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工商》2003,(4):59-59
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全面登记(二) 1989年,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及其施行细则(办法)的通知》。北京市工商局针对各区县工商局对企业登记的政策掌握不  相似文献   

2.
●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指那些不生产商品和货物的产业,主要有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国家统计局在1985年《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将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  相似文献   

3.
张玲生 《现代商业》2004,(10):54-56
2004年4月29日,由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局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加强税源监控的通知》(国税发[2004]44号)(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了税控收款机推行使用的范围和方法,“几从事商业零售业、饮食业、娱乐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适合使用税控收款机系列机具行业,具有一定规模和固定经营场所的纳税人(以下简称用户),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和物流仓储业等一系列新型业态相继涌现。本文以上海市营改增试点为案例,详细分析了营改增政策推行过程中遇到的若干疑点和难点问题,针对完善相关鼓励政策和完善税收法制体系两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尤其是对于交通运输业来说,需要针对其行业特点出台税率政策或扶持政策,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商业》2004,(10):34-34,36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四部委联合发文(国税发[2004]44号),强调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加强税源监控,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经国务院同意,决定在商业零售业、饮食业、娱乐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推行使用税控收款机。该文件不仅仅是一道强迫执行政令,由此而显示政府加强税源监管的力度和决心,这更是税控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发达的商业、饮食服务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杭州的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总的来说,已具有相当规模,但远远不能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游旅者的需要,亟需加快发展步伐。近年来,杭州的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有较快的发展。到一九八五年底止,市区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达一万一千一百零九个,从业人员六万三千九百六十一人。网点中,国营占百分之六点九,集体占百分之二十七点三,个体占百分之六十五点八。其中,饮食网点二千一百七十九个,固定座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王存学 工商行政管理是国务院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部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受权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责。它的内容涉及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诸多领域,涉及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饮食业和服务业等各行各业,涉及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等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因此,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状况如何,直接  相似文献   

8.
<正> 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在经营地申请从事经营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外来人员要从事个体经营,首先必须向经营所在地的工商行政机关申领营业执照。在申领之前,须准备好以下材料: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经营所在地办理的暂住证、外来人员就业证和流动人员婚育证明查验手续;生产经营场所使用证明;申请从事职业技能服务的,还必须持有国家认可或者有关行业  相似文献   

9.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上海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以下简称商业)有了相当发展,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一个市场机制灵活、开放式、多渠道的社会主义商业体系正在形成。首先,商业超前增长。随着上海市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商业,得到了蓬勃发展。1988年该市国民生产总增加值中,商业增加值为67.5亿元,比1978年的  相似文献   

10.
《商业企业》2009,(1):F0002-F0002
经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推荐,上海市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荣获“中国商业服务业改革开放30年卓越组织”称号。  相似文献   

11.
6.关于个体工商户可以从事的行业。 《暂行条例》第三条对个体工商户可以从事的行业做出了规定,包括: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叫八大行业。但是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行业的划分逐步细化,并出现了许多新行业,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工商户所从事的行业也超出了《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同时,国务院“非公36条”也要求降低准人门槛,提出了“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  相似文献   

12.
《商业时代》2002,(12X):15-16
北京市商业利用外资规划(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业、物流业、餐饮业和生活服务业),是北京市商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国加入WTO议定书》和(《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1999年6月25日)的规定,依据《北京市“十五”时期商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五”时期利用外资发展规划》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特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近年来我国连锁商业的迅速发展,连锁经营以其特殊的竞争优势广泛渗透于零售业、饮食业、服务业中,这种新的经营形式极大地冲击着传  相似文献   

14.
一、未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首府)城市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并报我委备案。按《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 (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令第12号,1999年6月25日公布)要求,举办合营商业企业应符合所在城市商业发展规划。凡未制定商业网点规划(包括含有网点规划内容的商业发展规划)的城市,不得上报外商投资商业企业项目。  相似文献   

15.
<正>(一)机构与人员 近年来,我国的零售商业发展很快。1993年的零售商业机构网点总数已达到1000多万个,占整个社会商业、饮食、服务业经营管理机构的70%以上。从事零售商业的总人数已达2312·7万人。全国零售商业企业职工达到772.5万人,其中:国有企业职工340。4万人,城镇集体企业职工412.4万人,其他经济单位19.6万人,私营商业企业发展到7.4万户,84.58万人;从事个体商业  相似文献   

16.
论中小商业企业的集群化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武云亮 《商业时代》2003,(10):14-15
中小商业企业集群的理论分析 1.中小商业企业集群体现了商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企业集群是企业按行业或相关产业在地域空间积聚的现象,是产业组织在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组织是介于纯市场组织和层级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中小商业企业集群是指中小商业企业以及金融、餐饮、储运、信息咨询等相关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形成在一定区域内商业网点密度  相似文献   

17.
一、农村金融的新情况近几年来,温州农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和其他服务业发展很快,办起了13.3万个家庭和联户工厂,形成了390个大大小小的专业商品市场,有80多万劳动力(即60%左右)离开耕地转向第二、第三产业。这种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8.
商业集群并不是僵化的"中间性组织",而是生命有机体,商业集群的形成是商业企业之间不断竞争的结果,商业集群的发展与生物进化之间必然存在很多相似性。文章基于商业集群的特点,应用生物进化理论及种群生态学相关理论对商业集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作与竞争机制在商业集群保持生态均衡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集群内商业企业之间存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一方面,商业集群内的商业企业之间通过共享资源,实现集群内商业企业之间的互利共生与优势互补,进而提高整个商业集群系统循环的效率与质量,降低交易费用,相互合作的商业企业之间也可通过相互学习获得技术溢出效应,在共同利益与各自利益基础上,实现运营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商业集群内企业之间通过竞争,实现稀缺性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整个商业集群系统的效率,防止商业集群内商业企业之间发生因合作而导致的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串谋"现象。这种商业集群内各商业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使得商业集群就像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样,通过自然选择,最终实现优胜劣汰,效益好的商业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亏损的商业企业则面临破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79年1月1日统计,在苏联商业部门工作的有950万人,其中零售商业460万人,公共饮食业250万人。零售商业和公共饮食业的工作人员年平均人数(不包括地方商业机构的管理人员、附属企业、运输业的工作人员和其它部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工作人员)的变化动  相似文献   

20.
一、建立合理的商业价格体系的意义在我国现阶段绝大部分消费资料及相当一部分生产资料,都要通过商业的购销活动才能进入消费领域,而商业的购销活动都必须按照一定的价格进行结算,交换才能实现。商业价格就是商业企业购进和出售商品的价格与劳务收费,它包括收购价格、批发价格、调拨价格、供应价格、零售价格、饮食业价格和服务修理业的收费标准。同一种商品,由于购销环节、购销地区、购销时间和商品质最等差别而产生商品价格之间的差额,形成符种差价。同一市场、同一时间、不同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形成商品比价。商品的差价和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