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海外经济评论》2006,(46):31-32
【日本《经济新闻》11月7日】日本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开始减少。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为32.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预计,今年金年的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很可能出现4年来的首次下滑。另外,美国和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也开始下降。目前。上述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已出现向印度等国扩散的趋势,这很可能导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已成为新兴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本文应用最新的经济统计数据,就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此分析判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处的发展阶段及未来趋势。实证结果表明:一方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对经济发展与对外投资之间关系的规律性认识相吻合;另一方面,中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与理论预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滞后于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减轻企业负担,中国不断推出税收优惠政策措施,有效激发了企业市场活力,文章以此为背景检验税收优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影响。文章匹配国泰安上市公司数据库和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库构建研究样本,在测度企业税收优惠额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能有效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但这种影响具有企业所有制性质和区位战略上的异质性;税收优惠通过资金和效率两个层面的传导机制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税收优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强度因创新程度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本身不同而存在差别。文章在微观上验证了税收优惠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重要优势来源,为持续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綦建红  李鸿 《亚太经济》2007,(4):106-109
近年来,中印两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竞争与潜力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之一,相形之下,对两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却鲜有关注。事实上,中印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竞争优势。本文从投资规模、投资主体、投资行业、投资区位和投资绩效方面对中印对外直接投资现状进行比较,然后在分析中印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效应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外直接投资环境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直接投资环境的评价□陈建明投资环境是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基本依据,有利的投资环境是对外直接投资顺利进行和发展的必要保证。对于任何一个实行开放经济、愿意接受更多的境外资本帮助发展本民族经济的国家来说,具备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正因为如...  相似文献   

6.
印度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后,印度对外经济联系主要限于从事国际商品交换、引进外国资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开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等。20世纪50年代末,印度企业开始跨越国界、投资海外。1956年印度比拉财团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立纺织厂。这是印度最早的海外投资。60年代末,印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处于摸索阶段,发展缓慢。海外投产的只有8个制造企业、一个服务行业,印度总投资4000万卢比。  相似文献   

7.
探求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演进脉络,追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展望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雷鹏 《上海经济研究》2012,(6):23-33,50
对外直接投资,是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与市场进行经济扩张的重要举措。本文总结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与行业分布,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安全的关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双目标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目标,提出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渐进性、多元化和动态性的产业选择战略,并具体对劳动密集型和成熟适用技术产业、对资源开发型产业、研究与开发型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外直接投资,是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与市场进行经济扩张的重要举措。本文总结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与行业分布,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安全的关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双目标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目标,提出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渐进性、多元化和动态性的产业选择战略,并具体对劳动密集型和成熟适用技术产业、对资源开发型产业、研究与开发型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6,(45):26-27
多年来,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流向了东方;而现在,亚洲公司正大举进攻西方领地。2005年,仅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就达到6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上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选择与区位选择直接关系到境外直接投资主体的市场绩效。然而,在现有的对外直接投资研究问题上,我国学者割裂了产业和区位的内在联系,单独研究产业问题或区位问题,因而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缺乏指导意义。文章提出了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上的新思路,即把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和区位选择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对于提高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彭卫 《发展》2006,(9):150-151
随着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不断扩展,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也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可分为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两大类,本文从该视角对理论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90年代的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自1951年重新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以来,其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已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大国。而到了90年代,其对外直接投资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投资额波动很大,且呈总体向下趋势;投资动机转为建立国际性生产流通网络;投资方式由在国外建立当地法人企业转为大量收买合并国外企业;筹资方式也由国内汇款转为通过当地法人企业在当地直接筹资或利用剩余利润进行再投资;投资部门结构体现了全方位、多层面的  相似文献   

14.
境外投资是指我国公司、企业、个人将资本投向境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其具体形式包括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建立合营企业、收购外国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等。在有些文献中,境外投资也称“对外投资”、“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跨国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FDI”等。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日美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急剧地增长,其中日本和美国作为投资大国在国际投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日美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和投资战略却有较大差别,从而反映出日美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本文在比较日美对外直投资中所呈现不同投资战略走势的基础上,重点提出日美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盘根 《特区经济》2010,(6):261-262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最后指出我国将会进一步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到了一个新阶段后必然出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黄卿  杨婵 《北方经济》2006,(9):40-42
自从1960年海默开创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以来,众多经济学家从不同层次和角度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及条件,从而形成了众多跨国企业理论。这些跨国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特有优势是与生俱来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就是利用这些优势产生更大的利润,因此分析角度是静态的。本文以企业成长最大化目标为切入点,从动态角度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并指出企业对成长最大化目标的追求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呈融合发展态势。文章从理论上构建了要素禀赋差异下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中国为例实证研究了要素禀赋差异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的资本和高技能劳动要素数量增加时,企业将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而减少出口,而低技能劳动要素丰裕时,企业将选择减少对外直接投资而增加出口;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时,中国企业更趋向于选择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反之,则倾向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随着相对要素禀赋差异的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当期的出口创造效应较弱,甚至会起到抑制作用,但对滞后一期的出口创造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呈融合发展态势。文章从理论上构建了要素禀赋差异下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中国为例实证研究了要素禀赋差异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的资本和高技能劳动要素数量增加时,企业将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而减少出口,而低技能劳动要素丰裕时,企业将选择减少对外直接投资而增加出口;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时,中国企业更趋向于选择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反之,则倾向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随着相对要素禀赋差异的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当期的出口创造效应较弱,甚至会起到抑制作用,但对滞后一期的出口创造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20.
何帆 《国际经济评论》2013,(1):34-50,4,5
当前中国以债权投资为主的对外投资特征,使中国的对外资产面临越来越大的潜在风险。中国的外汇储备投资跌入美元陷阱,收益率极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发展迅猛。尽管中国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在逐渐放权、减少管制、缩减审批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进,但仍存在一些严重缺陷,制约中国对外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国际社会部分地出于对中国投资的疑虑,调整了有关政策,加紧了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和监管,对中国的对外投资带来了一定困扰。中国需要加强和国际的合作,加强对企业海外利益的保护,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投资规则的制定,更好地保护中国对外投资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