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处理,系统考察了政府补贴对中国企业出口选择以及出口数量的影响。在对G-H-S模型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刻画并分析了政府补贴对中国企业出口选择以及出口数量的作用机制,并使用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出口选择和出口数量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通过系数的标准化发现,政府补贴更多地促进了企业选择出口从而导致低价竞争,但也给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的转型升级造成了障碍效应。在进一步分视角研究中还发现,针对不同的样本,政府补贴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章使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企业数据,基于出口经验溢出视角构造四个毗邻效应代理变量,采用Heckman二阶段模型判断这几个变量性质,并进一步采用扩展引力模型考察毗邻效应对企业出口行为(进入、退出和销售)的影响。研究发现:毗邻效应引致的出口经验溢出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有显著影响,即其可能对出口固定和可变成本降低都有利;采用Probit模型估计出口进入/退出,采用2SLS估计企业出口销售,结果表明毗邻效应引致的出口经验溢出会对企业出口进入和销售都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企业出口退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目的国与中国距离越近、市场规模越大、与任一已有市场有共同官方语言且企业生产率越高、以往出口目的国数量越多,则越有利于企业出口进入和销售,越不利于出口退出;企业在进入某一出口市场的初期退出该市场的风险也更大;以上结论在基于企业性质分类样本回归中存在一定异质性,但采用不同计量方法时稳健。上述结论意味着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便利化改革,推动形成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应对私营企业在融资、税收和研发上给予更多补贴和政策支持,激发各类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3.
就业的稳定是中国经济与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的约束条件之一。文章将海关数据库与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得到2000~2007年的企业样本,试图从企业这一微观角度探讨中国出口对就业波动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发现,相比纯内销企业,有出口行为的企业面临更高的就业波动率。企业出口强度对就业波动的作用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影响。基于产品要素类型、贸易方式及所有制类型的分样本检验发现出口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就业波动存在非均衡性的影响。此外,文章还发现企业出口产品及市场的多元化经营能够显著降低出口行为对该企业就业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企业制度和企业行为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在80年代国际化和自由化的大气氛下,西方国家的企业制度和行为方式正在悄然变革,这种变革虽然不是由政府轰轰烈烈地推行的,但却会对今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竞争和实力变迁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跨国公司的“无国籍化”趋向80年代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促成了整个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联系,后者又反过来影响着公司体制的演变。在70年代的跨国大公司体制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新贸易理论的建立与不断发展,基于生产率异质性研究企业出口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提出数理模型来分析生产率对出口的决定机制,再通过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检验企业生产率对其出口决策以及出口规模的影响。结论认为:生产率的提高会使企业更具有能力选择出口,但是在自由决定进入国内市场以及出口市场时,企业未必会因为生产率的提高而选择出口;对于全体样本,实证检验认为生产率与企业出口行为是负相关的,对于出口企业样本,实证检验也认为企业生产率与其出口规模是负相关的。这样可以看出,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还需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要素市场扭曲是影响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对企业选择更多出口还是选择更高的出口数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两种成本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工业部门2001~2007年的企业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实质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本土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的出口选择和出口数量具有相反的影响作用,刺激了更多的企业选择出口,但是抑制了出口企业出口数量的提升;分所有制视角的检验发现,上述影响对于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在采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以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7.
西方企业非市场策略与行为过程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程分析为非市场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因为它能够将行为与制度联系起来,动态地探讨非市场策略与行为的演变。企业非市场行为的过程研究将以市场为核心的传统战略变革的研究拓展到了非市场领域,从而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有效的拓展。本文对西方企业非市场行为的两种研究方法(方差研究与过程研究)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企业非市场行为过程研究的理论基础,旨在为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李夏玫 《中国经贸》2014,(17):35-36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我国出口企业将面临各种风险,如何规避风险成了每一个出口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出口信用保险的诞生和应用为这一类风险的规避提供了有效途径。有鉴于此,本文将围绕出口信用保险于出口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政府间转移支付、物流专业化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理论为基础,采用2000-2013年中国县级财政经济统计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法探究政府间转移支付、物流专业化与企业出口行为的总体关系。研究发现,政府间转移支付显著推动企业出口参与度的提高和出口规模的增长,物流专业化对上述企业出口行为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政府间转移支付在物流专业化与企业出口行为的关系之间呈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在通过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消除分配政策影响、考虑新冠肺炎疫情等外生冲击影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对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一般性转移支付与物流专业化的交互项对企业出口参与度的回归结果变为正向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政府间转移支付主要通过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财政收支结构促进企业自身出口参与和出口规模扩张;物流专业化主要通过物流规模扩张和物流效率提升促进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增长。在新冠肺炎疫情长期持续和当前复杂艰难的国际贸易形势下,这一研究对我国继续优化政府间转移支付分配结构、强化物流专业化比较优势,进一步释放企业出口潜力,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谢朝武 《科技和产业》2012,12(12):145-149
服务化变革是企业运作不可回避的趋势。文章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对工业企业服务变革和服务性企业服务升级的微观发展路径进行了总结和述评。文章提出,西方工业企业的服务增强和服务性企业的变革升级既存在总体方向上的相似性,也存在具体路径上的差异性。文章据此分析了我国推进服务化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金融风暴使我国出口企业面临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国外市场需求疲软,贸易摩擦增加等发展困境,只有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规避收汇风险,不断开发新市场,并充分利用WTO相关规则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才能在金融风暴中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二十年内,西方研究企业问题的学者提出了各种模式用以衡量企业的发展状况。他们认为,虽然新建小企业的规模、生产能力、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有着类似的发展阶段。下面概括地介绍一下各类模式。一、企业发展的一般模式(一)1963年,美国华盛顿大学企业问题专家约瑟夫·w·麦克圭尔以w·w·罗斯托1960年提出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为依据,制定了一个企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有赖于研究方法的更新。近20年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大体上可概括为:(1)数理研究方法的不断深入;(2)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方法的日趋结合;(3)非均衡研究方法的异军突起;(4)非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蔚然成风。本文试对上述新特征分而评述。  相似文献   

14.
从价值链角度出发,运用三个阶段链式关联网络 DEA 模型,选取 2010-2019 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中国 30 个省(区)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创新效率以及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在创新的三个阶段产生了协同创新效应,创新效率在提升,但创新效率偏低。基础性创新阶段效率相对较高,整体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创新阶段效率都偏低。广东等 9 个省份在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较高,黑龙江等 6 个省份很低,其它省份至少有一个或两个阶段的创新效率较低。通过 Tobit 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影响工业企业整体创新效率的因素有 4 个,企业规模等 2 个因素与创新效率正相关,企业所有制结构等 2 个因素负相关。影响基础性创新阶段效率的因素有 5 个,企业研发意愿等 3 个因素与创新效率正相关,政府支持等2 个因素负相关。影响研发性创新阶段效率因素有 5 个,政府支持等 5 个因素全部正相关。影响成果转化创新阶段效率因素有5 个,市场开放程度等 2 个因素正相关,政府支持等 3 个因素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企业劳动力成本视角构建了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行为的理论模型,采用微观数据进行计量检验。通过合成工具变量方法解决了产业集聚和企业出口之间的联立方程内生性问题,并通过Heckman二元选择模型解决了选择偏误引起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并且通过劳动力蓄水池效应抵消了劳动力成本攀升对企业出口的负向影响。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存在拟凹型关系,而对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存在拟线性关系;贸易自由化强化了产业集聚缓解企业劳动力成本压力所带来的企业出口负效应;本地基础设施有利于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与扩大企业出口规模;产业集聚通过劳动力蓄水池效应抵消劳动力成本压力所带来的负效应,从行业类型来看技术密集型企业强度最大,从所有制类型来看外商投资企业作用最强,并且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作用程度大于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上述研究结果意味着,扩大贸易开放引进高质量中间产品,完善本地基础设施,大力吸引人才形成人才集聚和产业集聚互动,是提升中国企业出口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卡罗尔的理论为基础,以联想集团为例,纵向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演进,即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不同阶段,社会责任认识和行为具有差异性,据此,应针对企业不同发展时期采取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来促进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中国工业部门1998~2001年的企业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网络基础设施外,其他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数量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从标准化系数来看,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出口决策的影响相对较大。这说明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中国贸易增长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扩展的边际,不是集约的边际。此外,我们还发现:(1)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促进内资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数量的增加,但对外资企业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2)研发投入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所有制差异。研发投入能够促进外资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数量,而对内资企业的作用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8.
沈和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7):142-144,160
文章运用动态AHP方法研究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并结合江苏省沙钢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案例,根据信息化五阶段模型,判断该企业信息化所处的发展阶段,继而对沙钢集团信息化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希望不仅对沙钢集团有指导和推动作用,对其他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也有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胡培培  舒红 《中国经贸》2009,(20):14-15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也间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刺激出口与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并已初见成效。其中,出口信用保险一这一国际通行的促进出口的金融工具,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在实践中逐步引起了相关企业的重视与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介绍出口信用保险的基本知识及其功能,以使广大出口企业能对出口信用保险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多地使用这一企业出口的推进器和守护神,增强出口竞争力、扩大出口贸易规模,从而为提高我国外贸出口乃至总的经济增长水平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构建了一个辖区间税收竞争通过技术进步及生产率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理论框架,运用1998~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测算中国地方政府间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的税收竞争系数。在此基础上,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税收竞争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并使用联立方程模型对税收竞争通过新产品、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机制进行实证验证。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地方政府就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税收政策的策略互补和策略替代行为同时存在,出口企业所在地的"逐底竞争"更明显;税收竞争促进了企业出口选择和出口规模;相比全要素生产率,税收竞争通过新产品渠道促进企业出口行为的机制更明显。财政自主权抑制了企业出口行为,而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及地区税基流动性条件促进了企业出口行为;财政自主权对税收竞争影响企业出口行为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则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此外,税收竞争对内资、内陆地区企业出口行为的促进作用比外资、沿海地区企业更显著;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行为的促进作用也比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企业更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