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弥合差异的解决策略,以避免由于时间观念的差异而带来的交际障碍,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任何交际活动,都不可避免的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与时间这一要素息息相关。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时间观念。在这种影响下形成的各自时间取向,主要来源于不同的哲学基础和历史背莆。而不同的时间取向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折射出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充分认识到差异尊重彼此的时间观,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和冲突是提高跨文化交际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由于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问题逐渐成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能否处理好文化冲突问题直接决定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还是失败.因此本文从案例入手,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试图分析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之间产生文化冲突的根源,探讨此类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以期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避免引起冲突的不必要行为.  相似文献   

9.
靳盼  刘陈艳 《黑河学刊》2013,(2):105-106
跨文化言语行为实现项目(CCSARP)研究表明英语请求多为规约性间接请求;Gao研究表明直接请求为汉语的惯用请求。在CCSARP的基础上,通过对上海市长宁区中学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中学生分别在执行英语请求和汉语请求时所采取请求策略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并找到引起这些异同可能存在的原因,获得了中国学生英语请求言语行为习得规律,为实际教学中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0.
礼貌是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的共同规约,也是维护和谐人际关系的交际策略。然而英汉两种语言在礼貌表达上也存在差别,使得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频繁出现语用失误,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以语用学的礼貌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比研究英汉礼貌用语,揭示其语用差异,以期为跨文化交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在分析身势语的七个基本的交际功能基础上,重点介绍中美文化中不同类身势语的差异和作用;同时指出:在语言学习中也要重视文化差异的学习,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离不开非言语交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建设,中俄两国交往越来越密切,但是中俄文化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可以降低在交流中因文化意象差异而导致的交际障碍.本文将从俄语口译中对文化差异的处理进行解读分析,从而提出保留、 移植和替换形象三个策略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典型的跨文化行为。由于英汉两民族在语言体系、文化背景、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有诸多差异,因此英语词汇汉译时必须兼顾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的不同,采取灵活、变通的角度转换,以准确地传达原语的信息。文章探讨了英语词汇汉译过程中的多种角度转换,以期为跨文化交际提供崭新层面。  相似文献   

14.
言语交际模式在语言的认知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正确建立心理模型决定着言语交际模式的成功与否.因此,本文以认知语用学中的心理模型理论为工具,通过对言语交际模式中建模者对诗歌持有的认知加工机制,来探究诗歌这种既抽象而又美好的文体中言语交际模式的生成和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传达产品信息的应用语言,广告有着不同的文体特征。广告英语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涉及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转换。广告翻译应当注意语用的等效与失效,汲取言语行为理论有益因素并注意语境对广告英语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实现跨文化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尝试从中西文化差异表现、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在教学中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路径等三个层次论述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旨在剖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关薇  马冬 《理论观察》2013,(5):154-155
以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文秘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调查问卷及对教师访谈的研究材料为基础,通过分析发现了高校在商务文秘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欠缺之处和商务文秘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技能的重要性,为高等院校在文秘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面提出了方法与模式。  相似文献   

18.
言语交际模式在语言的认知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正确建立心理模型决定着言语交际模式的成功与否.因此,本文以认知语用学中的心理模型理论为工具,通过对言语交际模式中建模者对反语持有的不同认知加工机制,来探究反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英汉文化差异随处可见,翻译过程中,英汉差异的对比得到了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笔译研究一般注重翻译的方法和策略,而笔译与跨文化交际其实是不可分割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增强对笔译能力的提高具有必然的结果。在构建主义理论下,注重在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来培养笔译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会对笔译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