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0年代刚刚走完它的路程,世界历史已经跨入20世纪最后的10年——90年代。在80年代,亚太地区经济的年均增长率继续高于其他地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展塑90年代,亚太地区经济仍将保持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仍将是世界上经济最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地区。亚太地区经济上的崛起正在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到90年代末,世界经济将形成以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三大中心为主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亚太地区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与亚太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合作蓬勃发展。虽然,一些亚太经济合作设想将中国排除在其合作伙伴之外,但中国的广阔市场正在吸引亚太各国或地区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二、中国的对外开放及其与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关系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79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改变过去闭关锁国或半闭关锁国状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逐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建立和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加速了“四化”建设步伐。特别是逐步开放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国内经济循环的基础上加入国际经济循环,带动中国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中国地处西太平洋地区核心地带,土地面积占亚太地区的近半,人口占亚太地区的70%余,虽经济实力还不很强大,但与亚太各国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千分频繁,特别是实行对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由于受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影响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触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引起了该地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兴趣。我国作为亚太地区的成员国,在亚太经济合作问题上应采取何种态度和对策值得研究。一、以积极的态度参加亚太经济合作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不仅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积极提倡,“四小龙”及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希望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以协调经济发展。我国在对待亚太经济合作的问题上,也应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因为: 1、亚太地区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的重心。过去十年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已为人们所公认.1994年亚太经济增长的态势及其将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承担何种角色,仍然是世界经济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在1993年发生的世界经济各种重大事件中,11月中旬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首脑会议无疑预示了跨入新的一年后的发展动向,并将在今后较长时期中产生影响.一、增长中心和吸引中心尽管把日本包括在内的亚太与北美、西欧构成了世界经济的“三足”,但亚太地区被看作世界经济新的中心,并不是就其经济规模而言的.长期以来,亚太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将继续保持这种速度,从而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因此,所谓中心即是作为世界经济中的增长中心而言的.由于这种增长态势及增长潜力,欧美资本加速流入这一地区,与该地区的投资贸易关系日益增强.所以这一中心也是世界经济的吸引中心.在增长中心和吸引中心的作用下,世界经济的重心逐步东移,这就是当今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曾经出现过经济“奇迹”的亚太地区发展中国,进入八十年代后,经济结构中的种种弱点和困难逐渐显露出来,且矛盾也越来越多,终于导致了1985年经济增长速度的急剧放慢,一些国家甚至陷入了空前严重的经济衰退。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不管是南朝鲜、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还是东盟中的一般发展中国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经济结构性调整的。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亚太地区将是一个竞争与合作、调整与发展并存的10年.在这10年中,特别是“九·七”回归后香港与亚太地区各国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如何,其在亚太地区内的地位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区内其他各国和地区的经济产生何种影响.这是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并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受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影响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触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引起了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浓厚兴趣。我国作为亚太地区的成员国,在亚太经济合作问题上,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和对策,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性分工协作的发展,国际间经济交往多极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发展的要求,对苏联以欧洲为重点,对亚太地区采取“隔着后院的栅栏眺望太平洋地区的欣欣向荣的经济”政策提出了挑战。戈尔巴乔夫上任后,以“新思维”为基础,积极调整亚太地区经济政策,变以往“隔岸观望”、“离群索居”为“积极加入”、“焦急求爱”,开始了苏联亚太地区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进入90年代以来,一体化进程深入发展,面对西欧和北美两大一体化集团的挑战,亚太地区也必须走向地区联合,向经济区域化道路迈进。由于亚太地区矛盾错综复杂,整个地区完全一体化现在尚不具备条件,那么,亚太地区在目前条件下走经济一体化发展道路应具什么模式,本文给以绌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世界经济体系开始从“中心-边缘”结构向板块与网络状并存结构转型。目前,世界上形成一种新型的三极贸易体系,它不仅与过去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贸易有所不同,而且是人类历史上几乎从未有过的。世界经济体系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的主要原因包括:区域化与区域主义相互促进;亚非拉国家独立和其中部分国家走上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使一些边缘地区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新科技革命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经济体系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将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既刺激又抑制贸易保护主义;世界经济重心开始由大西洋地区向亚太地区转移;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机制中将会有更大的发言权;促进整个国际体系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从世界技术活动中心和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角度分析,“太平洋世纪”即将来临。预计在2020-2040年日本将有望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在2060-2080年将成为世界技术活动中心,那时以日本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从世界技术活动中心和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角度分析了“太平洋世纪”的来临,预计在2020-2040年日本将有望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在2060-2080年将成为世界活动中心,那时以日本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各方人士的关注。 近年来,亚太地区尤其是西太平洋沿岸,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有关资料显示,近二十多年间,该地区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际经济关系发展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一、美欧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仍有决定性影响众所周知,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美欧一直有极为重要的影响,8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金融地位迅速崛起和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日本在亚太地区范围的影响正在加强,并对美国某些传统势力提出挑战。世界经济“三足鼎立”的蓝图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是,在事关国际经济关系和世界贸易体制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上,美国和欧共体起突出作用的状况并未改变。最近的突出例子是,1993年12月15日,乌拉圭回合之所以如期达成协议,就是因为美欧于“最后关头”在农产品问题上达成了妥协。乌拉圭回合谈判过去久拖不决,也主要是美欧在农产品等问题上分歧造成的。显然,美欧“操纵”了整个谈判。英国《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5.
很高兴参加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首先,我对学会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 亚洲太平洋学会的成立,可以说是顺应目前世界历史潮流,应运而生的。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为活跃的地区。在世界其它地区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这一地区经济一枝独秀。在过去十余年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不足3%,而中国、亚洲“四小龙”以及东盟国家的GNP增长率保持在7%左右。也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亚洲太平洋世纪、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不管这些说法是否正确,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亚太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越来越重要,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持和参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那么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客观基础是什么?本文从下述五个方面论述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客观基础。 一、从东亚与北美经济关系的历史演变看亚太地区经济合作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它的地域范围包括太平洋沿岸的亚洲、大洋洲和美洲国家和地区(广义的亚太地区),合作的中心区域是亚洲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狭义的亚太地区),合作的双方主要是东亚和北美的国家和地区。虽然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一致认为,亚太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它不仅在过去的20年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而且在21世纪,也将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历史将证明了21世纪是亚太世纪这个论断。然而就亚太地区而言,里面也包括几个层次。最广泛的概念是环太平洋地区。一般指西太平洋地区,而且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一般所说的亚太经济合作,实际上也包括几个层次,一是指就环太平洋地区而言的经济合作,更多的是指西太平洋地区,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合文着重讨论有关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亚太经济崛起为世人瞩目。据有关人士预测,到2000年,世界人口60%将居住在环太平洋地区。而西太平洋地区又是世界经济中的“活火山”。那时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占全世界的70%;外汇储备占50%以上。在这种世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东北亚将是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亚太地区中最富有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本文着重论述近年来东北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个非常流行,影响很大的观点认为,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中国经济建设的重心将移向西部。本文对此淡点不同看法。世界经济重心移向亚太地区当人们提出我国经济重心将西移的同时,对世界经济重心将移向亚太地区的观点也一致赞同,都对迎接“亚洲太平洋时代”的到来和挑战保持极大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以政治的经济化和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化为特征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亚太地区各方安全概念的更新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亚太地区形势的发展与经济合作现状,提出亚太各国(地区)更新其安全概念的规律和特点,重点阐述中国在参与亚太合作中经济安全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