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廷星教授1957年出版的专著<关于财政学的对象问题>,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国家分配论"的基本内容.其针对前苏联学者关于财政学对象是"货币关系论"的观点,绝非计划经济的产物.其所提出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和"国家分配论",涵盖了"以国家为主体"、"满足整个社会的共同需要"等丰富内容,在中国当代财政学发展史和今天的理论探索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财政分配的依据问题,是指国家凭什么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问题,是指国家得以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根本原因的问题。它关系到财政学理论基础的确立,决定着财政学的学科属性,是财政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学界普遍认为:财政是国家“依据其权力而进行的一种社会产品分配活动”,是“国家凭其政治权力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这种观点,就其把财政概括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而言,无疑是正确的,但它把财政分配的依据归结为国家政治权力,则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把财政分配的依据归结为国家政治权力,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相矛盾。我们知道,财政分配是社会再生产中分配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属于经济范畴。而国家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实践”课题组 邓小平关于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的理论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实践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经验教训,在指导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致富论”,主张勤劳致富,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4.
“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继承和实践探索,本文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出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五个新境界”,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动力论”的生产力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论”的平衡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发展论”的生态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合作发展论”的国际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共享论”的公平分配理论。从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是研究人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合一的发展经济学。  相似文献   

5.
薛维君 《经济论坛》2003,(21):95-96
以前有一种没有经过认真思考但很顽固的看法,即财政学很专业也很狭窄,是经济学的一个小分支,在学科划分上顶多算个二级学科,其在经济学系统中的地位有点类似于医院中的耳鼻喉科。最近读了由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齐守印的《中国公共经济体制改革与公共经济学论纲》(以下简称论纲)后,明白在财政学的前沿还有一个公共经济学的概念。论纲以其系统规范的学术表达、广阔深远的理论背景和纷繁透明的学术信息,彻底纠正了我对财政学的认识,原来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之丰富几乎就是财政学视角中的经济学。同时也提醒我,千万别在没有经过学习和论证的…  相似文献   

6.
许晖  林源 《经济学家》2021,(12):22-30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政定位的全新论断,开启了财政理论建设的新阶段.围绕这一重要阐述,学界展开了对财政概念、财政职能、财政学科属性、财政活动主体等财政基础理论的探讨,提出应以中国财政改革实践经验为路径深化对财政本质及功能的认识,并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体系.本文以"基础和支柱说"为基础,重点梳理了国家治理财政学、新市场财政学、公共风险财政论发展脉络,阐明了关于财政学科研究范畴及学科属性的重要观点,介绍了当前学界关于财政社会学和财政政治学的研究情况,并进行简要客观地评价.认为财政基础理论的探索还应继续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提升国际视野与理论深度,建立完备的理论框架,为国家治理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古典经济学的按所有权和要素分配论,新古典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这两种分配理论把劳动者看作与资本一样的要素,没有提出关于分配的正义理论。马克思根据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公平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8.
马骁  张明 《经济学家》2002,(6):104-110
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在经济学分化综合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受到经济学分化综合发展趋势的影响。中国社会主义财政学自产生以来,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沿分化综合的路径发展演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财政学具有逐渐转向国家分配论与公共经济学相综合的趋势,即向政府经济学综合。  相似文献   

9.
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和独立出来的一个新学科。200多年来,财政学演变发展的历程表明了它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厚的科学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充分认识财政学具有跨越多学科的综合学科的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适当拓宽财政学研究的领域,立足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理财学的有机统一,运用财政政策和预算、税收等手段,调节资源配置和社会收入分配,促进国家治理、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把现代财政学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财政学的发展趋势是在社会共同需要论的基础之上发展公共财政论。近年来,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正统经济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 提出了挑战。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公共财政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公共财政论。  相似文献   

11.
第 1期陈振羽 :不要否定马克思对“斯密教条”的批判———“社会劳动价值论”质疑之八 3……………朱 奎 :转形问题的一个马克思主义解———兼评丁堡骏和白暴力的转形理论 9………………………杨 民 :“价值转形”与劳动价值论的回顾和新探 18……张念瑜 :关于依照斯拉法体系解答“转化问题”研究的评述 2 3………………………………………吕昌会 :论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兼论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和微观经济学的产品分配净尽定理 2 7…………………………………………王云中 :论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的依据、内容和特点 3 1……………  相似文献   

12.
<正>三次分配“三次分配”这个概念是由中国学者厉以宁教授最早提出的。1991年,在“论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道路”一文中,厉教授使用了“影响收入分配的第三种力量—道德力量”这种提法。(1)次年,他在《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了“第三次分配”概念,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实际上都存在三次分配:  相似文献   

13.
从﹃比例论﹄到﹃控制力论﹄对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认识的新飞跃□向世聪一、“比例论”与“控制力论”的内容“比例论”是我国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之初提出的,它是为了保证我国国有经济的公有性质,对国家拥有、个人拥有资产进行数量限制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  相似文献   

14.
陈豹隐教授在民国时期对于财政学的研究,思想丰富且深刻。他清楚地区别了财政经济与其他经济的不同,这对于今日中国做好财政工作,稳定国家经济,发挥经济大国作用,鲜明地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他的关于预算未议定与不成立问题的研究和阐述,凸显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意义,留下了当今财政学理论研究必须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他对财政收入即公共收入做出了公经济收入与私经济收入的明确区分,是十分重要的,既是当前财政改革需要的思想认识基础,也是当代学习财政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内容。更可贵的是,陈豹隐教授对于财政学的研究是建立在对于财政思想史研究的基础之上,他在这方面的论述颇有见地,非常值得今日的研究者学习,更应受到后学者们的敬仰。  相似文献   

15.
分配体制改革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分配关系是否合理也是检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是否实现的一条重要标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分配的基本原理为我们分析现实的分配关系和重大分配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对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分配关系、分配制度、分配理论和分配政策的考察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分配体制是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逻辑相统一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完善分配关系、处理好分配问题,根本是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从“先富”到“共富”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英国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卡尔多的宏观收入分配模型对“里昂惕夫之谜”给予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认为“里昂惕夫之谜”所批判的不是李嘉图的相对成本优势论,而是对该理论进行解释的“要素禀赋论”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17.
哈维&#183;罗森的《财政学》的研究对象超越传统财政学,成为公共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共财政的研究对象之一。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构建公共财政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改革政府预算制度;建立“纳税人”制度。  相似文献   

18.
互动传播是教育传播的一个理想状态.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理论性过强导致财政学教学易出现单向“灌输式”教学,不利于财政学教学目的的实现.遵循传播学规律,根据财政学实际特点,构建财政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推动财政学教学理论逻辑、认知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是提高财政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企业财务本质各派学说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社会主义企业财务本质这个长期争论颇多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的本质不应当是“资金运动论”,“价值关系论”,“货币关系论”,“货币资金运动论”,“国家分配论”,“微观价值分配论”,而应当是“资金关系论”,即资金运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这才是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的全面而真实的本质,才是比较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彭腾 《现代经济探讨》2007,23(11):35-38
近年学术界就剩余价值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主要就剩余价值范畴的界定、剩余价值与剥削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分配展开。关于剩余价值范畴的界定,有特殊范畴论、一般范畴论和统一范畴论;关于剩余价值与剥削的关系,有等同论与不同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剩余价值,有否定论和肯定论;关于剩余价值的来源,有一源论、多源论和结合论;关于剩余价值的分配,主要有分享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