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盟经济自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复苏以来,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正增长。但受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扩散及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多的影响,今年第二季度欧盟经济增长速度大幅放缓。债务危机成为影响欧盟经济最大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当前欧盟经济形势及对中欧经贸合作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经济自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复苏以来,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正增长。但受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扩散及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多的影响,今年第二季度欧盟经济增长速度大幅放缓。债务危机成为影响欧盟经济最大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东亚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基本度过和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开始恢复性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99年9月 22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和金融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最近陷入危机的大部分国家都已开始复苏。” 经济大国经济形势和世界主要经济指标预示,2000年全球经济继续看好。如果说1998年世界经济形势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1999年世界经济形势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开始复苏或持缓增长,那么,2000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增长。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国际机构和各国可以高枕无忧。1999:世界经济恢复增…  相似文献   

4.
《经济》2014,(9)
正除了隔阂,最为根本的还在于美欧之间在经济复苏的势头与速度上的差异。与美国已经走出危机、正在复苏并很快走上增长(二季GDP初值增长4%)不同的是,欧盟经济的复苏依然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5.
关雪凌  张猛 《经济导刊》2015,(4):97-101
以乌克兰国内政治纷争为导火索的政权危机,迅速演变为剧烈的地缘政治冲突,变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代理人战争",使危机背后俄美博弈的实质浮出水面。在乌克兰危机中拖垮俄罗斯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利用俄罗斯牵制欧盟是美国欧亚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李慧瑛 《经济》2013,(Z1):104-105
2012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再次将欧盟经济拖入衰退境地并成为威胁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最大风险因素,虽然在成员国政府、欧盟、欧洲央行的共同努力下,年末金融市场紧张状况趋缓,投资者信心有所回升,而经济刺激计划和促进就业增长措施的推出,也有利于未来的发展前景,但问题尚没有得到解决。欧债危机的风险仍在,经济复苏的步伐缓慢而脆弱,一遇风吹草动便会出现震荡。  相似文献   

7.
未来几年,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增长将是许多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从全球范围来看,欧元区债务危机依然是全球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源,欧元区的经济前景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欧元区何时实现经济增长,不仅是发达国家回归经济增长进程的风向标,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稳健增长的重要外部条件。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欧盟与欧元区国家已遏制住债务危机蔓延的势头,但也付出了经济衰退和严重失业的沉重代价。目前,欧元区经济依然脆弱,  相似文献   

8.
欧债危机对欧盟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无疑给欧洲和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使欧盟经济复苏的前景暗淡。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救助措施,但是并未有效遏制危机的继续蔓延和深化。欧债危机已经严重损害了欧盟经济增长能力,使欧盟的经济复苏增加了诸多变数,并给欧元的未来走向增添了不确定性。深入分析欧债危机对欧盟经济的影响,能够为我国的金融风险防范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2011年欧盟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在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欧盟坚定实施2020战略,稳步推进“创新型联盟”旗舰计划,大力加强研发投入,发布欧盟的第8个研发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2014-2020);推动科研体制改革,加快欧洲研究区建设;大力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实施欧盟第7研发框架计划;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制定欧洲2050低碳经济路线图,力图通过保障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依靠科技创新破解当前发展困局,引领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实现智能型、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10.
《经济视角》2009,(10):3-4
以“重振增长”为主题的2009夏季达沃斯年会放眼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已经看到了复苏的迹象,但也认识到危机的爆发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复苏之路依然漫长。要重振增长,世界需要信心、耐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1.
严恒元 《经济月刊》2013,(12):68-71
欧盟委员会目前发表的2013年秋季经济预测报告对欧盟今后3年的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报告认为,欧盟经济在今年第二季度恢复增长是欧盟经济走出衰退的拐点,经济复苏势头仍会持续下去,但经济增长速度要~2014年才会逐步加快。欧盟经济要想实现较快稳定增长将是一个缓慢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复苏态势,但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突出,增长预期再次由乐观转向悲观,复苏的艰巨性和曲折性充分显现。下半年,欧债危机可能进一步升级,美国“财政悬崖”临近,新兴经济体资本可能大规模外流,以及全球货币政策调整面临困境等,都将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构成威胁。总体来看,美国经济将继续复苏,欧洲经济可能陷入衰退,日本经济维持温和复苏的势头,同时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的风险有所降低,世界经济将继续维持低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张茉楠 《商周刊》2013,(2):17-17
经济减速的性质是供给约束造成的,一味扩张需求不但不能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反而可能导致经济结构的失衡和负债式增长。一般来讲,经济增长有两种机制在发挥作用,即微观增加供给和宏观扩大需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增长中枢下移,各国政府的普遍思路是如何扩大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也即经济学中常说的“需求管理”。  相似文献   

14.
广东工业经济触底之后,已呈现出许多积极向上的迹象,但复苏之路仍较崎岖。危机下的广东工业经济复苏,求快抑或求稳?求快,可能错失调整升级良机;求稳,可能在下一轮上升期中赢得主动。危机冲击下的广东经济已开始踏上复苏之路,下一步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争取经济稳步回升的同时,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模式创新与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广东制造”转型升级,再造新动力,再建新优势,再辟新空间.再创新辉煌。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欧债危机从希腊向西班牙等大国蔓延,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回落,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使得我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特别是4月份以来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全面趋弱态势,但就业形势表现尚可,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减缓,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展望下半年,在“稳增长”预调微调政策效应显现、房地产市场企稳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初步预计,上半年及全年GDP分别增长7.6%和8.1%左右,CPI分别上涨3.4%和3%左右。应妥善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着力落实结构性减税,加大企业技改投入,增强经济稳定增长的后劲。  相似文献   

16.
当务之急“稳增长”与战略方向“调结构”,在更宏大的经济复苏计划面前结成联盟  相似文献   

17.
秦凤鸣 《当代财经》2003,(6):30-31,44
目前,日本财政政策的选择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渐进式的增税减支对日本经济走向全面复苏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日本严峻的财政状况和金融业的危机促使日本政府尝试通过新的途径进行结构改革。2003年财年,日本政府试图在“没有改革便没有增长”(No growth without reform)的口号下坚持既定的基本政策,寻求财务省和日本银行的紧密合作,刺激私人需求和经济增长,加速2003财政年度的税收改革,期望公司部门能重新振作,并以刺激私人需求为主促成日本经济缓慢复苏。  相似文献   

18.
《经济》2014,(2)
正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久拖不决的欧洲债务危机,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欣慰地说:解决危机近在咫尺。2003年11月5日欧盟委员会发表的《2013年秋季欧洲经济预测》写道,"今年春天出现的充满希望的迹象终于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经过连续6个季度的停滞或萎缩之后,欧盟经济终于在2013年第二季度出现了增长。"更令人欣慰的是,欧盟委员会认为,这一复苏会持续,并将在2014年进一步加快增长的速度。2013年12月4日欧洲统计局发表的公报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欧元区17国和欧盟28国的GDP分别增长了0.1%和0.2%。这两个增长率是微不足道的,但其重要意义不容低估,因为欧元区和欧盟终于使GDP出现了连续2个季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再次将欧盟经济拖入衰退境地并成为威胁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最大风险因素,虽然在成员国政府、欧盟、欧洲央行的共同努力下,年末金融市场紧张状况趋缓,投资者信心有所回升,而经济刺激计划和促进就业增长措施的推出,也有利于未来的发展前景,但问题尚没有得到解决.欧债危机的风险仍在,经济复苏的步伐缓慢而脆弱,一遇风吹草动便会出现震荡.  相似文献   

20.
董昀  费兆奇 《金融评论》2012,(4):118-121
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与金融持续动荡。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之路依旧漫长,欧洲债务危机仍在恶化,中国宏观经济也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为了应对危机,各国货币当局进行了积极的政策操作,以稳定金融体系、刺激经济复苏。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也采取了“预调微调”的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总体来看,危机以来的各国货币政策均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与特征;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冲击,各国货币当局仍在探索更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