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今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只能达到7.5%.远低于2007年8.6%的水平.而2009年亚洲经济增速则“不可避免地进一步放缓”。为应对金融风暴的冲击.亚洲各国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增长度难关。  相似文献   

2.
自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以来,美、欧金融市场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实体经济当中,且不断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扩散。虽然我国的金融市场并没有完全放开,资本项目下的货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还是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我国的外贸企业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2013,(19):18-19
2013年以来,面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反复无常、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经济环境,我国整体外贸增速出现放缓.五矿化工行业对外贸易形势更为严峻,行业对外贸易总额自2009年以来再次出现下滑。  相似文献   

4.
赵鑫铖 《科技和产业》2023,23(16):68-73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都对社会福利有重要影响。通过扩展卢卡斯(1987)经济增速放缓的福利成本测算模型,将通货膨胀引入模型,进而探讨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放缓的福利成本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通过影响代表性消费者的贴现行为而对增速放缓福利成本产生影响;经济增速放缓的福利成本随着通货膨胀的提高而降低;新时期经济增速放缓2个百分点导致的福利成本为5.38%。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经济儿何重心正呈现“强北上”的新趋势,长期形成的“南快北慢”格局正在发生改变。经济几何重心北移直接原因是本轮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中部、西部增速提高,东部、东北增速相对放缓,如内蒙古连续5年经济增速全国第一。同时,除江苏外,过去处于“第一梯队”的沿海发达地区如北京、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增速排位不同程度地下降。  相似文献   

6.
2012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自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低于8%,经济增速减缓。但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经济运行呈现出六大亮点。本文在回顾上半年经济走势基础上.分析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分析发现经济增速趋缓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房地产调控和外需不足、内需趋缓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系统梳理了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速“破八”后我国是否进入通货紧缩状态的讨论,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通货紧缩历史经验.结合天津市2012年1~6月经济发展状况及特点,提出应对经济增速下滑、预防通货紧缩的相关对策.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减税等。  相似文献   

7.
《广西经济》2010,(3):58-59
能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行业,其需求波动主要受经济波动、特别是工业波动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一季度,经济增速的回落、特别是工业增速的快速回落是能源需求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2009年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速的回升、特别是工业增速的回升则是带动能源需求增速回升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海君 《港口经济》2012,(1):13-13
自2010年10月份以来我国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但有望保持在20%左右。2011年总体趋稳,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继续趋缓,2012年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会进一步回落。  相似文献   

9.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综合国力得到极大增强,令世界为之瞩目。但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瓶颈”。就我们国家的发展现状来看,一方面经济发展急需大量资金,许多很有前景的好项目,因资金匮乏而搁浅或进展缓慢贻误商机,影响了经济的稳定快速发  相似文献   

10.
【美国彭博新闻社11月8日】由于美国和欧洲对中国出口品的需求锐减,政府支出又无法填补空缺,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降至近20年来的最低点。据瑞士信贷银行、瑞士银行和德意志银行预计,明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可能为7.5%或更低,降至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苏格兰皇家银行则预测,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速为8%,同时“也不能排除”5%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亚洲经济已经见底回升,但目前仍面临着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全球通货紧缩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亚洲国家经济基础较好,通过体制改革和创新,努力扩大内需,经济正地持续发转,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9月开始的金融风暴,始发于美国但迅即蔓延全球。尽管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强力救市计划,全球金融业依然泥潭深陷,前景不容乐观。金融危机已不可避免地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据今年1月份公布的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去年12月份外贸进出口连续第二月出现下降,其中出口的同比下降为2.8%,出口额1112亿美元,降幅为10年来之最大。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日前表示,自2003年开始的本轮经济增长周期应该是“慢起步、匀加速、缓减速、稳着陆”,“有理由相信2007年GDP增速是这轮周期的峰值”。许宪春表示,今年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将导致我国出口增速下滑,并降低出口行业的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14.
1997年爆发自东南亚,随后覆盖整个东亚地区的亚洲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经济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就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区,着重是香港、台湾和祖国大陆两岸三地经贸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及前景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一.亚洲金融危机对香港、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冲击1.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和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所受影响最为严重,出现了自1961年以来首次经济收缩。从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至今,香港联系汇率制已先后4次遭受国际游资的攻击。为稳定汇市,特区政府曾两次调高港元银行优惠利…  相似文献   

15.
杨忠毅 《发展》2001,(9):23-23
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慢、国际电子产品需求低迷不振,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锐减,经济普遍下滑,复苏进程严重受挫。遭受1997年金融危机打击的亚洲经济,主要在出口强劲增长的带动下,从1999年开始快速复苏。但自去年下半年起,亚洲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的经济增速急剧放慢,目前仍处于疲软状态。日本经济也已滑向衰退,而欧洲经济则欲振乏力。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增速减缓与电子产品市场周期性萎缩并发,使过度依赖出口、特别是电子产品出口的亚洲国家经济面临着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亚洲发展…  相似文献   

16.
蒋晓红 《浙江经济》2004,(23):38-39
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应该有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来支撑。若投资增速过快,投资需求过度扩张,则会对经济活动造成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同样,投资增速的回落在给经济活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利的一面,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辛辰 《西部论丛》2010,(11):77-79
引言:传统视角无法解释中国的领先复苏 如果一个经济体占其40%的部门在以超过20%的速度萎缩,这个经济会怎样?自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出口增速快速下滑,贸易顺差也从高位下行。次贷危机虽未直接对我国的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但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已导致我国出口增速下降,并引发各界对经济走势的担忧。  相似文献   

18.
徐剑锋 《浙江经济》2014,(23):60-60
浙江发展新常态是指进入工业化发达期后,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新态势。经济增速明显下滑、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成为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浙江自2008年进入工业化发达期以来,经济增长率放缓、制造业不断外移、第二产业比值持续下降、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加之受外部环境影响,个别地区出现了借贷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信息》2006,(24):25-25
消费需求继续增长增速有所回落 受多种积极因素的影响。2007年消费需求仍将保持12%-13%的较快增长势头。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新一轮扩张性增长周期远远不会结束。这一趋势将贯穿整个“十一五”时期。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消费增速不会直线提高。而是呈现波动上行的走势,2007年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回落,消费增速也将有所放慢。但消费增速的调整要小于投资和出口,其名义增长仍将位于13%左右的较快增长区间,实际增长也将继续高于GDP的增速。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7,(4):16-17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再创新高,首次突破7.8元的重大心理关口。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升值将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经济与百姓生活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