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东民 《金融研究》1985,(10):21-24
一、问题的由来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相对封闭的价格体系。在这种价格体系下,人民币汇价经常处于高估状态,既没有反映出人民币的实际对内价值,也没有起到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为了适合对外开放和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1981年我国实行了旨在消除高估,鼓励地方企业出口的人民币汇价体制改革,出现了以贸易内部结算价为中心的双重汇价制度。公允地说,尽管这种汇价制度有一定的缺陷,但它在初期确实起到了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剑萍 《新金融》1990,(10):23-24
一、外贸体制改革使人民币汇价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日益增强 1978年以前我固对外贸易规模很小,年进出口贸易额从未超过200亿美元,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很低。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基本上立足于自给自足,非常强调外贸收支的平衡,外贸收支基本上平衡或略有节余;  相似文献   

3.
李红 《金融博览》2006,(12):32-33
汇兑心理说的产生1925年法国国际收支状况是自1914年以来最有利的一年,然而,法国法郎汇率却下跌了,这种现象难以用国际借贷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及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来解释,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基础上,加入非贸易品与贸易品价格差异因素进行扩展,运用OLS回归方法分析了产出、货币供给、利率对1994-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影响。分析表明,弹性价格货币模型较好的解释了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各个因素。贸易品非贸易品的价差显著影响着货币模型的购买力平价和名义汇率的偏离,但是BS效应并不存在。主要原因是作为政策手段的人民币汇率一直被低估,名义汇率低于贸易品购买力平价。  相似文献   

5.
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主要取决于其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而相对价格的水平则是竞争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所谓的相对价格指的是:出口国的出口产品价格同其它国家同类产品价格的对比和进口国的进口价格同国内价格的对比。相对价格的水平和变化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例如劳动生产率、生产费用、通贷膨胀速度以及国家对出口贴补的程度等等;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汇价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近期西方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学者甚至是国会议员、政府官员多次呼吁人民币升值。他们认为人民币升值可调整国际经济失衡的状况。美国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根据他  相似文献   

7.
张明 《金融博览》2013,(9):36-36
关于汇率决定的理论不少,例如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吸收分析与货币分析等。上述理论在现实中是否成立,学界迄今为止争论不已。在中长期内,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以下简称巴萨效应)或许是最具有洞见与解释力的汇率决定理论。该效应认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将会面临实际汇率升值的现象。巴萨效应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呢?简言之.假设存在两个国家甲与乙,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出口会带来实质性的影响。文章论述了嘉兴市外贸出口的现状,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嘉兴市外贸出口带来的影响,探讨了嘉兴市外贸出口应对人民币升值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时代金融》2013,(34):14
据《中国青年报》11月4日报道,在生活中,人们感觉到在国内,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在国外,人民币越来越值钱。其实,前者是讲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后者则关涉汇率。以李大妈为例,2005年买大米为1.90元/斤,现在已是3.30元/斤了,8年累计贬值42.4%;兑换1美元,8年前需8.28元,现在只需6.17元,八年累计升值超过34%。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了我国进口价格、消费者价格与各相关因素的长期均衡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长期内汇率、国际初级商品价格波动是影响我国进口价格指数的显著因素,但其对国内消费者价格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国内需求和货币供应量波动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也不显著。从方差分解结果来看,国内消费者价格的上涨更多来自CPI自身的粘性。分段分析结果表明,汇改后人民币有效汇率波动对国内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率有所提高,汇率工具在宏观经济中的调节作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1.
马骏 《国际融资》2010,(5):40-4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可采用"有弹性的一篮子模式"。这种模式能较好地综合平衡四方面的目标:缓解经济过热压力和国际收支不平衡、减缓短期热钱的流入、避免对中国国内实体经济产生过大的冲击、有可以长期运行的可行性和公信力。相比之下,一次性升值10%对中国国内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过大,长期来说也不可持续。完全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模式使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过大,企业在目前阶段难以承受。对美元的爬行升值模式由于对美元体现出单边升值的趋势,会加剧热钱的流入。  相似文献   

12.
《甘肃金融》2010,(7):5-5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几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人民币汇率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1.人民币汇率长期低迷,人民币被低估.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型的外贸出口不计后果地大量出口低附加值产品,降低了我国社会福利水平和消费水平.又因内需不足而导致产能过剩.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宣布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由1美元兑换8.2765元人民币上调为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名义汇率上升2%.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人民币开始逐步升值,截至2007年底,人民币已累计升值11.7%,而且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汇储备研究日益重要,它是一国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经济发展等经济行为的联结点,一直以来受到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美国将自身经济问题简单归咎于其他国家和贸易伙伴的习惯由来巴久,美国为了化解年度双赤字压力和转移国内制造业不满情绪,长期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揪住不放.  相似文献   

17.
18.
<正>自2002年起,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呼声日益增强,特别是美国,动辄以贸易逆差为由,对华进行贸易制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美国企图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替代美元贬值。1995-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的分析框架,探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采用1985年至2006年的数据,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以国內物价为因变量,探讨国外物价、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内货币供应量、国内相对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检验国内价格与汇率及其他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发现两者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