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网络社区用户参与的社会因素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网络社区在中国迅速发展,网络用户的社区参与是网络社区成功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影响网络社区参与的社会关系因素进行研究,发现用户的“社区认同感”和“社区义务感”对于社区参与有着显著影响。而社区中“共同愿景”、信任和领导一成员交互全部或部分地对社区认同和义务的产生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想在互联网上获得知识或者标准问题答案的人,最近惊喜地发现,一个互动知识平台——小百科出现在网络上,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我们从网络和现实中多方追踪了这个平台。我们注册了网页——《和亲文化》和《历代皇妃》,20天点击26000次,获得相对标准答案56篇。也就是说,短时间内,  相似文献   

3.
2011年4月27日,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宣布:"小百科"正式上线。作为互动百科的子网站,小百科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一个可无限细分、专注于诠释生活中某一领域、事物、技巧的开放平台。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济》2015,(7):103-109
作为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余额理财工具在未来会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投资渠道。本研究聚焦余额理财工具使用人群的使用行为,总结了前人在金融投资行为以及科技接受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出余额理财工具的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对互联网余额理财工具用户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相关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感知风险是影响用户使用行为的第一因素。除此以外,网络外部性、感知有用性也显著正向影响最终的使用行为;网络外部性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各维度主观规范也影响用户的有用性认知;感知易用性及感知绩效风险并不显著影响使用行为。基于以上实证结果,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当加强风险管理、强化产品设计、加强产品宣传以及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品牌延伸已成为互联网企业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重要手段。目前对互联网企业品牌延伸的研究方向和角度主要沿用传统快消品企业品牌延伸研究的思路,忽略了互联网企业特有的技术性因素,已有理论在新环境中的适应性有待提高。本文从SOR视角出发,结合互联网企业产品特点,将用户对网络技术的接受程度纳入考虑范围,从用户感知角度构建了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机制和研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品牌形象、感知契合度、感知联结度、努力期望对延伸评价均有正向影响,感知契合度、感知联结度、努力期望均在品牌形象对延伸评价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因此,为成功进行品牌延伸,互联网企业须建设优质品牌形象,依据用户需求不断创新,并基于消费者认知层面,把握契合度较高的近程延伸,提高产品联结度及努力期望。  相似文献   

6.
研究用户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网络定向广告认知水平对用户屏蔽意愿的影响。通过三组实验发现,用户对网络定向广告的认知水平越高,其对定向广告的屏蔽意愿也越高,而预期风险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实验一)。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用户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网络定向广告的信息类型(敏感性vs.非敏感性)通过预期风险起到调节作用。具体来说,相较于非敏感性信息,当信息类型为敏感性信息时,网络定向广告认知水平对预期风险的影响就更大(实验二);此外,在用户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隐私关注也通过预期风险起到调节作用。具体来说,相较于低隐私关注的用户,高隐私关注的用户的网络定向广告认知水平对预期风险的影响更大(实验三)。最后,就上述研究结果的理论、实践意义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研究存在的局限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网络招聘,又称在线招聘,是基于互联网的人力资源招聘渠道。目前国内关于网络招聘的研究多数尚停留在宏观层面,较少关注求职者(尤其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使用网络招聘平台求职的具体体验。文章通过访谈及问卷的形式对大学应届毕业生展开调查,探讨了在网络求职各阶段影响求职者的用户体验具体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改进用户体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655份双边用户数据,考察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对双边用户参与平台治理的影响作用,并验证用户网络效应对平台社会责任感知与平台治理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对双边用户参与平台治理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第二,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在该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且关系信任维度上的中介效应强于计算信任维度;第三,用户网络效应在上述影响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且同边网络效应的调节作用较跨边调节效应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发现从社会责任感知视角为平台治理提供新的解释框架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济》2019,(3):88-95
移动社交网络平台是人们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并聚类而形成的社交网络,其开展成败取决于用户的参与程度。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并对感知价值理论进行延伸,引入满意度这一中介变量构建用户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解释用户对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参与行为,时间成本、系统质量、社会交互对用户感知价值影响显著。利用Bootstrap验证感知价值除了对参与意愿有直接效用,且会通过满意度的中介效果间接影响用户参与意愿。因此,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根据用户需求降低用户的时间成本,完善其交互功能,提升系统质量,进而增加用户的感知价值和满意度,提高用户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10.
用户站在路边发布一个拼车的信息,如果其他正在附近的网络用户也有相同的需求,就可以立即响应、参与拼车。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基于地理位置的众包服务——LBS众包网络服务一它将是互联网的下一个爆发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案例研究,基于“生意帮”从中介型产能共享平台转型为协同制造平台的管理实践,从产业特征角度揭示网络效应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失效的原因。研究发现投资高成本、任务复杂性、知识专业性以及用户需求高异质性决定了产业互联网平台连接特征,导致更强的信任关系要求、更长的时间占用以及更复杂的解决方案,是导致网络效应失效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的启发是,平台商业模式设计应关注产业特征决定的价值创造机制。  相似文献   

12.
郭元 《乡镇企业科技》2013,(19):271-271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络的结合,移动互联网并不是为移动用户建立一个单独的互联网,而是为了使移动用户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其继承了移动网和互联网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和感受。本文重点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然后基于移动互联网介绍了云计算的相关知识,最后介绍了3G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3G技术向4G技术的过渡。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功能的日趋完善,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关于互联网网络隐私的问题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分析了网络隐私的泄漏方式和基于用户的网络隐私保护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4.
社会化商务的价值在于通过电商平台/社会化媒体的引导,促进依附其平台上的网络用户参与及互动,进而创造价值并转移价值。然而,在促进用户参与以及互动上,业界更多的是依靠经验,缺乏理论支撑。本文则将网络用户的参与动机归类为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并针对这两大层面提出了应对措施(社会化手段和商务手段)。接着构建了包含社会化手段和商务手段的影响差异与协同的一般模型,对社会化商务在促进网络交易中的作用、网络用户的参与动机及其影响进行了考察,以求对社会化商务的理论研究进行补充,并指导企业社会化商务实践。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络的结合,移动互联网并不是为移动用户建立一个单独的互联网,而是为了使移动用户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其继承了移动网和互联网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和感受。本文重点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然后基于移动互联网介绍了云计算的相关知识,最后介绍了3G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3G技术向4G技术的过渡。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互联网用户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张,网络流量也在爆发式增长,网络负担日趋增大,拥塞问题也日益严重。基于此,文章简要探讨了目前网络拥塞研究的一些控制论算法。  相似文献   

17.
在回国后的第三年,潘海东通过创办“互动百科”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互动百科不仅是一家体现互联网精神的公司.其意义还在于使众多中国人改变了知识传播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5,(26):245-249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以其方便、快捷等优点获得了大量的网络用户。移动互联网端的用户行为分析已经成为迅速发展的知识领域。Web数据挖掘技术作为用户行为分析的基础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Web的数据挖掘定义及Web的数据特点,并对Web使用模式挖掘的过程和算法进行了重点分析,包括数据的预处理、模式发现和模式分析。除此之外,基于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化、业务领域多元化等特点,创新研究了如何建设企业电子化大平台,如何有效收集平台产生的海量数据,如何将Web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企业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1 2012年7月21日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跟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比,互动百科有什么?互动百科董事长潘海东的答案是:用户。在7月21日的互动百科用户大会上,获奖的用户有80后也有老年人,有台商也有残疾人作家……会上,潘海东谦和地笑着,总是称呼他的用户为"我们的智愿者们"。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第一部规范互联网定向广告用户信息行为的行业标准——《中国互联网定向广告用户信息保护行业框架标准》(以下简称《框架标准》)于日前正式发布。它是在中国广告协会网络互动分会的主持下,包括主流互联网企业、广告公司、第三方公司、广告主等在内的多方积极倡导和参与下完成的,是在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