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已进入新旧体制转换的关键阶段,市场经济运行因受到无规则的传统计划方式的干预而使其作用得不到正常的发挥。为此,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从调控对象、调控内容、调控范围、调控过程、调控方式等方面改革计划体制,按市场经济要求构建计划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计划体制、工业化起步型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分析与评价 这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起止时间大体为1952-1978年。其基本特点,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发展模式看,是发展重工业和生产资料产业,独立自主地建设比较完整的工业制造业体系。  相似文献   

3.
经济特区的建立,给计划工作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新课题。为了适应特区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在观念上、工作上,从产品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方面来,做到既能加强特区宏观计划管理、又能增强企业活力,这就有必要积极探索,改革原有的计划体制,建立和完善一套合符特区经济发展要求的、独特的、新型的计划体制。建立特区以来,我们根据改革开放总的要求和特区市场经济的特性,在实践中逐步对特区计划体制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特区计划部门职能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新的计划体制模式是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模式。向新的计划体制模式过渡就是从单一计划模式过渡到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新模式。如何过渡是一个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将对财税、金融、投资、计划体制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以迅速构建新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框架。这次改革,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举措,必将对内蒙古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产生极为强大的推动力,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经历了两年多“治理整顿”之后,推进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再次摆到了人们的面前。在本世纪的最后一个年代,走出双重体制相持的困境,构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制定的治理整顿目标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各项改革措施,逐步建立符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的,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综合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这是总结建国后三十年传统的计划体制和改革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对宏观经济调控提出的基本目标。 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经济宏观失控,造成总量失衡、结构失调、消费失控、通货膨胀等问题。因此,必须认真分析计划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相似文献   

8.
匈牙利自1968年以来,对国民经济计划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有不少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本文着重介绍和分析匈牙利国民经济计划的组织和制定。一、计划机构的分工与合作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匈牙利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计划机构体系。目前。  相似文献   

9.
《北方经济》1993,(1):37-39
转变计划工作职能,促进地方经济加速发展,关键是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我们先后组团或随团到外地进行考察,学习一些地区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是怎样开展计划工作的。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到,有些地区的计划工作之所以开展的比较好,关键在于能够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思想意识上能够较快地适应形势的变化,在旧的计划体制不断被冲击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范垂青 《理论观察》2005,(3):179-181
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在当前的经济活动中,会计监督这一基本职能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不能得到完全保障。我们通过分析问题,就会发现会计监督具有局限性,只有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使各类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活动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按预定的目标、计划和原则进行,以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2005年1月考察深圳关于“发展开放型经济”、“在体制创新中更好地发挥试验田作用”、“密切与香港合作”等指示,为深圳经济特区的进一步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我们生存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之中,这正是世界各国“开放型经济”得以产生和形成的土壤和温床。然而,世界经济全球化并不等同于世界经济一体化,两者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经贸活动在全球范围和领域的扩大”,它的基本动力与作用是促进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经济一体化则是“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在体制和机制上的衔接”,它的基本动…  相似文献   

12.
一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同志强调:"一个公有制为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1997年十五大报告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经验,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3.
蒋维 《上海改革》2001,(5):45-49
在经历了近二十年奇迹般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陷入了相对的停滞状态。在理论界,总量需求不中产和结构性供给过剩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解释。但这些解释都没有将中国在过渡时期所特有的二元经济结构纳入分析框架,而二元结构的存在和演变趋势正是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改革前中国的二元经济不仅代表了一般意义上不发达国家的两部门经济,而且有着深刻的制度背景:是计划体制下重工业优先战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最早开始的农村改革就标志着对这一结构的矫正,它表明主同度强化的二元结构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事实上,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功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这一时期的城乡差距也有了显著改善。但是后来的事实表明,改革并没有进一步缩小两者的差距,甚至扩大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发展水平的差距,我们认为,这正是导致当前经济困境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马学峰 《发展》2018,(6):28-31
六、兰州特色临都型县域经济发展亟待破解的六个重大问题 要在县域经济发展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必须用工业化城市化的观点而不是农业经济的观点,必须用一元化的思维而不是二元化的思维,必须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而不是计划和行政的手段,必须用改革的勇气而不是保守的态度,这是县域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县域经济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产业问题,其涉及范围之广,涵盖问题之复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转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与阶段性目标。改革30多年来,中国经济转型经历了大约4个阶段及其目标转换,这就是1979—1984年经济转型的起步与完善计划体制的目标、1985—1992年经济转型的推进与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目标、1993—2003年经济转型的定向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和2003以来经济转型的定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通过阶段性目标的转换,中国实现了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巨浪,正冲击着旧的计划体制。在改革中,建立新计划体制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其目标模式如何?实现的步骤和条件又怎样?这些都是经济改革亟待探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就这几个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一、新计划体制的目标模式在社会主义所有制基础上计划商品经济的计划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应包括四个含义:必须是完全开放的,而不是封闭半封闭半开放式的体制;必须是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经济信息和科学技术为支柱,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体制;必须纳入社会主义市场运行轨道,以社会主义市场为中心运转,为社会主义市场服务的体制;必须是抓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功绩,在于开辟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道路,把原来实行产品经济计划体制逐渐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转变,把直接的行政指令调节,转向间接的市场调节,建立起“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十年来,微观机制的再造,市场体系的建立,宏观管理的重塑,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在新旧两种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18.
自2001年11月,随着东盟与中国达成了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以来,中国与东盟开始了全面经济合作,并进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新里程。这对促进区域内经济贸易的增长、推进成员国之间国际分工和技术合作,提高各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整体地位和实力。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大中华经济框架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一国、二制、三力、四地、五方”。它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提出的背景基本类同。但大中华经济框架更具有直接性、紧迫性、现实性,就其实质和内容(不是指名称)来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大中华经济框架的实施必须坚持五个原则,其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19.
五十年代苏东各国相继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逐渐形成了三种类型的价格体制——计划价格体制、市场价格体制以及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价格体制.由于苏东各国在价格形成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以及价格职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因而在处理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的关系上,也有各自的做法.在当前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的形势下,究应以何种方式处理内外价格的关系为好,很值得我们探索.国内外价格脱钩的体制采行这种体制的,可以苏联为代表;民主德国和捷、罗、保等的现行体制,也可归列此类.这些国家关于价格形成的理论基础,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但是.它们却不认为价格就是价值的简单反映,也不认为二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0.
计划管理体制 简称“计划体制”。是有计划地管理国民经济的组织系统、决策体系、调节体系、管理形式和管理方法的总称,是经济体制的关键组成部分。计划管理的综合性很强,因此,计划体制又和各个经济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其主要内容有:计划管理组织系统、职责和权限、实现计划管理的形式和方法等。我国的计划管理体制包括中央、地方和企业的计划管理系统,各级计划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管理方式、方法。我国的计划体制必须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