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运与旅游     
王欣 《走向世界》2008,(11):20-20,26
纵观奥运风云。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奥运史,不难发现奥运会对举办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对其旅游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推进作用。奥运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举办奥运会能够提升举办国家和城市的知名度,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并通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样,奥运会对旅游业也有着如奥运观众的旅游接待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依赖。因此,“奥运带动旅游,旅游促进奥运”几乎被历届奥运会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相似文献   

2.
姬磊  胡红艳 《民营视界》2005,(11):39-40
2001年7月13日.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作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城市.北京奥组委自那一刻起就开始了长达7年的赛跑。与此同时.另一个赛场上,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也开始了征战奥运市场的比赛。  相似文献   

3.
举办大型体育赛会将是举办城市一次新的发展机遇。赛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城市发展,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例如,奥运会极大提升了北京在世界的影响力,使北京这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增添了现代奥林匹克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城市民生工程建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和品质,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熟悉国际规则和我国国情、通晓外语并经大赛锻炼的号业人才,成为首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
《中国招标》2004,(12M):66-67
日前,于北京召开的奥运国际协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郑重表示.在奥运走向世界、日趋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力争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加强国际合作势在必行.关起门来搞奥运是行不通的。根据这一最新指示.国家体育总局近期对外联络的比率直线上升.并与韩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体坛强国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合作计划,这在中国体育史上不仅是绝无仅有的.也为中国体育的发展前程开辟了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刘雁琪 《中国经贸》2011,(14):83-84
2009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北京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旅游产业确定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并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旅游将被定位于北京新的战略性产业来发展,并拟定在城市的未来发展规划中让旅游成长为北京第一大产业。将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城市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一个必然。  相似文献   

6.
左新文 《首都经济》2005,(12):51-53
举办奥运会.不论是成功的案例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对举办城市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而且.随着奥运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举办城市在不同层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可以用描述的方法将奥运经济定义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奥运经济主要是奥运场馆建设投资和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等经济活动;广义的奥运经济是从奥运会举办前到奥运会后的一定时期内,  相似文献   

7.
赵青平 《首都经济》2007,(11):84-86
历史上有不少奥运会主办城市和国家,在成功举办奥运会后都出现“后奥运现象”,北京奥运会奥运场馆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为规避后奥运现象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在对北京体育消费市场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如何根据市场特点开发未来体育健身消费市场的潜力,解决后奥运经营问题,以推动后奥运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黄为 《首都经济》2008,(3):75-77
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于中国来说是熟悉的,但是主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中国却是陌生的。美国在过去的百年中举办过八次奥运会,但是从来没有在举办奥运会之前就开始研究奥运遗产。即使是在每一届奥运会之后,美国也没有对主办城市的奥运遗产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伟 《内蒙古工作》2005,(12):32-33
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县域间经济相互交融,合作不断加强.分工愈加明显,城市定位.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前提性问题,回避不得;更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模糊不得。在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依靠农村工业化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已基本结束,区域性核心地区的发展将是下一阶段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崔晓红  张晶 《新财经》2007,(7):58-59
"数字奥运”是今年科博会的主题之一,醒目的奥运标记几乎在每个展台都能看见。数字产业仅仅是奥运效应的一个缩影,对于举办城市北京而言,2008年奥运会是城市发展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拉动和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  相似文献   

11.
创意产业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阳,在世界各地迸发出无穷的活力.不仅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支持产业,而且日益成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奥运会和文化创意产业在同一历史时刻的相逢与切合,为北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宝贵机遇.7月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中心主办的第四届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召开.论坛紧扣北京当前发展的热点和决策重点——奥运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通过这个平台中国和世界将在国际化的视野中进行对话和交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陈迎 《首都经济》2007,(11):89-90
警惕!不要让场馆成为闲置的“行宫” 随着奥运的不断临近,不仅奥运赛事受到大众关注,奥运后因奥运而建的大量场馆再利用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以往很多奥运举办城市的经验看,尤其是最近一期奥运举办城市雅典看,很多体育场馆在奥运会后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成了鲜有光顾的体育“行宫”。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后北京的世界影响力显著提高,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受到世人高度关注。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世界城市发展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性地阐述了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模式、发展规律和发展要点。  相似文献   

14.
汤平 《首都经济》2006,(7):64-67
北京在申办奥运的过程中,提出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国际奥委会认为,北京是第一个以可持续发展观念确定下来的举办奥运会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首都经济》2005,(5):50-51
自今年开始,北京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的建设、设备材料的采购将全面展开.奥运筹办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次推介会正是为了满足奥运场馆建设材料、设施设备、体育用品采购和奥运场馆赛后利用、运营管理的需求.学习和借鉴其他奥运主办城市的经验.搭建场馆项目法人单位和设备供应商、运营服务商的对接平台.面向全世界推出奥运场馆市场商机而举办的。  相似文献   

16.
奥运对举办城市的意义非周凡响,抓住奥运的契机将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飞跃,青岛市在成为北京奥运的协办城市之后,适时提出了打造“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汤平 《首都经济》2007,(6):78-80
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掀开了北京城市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五年多来.北京市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奥运筹办为契机,着力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加强管理、全面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新变化。本刊力求具体展现北京城市发展的新形象.为此专访了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卢映川。  相似文献   

18.
李焱 《首都经济》2008,(12):26-28
长安街以南区域曾经是北京城市发展的软肋。而奥运之后,由于政策和投资的倾斜扶持,南城发展增加了很多变数,应该说,南城的机遇来了。  相似文献   

19.
苏华 《首都经济》2007,(3):16-17
20多年来.我国花卉业发展迅速.北京花卉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面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加快及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北京花卉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汤平 《首都经济》2006,(12):24-25
现在距奥运会开幕不到两年的时间,奥运场馆建设,为北京市的城市景观增加了新的亮点,带动了一大批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新建,奥运经济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奥运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构建北京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