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社会中.公司就如同大大小小细胞一样不断地新陈代谢.一些公司通过解散起到优胜劣汰作用.以此影响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根据我国《公司法》,公司须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而成立.也可因不同的原因而解散。公司解散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公司章程规定的经营期限届满.股东会决议解散公司:二是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三是公司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四是被法院判令解散。而公司解散事由一经出现.即应当进行清算.最终办理注销登记。  相似文献   

2.
公司清算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桂艳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7):149-151
公司清算制度是公司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公司法人资格存续的最后阶段,公司清算组肩负着维护公司债权人、公司股东等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平衡,保证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重任.一般情况下,公司清算包括破产清算和解散清算(非破产清算)两种.文章仅以公司解散清算为中心,试图对中外公司解散清算若干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新公司法的有关规定,通过对公司清算制度的分析,全面解读这一制度,并尝试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公司清算中,之所以出现公司解散后长期无人清算或根本没人清算、清算中出现这样那样损害以债权人为主的利害关系人利益的情况,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对清算义务人规定不明确.为保障公司解散后清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充分实现以债权人为主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有必要对公司清算中的清算义务人予以明确.公司清算义务人与清算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无论从理论方面分析还是从实践方面观察,均应确立全体股东为公司清算义务人.  相似文献   

4.
《劳动法》中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三种。 1、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又称有一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了具体明确的起始和终止时间,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关系即告终止。合同终止后,经当事人双  相似文献   

5.
刘虹 《上海国资》2007,(9):22-23
8月16日,交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在香港的业绩记者会上透露,交行与汇丰就成立内地信用卡合营公司事宜已进入报批阶段,投资规模不少于20亿元,由于该合营是内地首家中外合资信用卡公司,内地监管机构需要反复研究,但他个人认为,有关审批应很快成事。信用卡业务是汇丰与交行合作的重点领域。早在2004年9月,交  相似文献   

6.
问:单位出租房屋涉及各税种的纳税期限是怎样规定的?答:单位出租房屋应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纳税期限为纳税义务发生后自期满之日的十五日内申报纳税;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的,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申报纳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按年征收,分两期缴纳,上半年在5月份,下半年在11月份;印花税在自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申报纳税。依据:1.《关于调整营业税申报期限有关问题的通知》(津地税征[2008]31号)规定:①对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采取汇总缴纳方式或核定征收方式)的纳税人,以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为一个纳税期  相似文献   

7.
张峤  虞振威 《特区经济》2005,(1):185-186
公司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团,虽然有自己独立的法人格,这种法人资格却是法律授予或拟制的,当这种法人资格因为破产或解散事由的出现而要归于消灭时,也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公司资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处分,向股东分配剩余财产以终结公司所有的法律关系,这一必经的程亭即是清算。公司只有经过合法清算并办理注销登记后才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中止。公司清算包括破产清算和非破产清算,  相似文献   

8.
公司清算是指在公司面临终止的情况下,负有公司清算义务的主体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程序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公司的状况进行全面的清理、处分和分配,使得公司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归于消灭,从而消灭公司法人资格的行为。公司除因合并或分立而解散外,其余原因引起的终止,均须经过清算程序。  相似文献   

9.
公司的清算是指在公司面临终止的情况下,负有公司清算义务的主体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程序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公司的状况作全面的清理、处分和分配,使公司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归于消灭,从而消灭公司法人资格的行为。公司除因合并或分立而解散外,其余原因引起的终止,均须经过清算程序。  相似文献   

10.
周乔亮 《中国招标》2010,(9):24-25,23
《政府采购法》第五十五条对质疑供应商的投诉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即质疑供应商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答复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所谓投诉期满是指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收到供应商书面质疑后的七个工作日内已经到期,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解散作出法律规定。这项名为《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解散条例》的地方性法规,适用于北京依法注册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解散。香港、澳门和台湾投资者在北京投资的企业,其解散也将按此条例办理。 法规根据解散企业主体的不同,规定了协议解散、单方解散和责令解散三方面内容。根据这项法规,企业有下列情况的应当解散:合同或企业章程规定  相似文献   

12.
合作企业与合资企业在投资方面的一个主要区别是合作企业外商的投资在合作期满前即苜要收回,而合资企业外商的投资则要到合营期满清算时才能收回。目前由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尚未正式颁布,外商投资的回收方式多种多样。我们认为在这些方式中,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必须对它们加以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关于公司退出机制的规定存在着许多问题,公司清算中债权人怎样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十分重要。通过检索得到的法院审理公司清算纠纷的144份裁判文书,并针对司法实践中清算中主要存在的三种最典型的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分别从公司解散登记、职业清算人以及清算监督提出完善我国清算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孟荣 《特区经济》2005,(12):260-261
《公司法》上解散原因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行政解散规定的原因过于原贝U,缺乏系统性。公司解散的原因是各式各样的。依解散是否出于公司法人的自愿,总体上要将导致公司解散的各种原因分为自愿解散的原因与强制解散的原因两大类。公司自愿解散,通常以基于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至于股东会据以解散公司的具体事由,各国立法一般不作界定,以体现私法自治的原则。我国《公司法》对自愿解散原因的规定,与各国的做法基本一致,但是,我国对强制解散原因的规定却过于简单。强制解散分为行政解散和司法解散,现行《公司法》在192条、第206条、第225条涉及到行政强制解散的原因。我国《公司法》第192条规定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的,应当解散。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经贸委、体改委联合发文,对企业停产整顿和解散作出新规定。 一、企业停产整顿期限为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在停产期间,经有关银行批准,企业原有贷款自批准整顿之日起可计息缓收。 二、经财政部门批准,可适当减税。 三、实行承包的企业,财税部门应准许其暂停上交承包利润,组织生产  相似文献   

16.
记者从黑龙江省人社厅获悉:针对基层"招人难、留人难"问题,黑龙江省在基层公务员招录上增设了最低服务年限,规定对部分艰苦边远县乡(含县级)党政机关岗位设定3年服务期限,录用后的公务员服务期满方可流动。(据《人民日报》)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是我们党干部人事制度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准则和基本经验,也是年  相似文献   

17.
李金升 《中国招标》2013,(44):27-30
某公路工程施工,审批机关对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等予以了审批。按照审批的文件规定:该公路工程监理单位的选择,须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并委托招标代理机构招标。  相似文献   

18.
一、申报养老机构的主体范围是什么?根据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依法成立的组织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以下称申办人)凡具备相应的条件,可以提出办院申请。二、合法申办人向什么机构提出申办申请?向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举办社会福利机构的筹办申请。三、申办养老院,须提交哪些资料?申办人申请筹办社会福利机构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二)申办人的资格证明文件;  相似文献   

19.
计红 《特区经济》2012,(1):245-247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是为救济处于公司僵局的股东、弥补公司自治的不足。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规定,由于制度简陋,影响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我国立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司法解散的替代措施、规定公司司法解散诉讼的审理和判决原则、建立防止股东滥用公司司法解散请求权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第一讲:三资企业的筹办程序在我国境内举办中外合资,含作企业(以下简称合营企业)的程序及步骤是基本相同的,从酝酿筹办到开业,一般要经历如下阶段:一、申请立项阶段举办中外合营企业,首先要由中方合营者向上级主管部门呈报拟与外国合营者设立合营企业的项目建议书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该建议书与研究报告,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转报审批机构批准后,合营各方才能进行以可行性研究为中心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