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园区建设已经陆续进入以增强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内涵式发展的"二次创业"新阶段。这是园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中国园区在初创阶段主要是建设综合性的产业发展平台,纯粹追求规模的扩张导致区内产业结构混乱,阻碍了园区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园区"二次创业",就是为了突破以往产业结构雷同的束缚,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优化产业链,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园区"二次创业"应实现三大"转向"。  相似文献   

2.
邬冰 《乡镇经济》2009,25(10):58-61
产业园区的建设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当前,辽宁确定以产业园区发展带动县域经济。文章通过对辽宁省县域产业园区发展特征、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县域产业园区发展提出梯度推进、政府与市场协调、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延伸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园区建设在完成了第一次创业的要素聚集和数量扩张任务之后,已经进入了“第二次创业”的质量全面提高阶段,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宁市园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借鉴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及其他地区发展经验,对西宁市园区经济对地方经济中的贡献及如何利用后发优势带来更高层次的飞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发展园区经济,既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整合利用资源、提高产业聚集度的有效形式,同时又是推动招商引资和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安徽省桐城市和各地一样,把经济园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目前全市共有大小各类园区13个,除省级桐城民营经济开发区外,形成规模的乡镇工业园区已有8个,入园企业数百家。如火如荼的园区经济,既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也为桐城市域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在加快园区建设的过程中,桐城市注重引导,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主要是做好了五个方面的结合:第一,将园区建设与城镇化相结合。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聚和产业园区发展已经成为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统计研究表明,辽宁县域经济存在产业集聚明显、产业承接能力增强的优势和县域发展水平不均、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问题,结合辽宁省县域产业发展的农业(工业)产业化模式、工业带动模式和资源优势依托模式,文章提出县域经济空间重构、产业园区合理规划、县际跨域协调发展和加速培育产业集群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园区经济是以集中提供生产设施作为城市的产业载体与经济载体,从而成为城市经济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兴未艾的园区经济,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重塑地方经济发展新格局,把地方经济的发展推上一个全新的平台,也使欠发达地区摆脱旧的发展模式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现实。但也应该看到,园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低、散、乱。  相似文献   

7.
多重原因 蓄势待发 经济园区的溢出效应,是由已经渡过了初创开发阶段,进入高速发展的经济园区产生的,总的说来,溢出效应的产生不仅需要产业的联动,还包括市场的培养、发展经验的推广,只有这些方面都取得成功,园区才有可能发挥溢出效应的作用,拉动周边经济加快发展,形成既有相互配合、又有自主发展特点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要做到这个程度,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园区齐备要素协同、产业集聚、品牌彰显这一系列因素。  相似文献   

8.
特色产业园区包含:特色农业园区、特色工业园区、特色物流园区、特色科技园区和楼寓园区、都市园区、生态园区、旅游园区、文化园区等各类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或产业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是加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也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城镇就业渠道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对外开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行动,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增强区域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志元 《山东经济》2004,20(5):80-84
新产业区相关理论和实践证明,园区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的重要公共政策。园区发展的成功依赖于企业的生成和不断创新,以及区域内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并持续发展。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区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特色,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以及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的先机,重新矫正和调整适合济南高新区实际的园区功能定位,对于园区积聚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球产业转移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服务外包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形式。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引擎。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区域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日益拉大,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向落后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正在不断加快。就浙江省来说,目前浙江省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如何加快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和落后产业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也已成为新的发展阶段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浙江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产业升级和转移、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与协调发展,需要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和地区实际相结合、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经济持续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这样一些基本原则。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条路径:  相似文献   

12.
产业园区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但现今多数园区发展弊端诸多具有不可持续性。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为产业园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视角,文章借用商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分析产业园区运行机理,构建园区根据自身发展阶段有侧重点建设"三聚"模式,以期对国内产业园区发展实践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行动纲领,而产业园区则被认为是助力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打造制造强国的重要引擎之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不断变化,过去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趋势,更无法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产业园区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用目前产业园区的新特点,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新的产业园区分类方法及园区发展模式,将产业园区分为5类,并提出不同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工业发展的平台、引资引智的窗口。去年.陕西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举措,支持各县区建设产业园区规划,并建立100个县级产业园区,以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此,洛南县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认真研究.结合洛南当前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确定必须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努力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园区是中国经济的“功臣”。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以综合效应成为经济发展“高地”。 几十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县域经济的重要一环就是发展产业园区。各类县级、镇级产业园不但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解决农民工家门口就业的重要渠道,是继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大发展之后又一经济形式的兴起。园区经济成为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创新性、人文性、生态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而兴起的新兴市场竞争主体。  相似文献   

16.
《广西经济》2012,(5):1
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战场,是实现广西经济腾飞的原动力。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广西工业经济总量翻番,技改投资、强优企业和百亿元园区倍增,重点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工业化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的里程碑式跨越。  相似文献   

17.
培育地方产业群已成为许多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点。由于德州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德州已经显现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规划、政府引导、园区建设、政策扶持等措施,一定会提高德州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效益,提高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培育地方产业群已成为许多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点。由于山东德州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德州已经显现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规划、政府引导、园区建设、政策扶持等措施,一定会提高德州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效益,提高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王春平  王娜 《老区建设》2012,(10):32-35
文化产业园作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柱,已经成为文化企业茁壮成长的孵化器和骨干文化企业壮大发展的助推器。近些年,在政府为主导和市场为主体的强力推进下,南昌产业园区规模不断壮大,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模式,园区建设逐步向内涵提升阶段发展,园区管理也渐趋规范化。与此同时,南昌文化产业园区也存在产业优势薄弱、集聚效应不明显、文化品牌欠缺、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业态创新不足等制约因素。为此,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拓展延伸产业链、完善园区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园区金融扶持力度和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国家科技支撑示范区)内的核心企业,积极响应国家与首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并契合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先试先行着力打造中国标杆性低碳高端产业园区。一方面,该公司将低碳经济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高度,倡导成立低碳经济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低碳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企业和园区的系统碳核算和低碳评估,推动中国低碳高端产业园区行业标准的制定。另一方面,该公司积极探索中国高端产业园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建立园区入驻企业低碳准入的基本准则,打造园区低碳配置、低碳物流、低碳运营与低碳管理的新运行模式,做大做强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和高端金融服务业,着力发展碳融资、碳经济的国际投资平台,示范性的将低碳经济真正落实到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来,从而引领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