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日本、比利时、瑞士和西德等国的中央银行,为了紧缩通货,稳定本国货币的汇率,相继宣布提高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美国在今年二月十五日把贴现率从去年十月的百分之十二提高到百分之十三。日本在三月十九日把贴现率从二月的百分  相似文献   

2.
一、冲销式干预的理论依据可以说,中央银行的冲销式干预就是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之一的公开市场业务。它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达到扩张和收缩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为目的的活动。其中,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 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ⅹ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是央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常逆经济风向行事。通俗地讲,当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时,中央银行就会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并向商业银行付款,或者向出售政府债券的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付款(机构所得款项将存入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中),这将增加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增加会使得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成倍扩张(也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从而导致市场利率的下降。同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会使得政府债券的价格提高,这也意味着市场利率的进一步下降。而市场利率的下降会引起民间投资的上升,从而带动国民收入、物价指数和就业水平的相应提高。相反,当总需求过度,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中央银行就会在公开...  相似文献   

3.
基础货币的变化将增加或减少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公开市场操作是吞吐基础货币,调节金融体系流动性的主要工具;合理的流动性是货币信贷扩张的基础。一般来讲,中央银行可通过增加流动性,维持相对较低的市场利率提高商业银行贷款的倾向;中央银行可通过减少流动性、推升市场利率削弱商业银行贷款的倾向。但在具体数量关系上,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则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经济景气上升阶段,由于预期看好,信贷风险贴水降低,扩张意愿强烈,  相似文献   

4.
王力 《银行家》2022,(7):4-5
金融政策是一国政府或中央银行采取的货币和信用政策的统称,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总供求的方针策略,其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准备金、逆回购、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主要是为了稳定货币供求和金融秩序,进而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目标。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调节社会资本流通的手段,合理的利率政策有利于银行吸收储蓄存款和集聚社会资本。汇率政策是国家外汇管理部门通过政策工具调节外汇市场价格,进而实现对外经济发展目标,其对国际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再贴现     
亦称“重贴现”。商业银行把经贴现归已所有的票据再以贴现方式出售给中央银行。承办贴现业务的一般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在资金不足时,通过再贴现业务,可以从中央银行取得贷款。但在英国,办理贴现业务的不是商业银行,而是贴现公司;贴现公司银根紧时,把贴现票据提交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如果商业银行拒绝办理再贴现业务或收回对贴现公司的短期贷款,贴现公司就必须把未到期的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再贴现率由中央银行自行规定,而不是像贴现率那样由市场利率来决定。所以,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常常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调节市场货币流通。再…  相似文献   

6.
美联储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简称,其职能实际上就是“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成立于1913年,由全美12个地区的联邦储备银行组成。它负责制定美国的货币政策,包括规定存款准备率、批准贴现率、对12家联邦银行和其他会员银行及持股公司进行管理与监督。其作用在于:控制通货与信贷,运用公开市场业务、银行借款贴现率和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比率三大杠杆来调节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7.
利率是货币对实体经济发生影响的重要渠道。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利率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2007年以来,已五次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了贷款利率调整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提出了现阶段提高利率政策工具效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自2013年两次"钱荒"以来,中央银行一系列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变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去年的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到下半年的常备借贷便利(SLF),以及现在的定向降准、抵押补充贷款(PSL),加上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的一系列大幅改革,都预示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正在发生框架性变化。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方向是明确的:转型的核心是从传统的利率管制加数量调控向更多借助市场的价格调控转变。传统货币政策实行利率管制,日常调节以数  相似文献   

9.
李德 《甘肃金融》2012,(10):10-14
1.积极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体制建立初期,人民银行主要运用再贷款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限额管理两大重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凋控。199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恢复和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再贴现制度.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  相似文献   

10.
负利率问题带来的主要弊端我国现行的利率政策不尽合理,现在实际上执行的是一种负利率政策。从各方面考察,这种负利率政策的主要弊端表现在:(一)负利率对企业贷款不仅没有约束力,反而大大刺激其贷款欲望1.在生产领域,扩大了资金供求缺口,加剧了社会总需求膨胀的矛盾。据对河南三门峡市77户国营工业生产企业的调查,银行贷款占企业全部流动资金  相似文献   

11.
利率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也是直接调剂和分配银行、企业、个人利益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正确、合理执行贷款浮动利率政策,是商业银行赢得市场、增收创效的途径之一。2004年1月1日起,人总行决定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相似文献   

12.
总需求与总供给构成了社会总供求。相对于总供给而言,总需求的运行状况更易于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因为对于短期而言,总供给经常是一个很难进行政策操作的既定的量,通过政策手段刺激总供给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一般不大;相反,运用适当的政策手段调节总需求的运行,对宏观经济产生一个适度的拉动力,从而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速度与规模的效果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决定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这是根据我国国情进行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发展。其中心目的是为了集中力量研究和做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资金管理,保持货币稳定。因此作为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运用什么手段来加强信贷资金管理,保持货币稳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管理信用,调节货币流通,一般使用三种经济手段。即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比例,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他们经常运用的手段是调整贴现率:  相似文献   

14.
徐良华 《金融会计》2004,(10):55-55,52
近年来,为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中央银行制定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允许其贷款利率在一定区间内浮动。同时为调动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贷款的积极性,提高农信社的盈利空间,对农信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实行优惠政策,其浮动上限要高于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实践中这一利率政策  相似文献   

15.
六、公开市场政策公开市场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即金融市场)中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藉以调节金融。即当生产衰落、资金短缺时买入有价证券,投放货币,以扩大信贷、刺激生产;当投资过度、投机盛行时卖出有价证券,回笼货币,以紧缩信贷、减少经济投资。中央银行买卖哪些有价证券呢?分狭义和广义两种。就狭义来说,在美、英和少数信用发达的西方国家,都以买卖政府发行的长期或短期债券为对象,如公债和国库券等。因在这些国家政府债券发行量大,市场交易量也大,仅以政府债券为对象进行买卖,中央银行就可达到调节金融的目的。就广义来说,在金融市  相似文献   

16.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和债券市场调节货币的操作方式。中央银行于1996年开始启动债券公开市场业务。当时中央银行只能进行逆回购交易,即从商业银行手中购入债券,并按约定的时间和价格再卖出给商业银行。操作的交易量很小。1997年,中央银行停止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1998年5月,中央银行再次恢复了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全年共进行了36次交易,累计交易量达到1761亿元。1999年,中央银行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论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利率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政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中央银行可以灵活运用多种利率政策工具来对付通货膨胀。为了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选择的利率政策工具主要有:提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扩大其浮动幅度;提高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央行票据利率;提高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和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运用,推动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发行利率上升;调整或调控外币存贷款利率和外币债券利率;实行差别贷款利率,提高加罚息水平,改变贷款计结息办法;改变储蓄存款计息规则。建议取消利息税。  相似文献   

18.
要认真执行贷款利率政策黄水平为进一步加强利率管理,规范同业竞争,提高利率政策的执行水平,1995年以来,我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明显的成效。但许多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利益机制的驱动,在执行贷款政策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一、在与企业签...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人民银行就存贷款利率水平作了多次调整,对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起了重要作用。1990年6月21日起,技改贷款,由按期限挡次利率,调整为不分贷款期限挡次,以同一利率按委结息,并实行挂息计复利政策。执行以来,利弊并存,笔者都就此略叙一二。一、技改贷款利率调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一〉技改贷款投入量增加,应收利息大幅度下降,银行自身效益降低,国家通过利率传导机制,间接宏观调控手段,让利鼓励企业进行技改,通过技改体现国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一当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与组织机构分离的现代银行体系出现后,通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便随着证券市场的繁荣而成为了中央银行对于货币供给与流通的重要调控手段。人们对于公开市场业务的一般认识是,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对于货币量进行调控的直接而又有效的手段,当中央银行需要进行货币量的收缩时,中央银行便售出有价证券,收缩社会的货币扩张量;而当中央银行需要进行货币的扩张时,它就购进有价证券,给社会注入进行货币扩张的基础货币量。这样一买一卖,形成货币量的一松一紧,由此便于整个社会生产与流通中的货币量进行调控,进而形成对于整个经济运行的调控。而且,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具有其它的政策手段不同的作用,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例如说一天内进行多次的调整与操作,对于经济运行中货币量的调控有着微调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