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桂君  谷永芬  俞海峰 《商业研究》2004,(24):100-102,108
近年来 ,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发展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总的看 ,黑龙江省民营经济起步晚、速度慢、层次低 ,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与广东、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 ,还存在很大差距。学习、借鉴广东、浙江两省发展民营经济的成功经验 ,对黑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经济是黑龙江省加快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我国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加速完善民营经济外部发展环境和政策机制,强力推进银企对接,提升发展层次,健全服务体系,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定能迎来美好的春天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机遇 ,黑龙江省应抓住时机 ,认真分析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破解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 ,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充分发挥现有的和潜在的优势 ,大力促进省内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民营经济发展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经过近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但由于基础低、起步晚 ,同沿海发达省份比仍有很大差距 ,有许多制约因素需进一步改善。但从总体上看 ,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后发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勇  黄洁 《商业研究》2003,(12):129-131
从立法、依法行政、司法、法律意识等环节探讨了黑龙江省民营经济法制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法制环境优化的路径在于,法制环境整体性构建及将其置于依法治省的背景下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民营经济进入了空前活跃的时期,其发展活力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民营经济在黑龙江省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招商引资、扩大就业机会、国民生产总值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贡献,但是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慢,民营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失衡、发展层次比较低、融资困难及缺乏自主创新等问题,黑龙江的民营经济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基于此,本文对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其差距形成的深层原因,并尝试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不仅有助于民营经济活力释放,更对市场经济繁荣和国家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在阐述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其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系统阐述,并针对性地指出政府扶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实施策略。以期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能力及水平的提升,进而实现我国市场经济活力与创造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海峡经贸》2002,(2):10-13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使福建经济上了一个台阶,新的世界中,如何营造良好环境,再创新优势,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后劲,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一个重要问题,晋江这几年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发展的事实证明:哪个地区对民营经济积极支持,民营化进程快,哪个地区发展速度就快,在此,晋江的发展模式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深刻的启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经济工作的主题在于创新经济发展的“最低成本”,营造各种资源的“经济洼地”,从而塑造产业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民营经济的创新与发展是21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面对新世纪和新形势,民营经济如何有序整合并参与国企改制、改组,对于“十五”期间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应从放宽对民营经济的准入政策.解决民企的国民待遇问题、给与必要的法律保障、实施鼓励民企参与国企改革的财税政策、规范政府职能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改革创造条件.使之走上跨越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比较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也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以西安市作为典型 ,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同时考察发达国家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 ,并进一步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出战略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开发人力资源促进黑龙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投资力度不够和人才结构不合理使黑龙江人才的短缺问题十分突出。目前 ,黑龙江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加大对黑龙江的投资力度以后 ,已对人力资源产生了新的需求。黑龙江省应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实施培养人才、建立新人才机制 ,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对策 ,开发人力资源 ,促进黑龙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但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着发展模式单一、管理体制落后、产业链条短、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应通过体制和产品创新,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升级,实现技术产品化、装备成套化、配套本地化,全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从而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企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对于企业来说,其创新的基本出发点是竞争,为了应对其它企业的竞争压力,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与组织创新。而“创新域”内企业的地域相近性则对企业的创新竞争有极大的影响,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集体学习效应的存在。分析企业在创新竞争中的博弈行为,有利于从企业行为的角度来解释企业集群中企业的竞争创新。  相似文献   

15.
陈敏 《商业研究》2005,(8):79-82
实践证明,一国(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与其金融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金融体系越健全,金融工具越丰富,金融服务效率越高,金融资产越充裕,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就越高。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本地区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金融支持。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黑龙江省金融发展呈现出弱势,各种迹象表明其金融发展已经滞后于经济发展,其原因在于政府和金融部门管理者思想认识保守,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金融理论研究的支持、金融发展的技术支撑以及制度环境体系不健全  相似文献   

16.
马骥  裴虹菲  戴军 《商业研究》2007,(1):137-1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黑龙江省中小企业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其中,融资难是最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和区域创新互动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恺钧 《商业研究》2006,2004(10):201-204
县域内的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县域内的产业集群的多样性和特色正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活力所在。而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和县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关键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黑龙江省要实现县域经济和区域创新的互动发展,就要实施适合黑龙江省省情的发展战略。该发展战略包括目标体系和具体措施,目标体系分为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在黑龙江省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若想实现企业快速、持续、安全的发展就必需依靠“知识产权战略”这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科技进步日益加快和不断推进的国际大背景下,只有那些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才能经受住经济危机“洪流”的侵袭,并继续健康平稳发展。因此,知识产权战略对黑龙江省企业的发展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企业若想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排除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就必须采取适合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杨莹  范亚东 《商业研究》2008,(2):175-177
在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黑龙江省的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为龙头企业带动型。因此,如何提高其企业竞争力从而达到抢占市场先机、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必须分析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并结合农业产业化所独有的特点,找出现有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所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应从三个方面来认识。第一,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出人才、出经验。如果企业能够给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我们的产品就能走向全世界;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就能吸引各国的客户到这里来;能够出人才,我们的企业管理人才就将通过自己的企业培养出来;能够出经验,我们这个经验就能够为其他企业所用。第二,企业必须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至少把自己的废水、废气、废渣处理了,减少企业所在地区的污染,改善环境。第三,企业要为社会的和谐作出贡献。不但要关心自己企业的职工,还要关心所在的社区。互助、互爱、互信,社会才能取得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