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国营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必然产物。国营工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三年来,已初步显示出这种承包制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企业利益和职工收入,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新事物,理论和实践仍处在探索阶段。所以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以往推行的承包制对比“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的要求,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如:地方各级国营工业几乎全都是原有班子承包,承包基数、指标简单化,容易发生短期行为,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还未确  相似文献   

2.
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搞活大中型企业的重要经营形式,是当前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试就其中若干问题作初步探讨。(一)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利改税的关系问题。有的同志认为,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意味着否定利改税,坚持利改税就不可能实行承包制。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利改税在处理国家与企业利益分配关系上的方向和政策总的说是正确的。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有其局限性,主要问题是只明确了国家与企业利润分配比率,  相似文献   

3.
3、改革企业经营方式,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我省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始于1984年末,1986年基本全面铺开,到1988年全省96%的国有企业都实行了承包。主要做法是根据企业过去三年定承包基数,包死基数,定额上缴,环比(或定比)增长,辅之以税前还贷税后承包的政策。承包经营责任制比前一时期的利润包于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即主要由过去单纯落实财政上缴任务,演变为一种相对独立完整的企业经营形式。实际上是对企业创造的效益部分,明确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形式。我省根据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理论,从1986年开始先后进行了两轮承包。1986年到1990年为第一期承包。1986年我省选择了100户工交企业进行承包经营试点,1987年在全省全面推广。1988年后又不断发展完善承包制,如延长承包期,按照《承包条例》完善承包指标体系,引入竞争和风  相似文献   

4.
1987年以来,全省推行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工作进展较快。截止九月上旬,全省市地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已有1.803户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占80.13%。其中,大中型企业实行承包的467户,占85.2%;茂名、珠海两市的企业已全部实行承包,韶关、肇庆、湛江、江门、佛山等市地推行面达90%多,除海南自治州、梅县地区外,其余市地承包推行而都在70%以上。预计年底全省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承包数可达95%左右。在推行和完善承包制中,各地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为目标,贯彻“蓄水养鱼”、  相似文献   

5.
<正> 承包经营合同是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签订是企业实现承包经营的标志。本文试图将承包制与承包合同结合起来交叉论证,以探索如何完善承包合同的管理。现状:选择与困惑承包制在1987年4月普遍推开以前,已经有了五六年的试点经验,如广东、吉林等地都较早地试行了承包制。试点经验一致证明:第一、实行承包经营制能有效地调动广大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增加后劲,为国家增加积累。第二、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经营权,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从深圳市来看,第一轮十四家以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为承包方式的工业品(集团)有限公司,1988年总计任期目标利润为18787万元,实际完成35452.61万元,  相似文献   

6.
<正> 中央已经决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要坚持和完善企业承包制。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在中央已有明确决策情况下,如何在总结企业上一轮承包经验的基础上,推行新一轮承包经营责任制。这既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增值、关系到国家利益,又关系到每个企业自身利益。因此,推行企业新一轮承包,既成为党和政府关心的问题,也成为企业职工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搞好企业新一轮承包,对深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是关系到深圳经济发展的全局问题。深圳经济要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要  相似文献   

7.
八七年以来,全国各地在国营工业企业中积极推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由于承包内容不同,各地做法不一。虽然承包期限有长有短,承包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共同特点是集中体现了“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实践证明,企业实行承包经营,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责权利紧密结合,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但是企业实行承包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营方式,必然给资金管理带来新的课题。从本人对140户承包企业的调查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8.
杨柳 《特区经济》1990,(1):18-19
<正> 我国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自1982年问世以后,一度由于利改税的全面实施,几乎销声匿迹,1987年又重新成为微观基础再造的主流。截止1987年底,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的承包面已达80%,深圳市二级公司向集团(总)公司实行承包的达90%,三级公司向二级公司承包的占75&。不可否认,承包制毕竟是在分配关系尚未明确、市场机制尚未形成、价格体系尚未理顺、政企关系尚未彻底分开的情况下仓促上马、普遍推行的,它的迅速发展与宏观环境改革的不协调、不配套亦形成了较大矛盾,在实施过程中确实暴露了许多弊端或曰有待于完善的地方,但承包制在全国范围迅速推行这一现象本身反映出来的内在必然性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苏州市同全国各地一样,根据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积极稳妥地在国营工业企业中推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到87年11月底止、市区142家全民工业企业已有140家签订了承包经营合同。由于承包内容不同,承包形式多种多样,承包期限有长有短,有的一年一包,有的几  相似文献   

10.
3、改革企业经营方式,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我省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始于1984年末,1986年基本全面铺开,到1988年全省96%的国有企业都实行了承包。主要做法是根据企业过去三年定承包基数,包死基数,定额上缴,环比(或定比)增长,辅之以税前还贷税后承包的政策。承包经营责任制比前一时期的利润包干,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即主要由过去单纯落实财政上缴任务,演变为一种相对独立完整的企业经营形式。实际上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广东省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从1979年开始,逐步推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到1982年,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约占企业总户数的40%,1987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达到92%。因此,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经营的发展。1979年至1986年全国的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1.3%,广东则为14.1%,因而由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的第八位,上升为第六位。1988年1—6月与1987年同期相比,全省预算国营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15.88%,销售收入增长27.7%,实现权税增长11.1%,归还贷款增长65.3%,企业留利增长10.26%。上述事实说明,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增强全民所有制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过十多年的改革,特别是1987年普遍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全民企业的活力已经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3.
如何通过微观审计在宏观控制上发挥作用,为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服务,推动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审计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开展承包经营责任审计,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讨。一、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作用和内容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促进和巩固承包经营责任制健康发展。从承包经营责任制条例的决定和已经实行承包制的企业的要求看,开展承包经营责任审计十分必要。审计本着对合同的双方负责的精神,围绕承包合同的签订、执  相似文献   

14.
改革问答     
问:实行“两权”分离,当前为什么要突出承包经营责任制?答: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国九年城市改革中广大干部、群众的一个创举,大家熟悉它,欢迎它。党的十三大会议后,承包制被进一步肯定,它是目前我国实行“两权分离”的最可行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上海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第一期承包多数将在1992年到期,企业承包制今后发展取向,也是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已为各级领导和广大企业所关注,目前对此各方面的看法还不一致,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继续推行和完善企业承包制;二是把现行承包制过渡到股份制;三是实行税利分流。下面对三种意见的可行性作些分柝。1、能不能把现行的承包制过渡到股份制?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股份制可以通过股票发行。  相似文献   

16.
广东企业家协会1991年年会于4月24日至26日在中山市国际酒店举行,厂长经理近百人参加,年会围绕下述问题进行了研讨,初步形成了共识。一、关于今年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的要点1、坚持与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与会者认为,在还没有更好的机制出台时,应坚持和完善承包制,这是辩证法。不坚持,企业内在机制就无章可循,没有目标;不完善,承包制的短期行为就难千克服。广东工业二期承包签约率已达90%,但商业签约率只达50%左右;证明坚持和完善承包制在当前显得尤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全国大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同时,不容忽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由于承包制是把企业和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建立在对物质利益的关心上,因而有可能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况且目前有些已经实行承包经营的企业已经出现了短期行为的表现,二是现阶段从对物质利益的关心上去调动人的积极性并不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唯一途径;三是着眼于发  相似文献   

18.
《特区经济》1990,(4):46-48
<正> 为摸清近几年我市企业开展承包租赁经营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市工商企业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作用,不久前,我们对承包租赁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采取书面统计、问卷调查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的对象是在我市注册登记的50家集团公司、总公司,30家区、县属企业;调查的行业包括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修理业、建筑业。这次调查,共发给集团公司、总公司以及县属、区属企业主管部门书面调查统计表80份,调查问卷750份。统计调查表回收43份,回收率53%,调查问卷回收439份,回收率58.5%。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有利于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间的经济关系,为企业注入生机和活力,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不论目前实行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方式如何多种多样,承包的条件及优惠程度如何不等,对企业自身来说更为重要的仍是解决内部承包责任制的落实问题,不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即是外部环境条件如何优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都是没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目前承包基数界定中存在的问题人们往往习惯于以纵向进步为依据,而无视大环境的横向比较。承包基数就是从如是思想出发制定的。基数的确定主要参照上年或前三年企业的实现利润,通过讨价还价固定下来,这比之过去的无指标经营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但历经几年的实践。就暴露出了致命的缺陷,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承包制是在国民经济调整和企业效益较低的情况下诞生的。当时,承包基数的确定主要以企业往年的利润为基础,参照系以孤立单位做选择。参照系的孤立,导致利润指标核定的一对一谈判。低效益单位以往年的低利润为依据向发包方拚命讨价还价,高效益企业则由于攀比效应也不甘落后地希冀自己的承包基数降低。最后的结局是承包基数在主观随意的讨价还价中以低指标固定下来,以至实现利润超出目标利润一到二倍,甚至更多。尽管规定了每年承包基数以一定百分点上升,但这个规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这个浮动对承包基数合理化没有多大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