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2014,(4):80-81
正一张桃子形的面孔上,嵌着两颗闪着金光的眼睛,似乎在打着什么主意。那小小的鼻子又塌又扁,鼻子下面有一张尖尖的大嘴巴。一身棕黑色的毛,仿佛是件毛皮大衣,披在它身上。没错,你看到的正是一只猴子,但是这只猴子被印在了红色底儿的邮票上。1979年的一天,在艺坛大师黄永玉的家中,他的学生——国家邮政总局前总设计师邵柏林前来拜访,并邀请他设计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套生肖邮票——"猴票"。为了纪念刚刚逝去的爱宠小猴,大师欣然  相似文献   

2.
记得以前从商海同仁的闲侃中听到一则趣闻,那还是邮票制度没有改革时候的事情。说的是南京某个体店代售邮票与众不同,他将邮票贴在信封上卖,有8角的,有6角的。一只信封加上一张8角或6角的邮票,邮局卖8角8分、6角8分,而他卖9角、7角,想不到贵了二分钱,生意却比邮局的好,周围几所高校的学生纷纷舍近求远,到这家小店买“一写地址就能寄出的邮票信封”。  相似文献   

3.
经营四题     
企业的生命周期 西方人是这样调侃企业的兴衰的。企业就像一棵树,树上攀满了猴子——每层的枝丫上都有,还有的正往上爬。上面的猴子往下看,看到的都是笑脸;下面的猴子往上看,满眼都是屁股。如有果子,总是顶层的猴子先吃。一般情况下,他们吃完了总是要拉,下面的猴子得到的总是上面猴子的屎。 对于往上爬的猴子,为了挤上来,他们的脸先得贴过很多猴子的屁股。能爬多高,取决于他们贴屁股的技巧有多好。最顶层的猴子不用贴其他猴子的屁股,可是将来哪一天,欲取代者会踢他的的屁股,将其弄下。 在陷入困境的时候,上层的猴子会折断几…  相似文献   

4.
久闻邮票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市民股票”,一直对此很好奇。想想股市的风起云涌,一张屏幕主宰着生杀大权,那么邮市究竟如何呢?有人说邮票虽没有股票风险大,但玩的就是行业知识,果真如此吗?我算不上“邮民”,但从上初中起就有一种习惯,把见到的好邮票收集起来,偶...  相似文献   

5.
16年前的一张邮票,现在市价整整上涨10000倍——  相似文献   

6.
近来有不少报章质疑邮票投资在邮币卡市场的龙头地位,他们将近几年来邮票、钱币、磁卡的投资收益率相比较,一段时期磁卡主导邮市的观念占据上风,而有人又认为钱币投资将主宰邮币卡市场。随着新邮的连年打折,邮票投资真的已成丑小鸭了吗?笔者却认为:邮老大的地位无可替代。 自大清邮政开办以后,1878年7月,伴随着大龙邮票的发行,集邮活动随之产生。百余年来,中国邮坛先后涌现李辉堂、周今觉、王纪泽、陈复祥、张包子俊等一批杰出的集邮家,邮学家和著名的邮商。早在1879年6月13日,上海《申报》便刊登出收买邮票的广告…  相似文献   

7.
小小一张邮票,内容包罗万象,个中或是一段传奇故事,或是一个英雄人物,或是优美的风景与建筑……不胜枚举。在有些人看来,集邮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情,而邮票也已不再被简单地看做是邮资的替代品,正是这诸多乐于此道的人们支撑起一个特殊的市场——邮票市场。在北京,提起邮市人们就会想到月坛邮票市场。这个市场座落在西城区的月坛公园内,初次光顾,不禁为眼前的热闹景象所震惊,在长约七十米,宽二三十米的空地上共设有一百多个摊位,来往的人群川流不息。虽称其为邮市,但它不仅是邮票、纪念章、纪念币、古钱币,甚至是印错的人民币以及各年发行的硬币在这里均有出售,也算是多种经营吧!与别的市场不同,这里没有卖者的吆喝声,也没有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人们都在轻声谈论着,不像是交易,倒像在交流,处处透露出文化气息。我信步走在市场中,浏览着每个摊位上的邮票,更关注着这里的人们。走到一位摊主面前,这是一位慈祥的老  相似文献   

8.
鼠年畅想──人类果真难奈鼠辈何?徐梅,唐浩(江苏省射阳县人大常委会224300)引子鼠年甫至,喜得一套新年生肖邮票,真当宝儿似地收藏。哪知,次日打开抽屉一看,突然倏地窜出几只幽灵——天哪,“鼠票”早被啃得支零破碎。惹得你直跺脚唏嘘却又无可奈何。甚怒之...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我在南方某机场买机场建设费,售票员告诉我,每张机票只能买一张。我说,我的同行还未到,可以先给他代买一张吗?他说不行,这是制度规定。我说,光凭机场建设费又上不了飞机,不像火车站  相似文献   

10.
道德的起源 把5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5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然后,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相似文献   

11.
道德的起源   把5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5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然后,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相似文献   

12.
猴子的寓言     
《庄子》曾为我们讲述了主人为一只猴子分配食物的故事。身处经济萧条期的主人决定削减用于猴子食物的财政支出。新的食物配给方案是猴子每天的早餐为3个面包,晚餐为4个面包。当主人的议案提交猴子讨论时,立即遭到猴子的反对。主人被迫将食物配给方案改为早餐4个面包,晚餐3个面包后,新的提案很快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13.
最近,到邮局寄两封平信,拿出一元钱买两张邮票,营业员把钱又推了出来,冷冷地说:“两张一元六角”。我听后,稍一犹豫:“又涨价了?”里边顿时有些不耐烦:“你到底买还是不买”。买,而且必须要买,否则,我的信如何寄出去呀,因为寄信只能上邮局,我立即掏出6角钱...  相似文献   

14.
曾颖 《商周刊》2015,(2):87
他的形象,因为人们的期待的强烈,被增强至神化了——学界渴望扫地僧精神。很多人是通过一只布鞋认识他的。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李小文被推到了聚光灯下。"布鞋院士"、"扫地僧"的称呼在网络上迅速  相似文献   

15.
1.脑机界面   这是一个意义极其重大的竞争性领域,全世界只有约六个工作组在从事这一工作:更好地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然后利用这些知识制造移植系统,让大脑得以控制计算机和其他机械。杜克大学神经生物学家 Nicolelis称这种系统为“脑机混合界面”。最近,他与麻省理工学院的人机感触实验室合作,在脑机混合界面领域成功地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把一只猴子的个别神经细胞产生的信号发送给一台机器人,这台机器人利用这些数据实时模拟猴子手臂的运动。   Nicolelis预言,脑机混合界面最终将允许人脑控制为恢复丧失的知觉和运动功能而…  相似文献   

16.
性感,这个声色犬马词语如今连病毒也要染指。在全国人民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时候,各路病毒写手们依然可歌可泣地坚守在病毒制造第一线上,不辞辛劳地“创造”出一只蠕虫病毒——“性感鸡”。而我,秉承着上帝潜移默化的指点,恶魔神出鬼没的怂恿,又一次老老实实地做了小白鼠——不幸看到了那张穿着比基尼美曰其名“性感”的大烤鸡。慌乱之后,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与当代经济伦理张丕让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任何一个重大历史变革,其背后必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精神力量在导引着事变的演进,而这种精神力量又必然与一定的文化传统存在着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8.
严睿 《经济纵横》2006,(4):70-72
前段时间听一位企业管理人员说起他在成都工作时的一些经历,很有意思。他说刚被公司调到那边的时候很不适应当地员工的工作方式,经常是上班时间到了,会议室里只坐着他一个人,一通电话之后,手下的人才懒洋洋地游荡而来,会开着开着大家的话题就不知不觉得跑到最近的输赢手气上了,散了会,要想再找他们,都不用想,十个里面有九个都上了茶楼。这位老兄翻了翻公司的管理规章,然后作出谁不遵守公司制度就重罚谁的决定。结果,手下兄弟没几个当回事,等到发工资的时候大家又都跟他急了,说他是“瓜娃儿,啥子都不晓得!”。  相似文献   

19.
猴子的悲哀     
猴子的悲哀汪金友明代文学家王兆云的《说圃识余》中,记述了一个老猴子下棋的故事。西番有二仙人弃于山中古树下,一老猴于树头日窥其运子致思之法,因得其玄秘。国人闻而围观,仙人遁去,猴即下树与人弃,遍国中莫能胜。西番国王以为奇,便把这只猴子献于中国。中国皇帝...  相似文献   

20.
齐齐 《经济纵横》2004,(8):40-40
曾听到过一个大伯抱怨:“当年要是能留下一两张‘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就好了!”也曾听到两个中年人的懊悔:“要是那一年少喝一瓶酒,花几元钱买两三版‘猴’票存起来,现在咱不也就能买辆富康车了?”一位搞古文字的老学者的话更让人忍俊不禁。他说:“当年我与xxx(当代某著名油画家)住隔壁,看他整天神经兮兮地不愿理他,谁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