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个多目标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具有生态、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多目标性.本文主要从宏观角度评价了辽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初期(2005-2007年)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效益方面,林权改革促进了林业投资、林业产值和林产品产量的增加,促进了营林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农民和村集体的经济收入;在社会效益方面,林权改革增进了农村社会和谐,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生态效益方面,林权改革促进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抚育等.  相似文献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流转及规范问题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阐述了集体林权流转的理论依据和经济学意义。分析了中国集体林权流转的主要内容、基本模式以及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完成后林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集体林权流转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综述国内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横向方面和国家、政府、企业及农户四个纵向方面分析和归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及其评价方法,介绍时间序列数据比对方法和截面调查数据统计方法及其应用;从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样本选择、模型设定和计量方法选择差异等方面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归纳和评述。在上述基础上,提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任宝霞 《山西农经》2014,(1):108-110
沁当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项改革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对于调动农民发展林业积极性、推进现代林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落实、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督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形成"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集体林业良性发展机制,实现林业增长、生态改善、农民增收、林区和谐稳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金融服务措施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展开.全面拓展林业金融服务新领域,合理确定抵押贷款资金流向,合理简化金融信贷程序,充分发挥保险对林业投融资改革的保障作用是切实加大对林业发展的有效信贷投入,做好集体林改革配套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本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产权的内涵、产权的界定、产权的运行或实施及产权的演变四个方面对产权制度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提出我国林权的概念,并对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和总结,从对以往这些文献的回顾来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本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基于林改成本估算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提出在后期的工作中,将从林权界定、林权分配与协商以及林权行使等方面估算林改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林权改革成本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检验,以期为将来的林改研究及具体林改工作的开展提供些许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公共政策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的集体林地有25亿亩,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近60%.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政府先后进行了两次针对改变集体林地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变革.尤其是在最近的一次(2003年)集体林改,相比于很多其它的林业政策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区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高规格参与.鉴于此,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我国宏观公共政策环境的关系,提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超越了林业领域,并成为国家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的公共政策工其.  相似文献   

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完善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伟大创举。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内容。重点研究和分析了财政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做法、基本原则和要求,同时,提出了财政进一步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程及其已取得的实质性成效,剖析了福建林改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推进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策略建议:积极探索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放宽森林采伐限额,完善指标分配机制;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规范政府行为;快速建设森林资源评价体系;健全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创新林业可持续发展保护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集体林权制度存在交易成本极高、"搭便车"行为、"败德"行为、"少数派"侵占"多数派"利益、不能满足林农个体偏好多样性等经济缺陷,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能够克服上述经济缺陷,具有对林业经营主体进行激励与约束、将林业负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林业资源配置方式和提高配置效率等经济功能,并提出了实现其经济功能的途径:通过完善林权的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转让性和安全性使林农拥有真正的私人产权;同时取消对商品林的采伐限额制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华坪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出现的问题,以及跟随国家以及林业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针对林改后如何更好更科学的去解决当前的问题,能真正意义上让林农增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针对问题结合华坪县实际情况和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自己对华坪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相应的配套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综合评价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西林改试点的钦州市钦北区和南宁市武鸣县的农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方法,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取得的经济、社会、生态功能等3个方面,建立了9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绩效实证研究表明,其评价结果为0.8168,得到广西集体权制度改革的绩效相当满意,说明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富有成效的。最后,从积极妥善处理林产资源产权等角度提出了继续深化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归纳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云南省林改配套措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完善投融资体制、激励科技创新、重视新物种的引进、培植和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法律解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进行全面的法律解析。认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法律意义在于落实集体林成员总有和林地承包经营用益物权的法律属性,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是通过制度变革与创新落实林地承包经营用益物权,建立低交易成本的林权流转制度。提出,在集体林业发展过程中,良好的法律制度是有效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森林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正在进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改革关系到众多农户的切身利益,农民对林改的看法与评价备受关注。通过对四川省5市的调研发现,尽管大多数农民对林改持积极乐观态度,但是部分农民对林改的内容不够了解,影响到整体评价结果。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政策尚需理顺,林权抵押贷款较难获得等,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改进。提出了对下一步工作的启示和三个在林改中可能出现的,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完善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伟大创举。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重点研究和分析了财政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做法、基本原则和要求,同时,提出了财政进一步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复合的系统工程。在简要地分析了梅县南口镇林地权属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南口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参与积极性不高;原有的自留山面积小,难以明确划界;责任山没有真正地落实合同管理等。随后,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二要加强宣传,实现全民参与;三要做好林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四要因地制宜,合理操作;五要完善相关材料,巩固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8.
我国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模式和绩效分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基于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湖南、辽宁、山东和云南8个省份的实地调查,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演变的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对当前正在发生的集体林权改革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进行了统计描述,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初步绩效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影响林权变化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原因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最后对林权改革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