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国华 《技术经济》2005,24(1):29-30
一、会计信息的需求影响着会计理论的发展。而会计理论决定了会计信息的现状。它们永远是矛盾的统一体。目前,西方一些国家对会计信息目标的研究分两大学派,即“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这两个学派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有显的差别。“受托责任学派”首先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决策有用学派”则强调相关性,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很难两全,  相似文献   

2.
比较经济学的危机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世界上各种经济体制特殊性及其效果的新兴学科。新比较经济学抛弃了传统比较经济学的“主义”比较法,呈现出多元化状态。文章认为,新“主义”学派、“组织”学派、“比较制度分析”学派各具特色,在方法论、理论观点和内容方面已经取得新的进展,但仍属于一门不够成熟的学科。还需要在吸收新比较经济学各个流派最新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整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现代股利政策理论的演变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股利政策理论是对古典学派的完善和发展。其主要流派有:追随者效应学派、股利信号假说、代理成本理论和行为学派。虽然现代学派的各种观点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一些缺点,但它们改变了传统理论的思维定式和分析方法,极大地扩展了财务学家的研究视野,从而使股利政策问题研究在“量“和“质“上均产生了很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斯拉法学派从生产技术系数和实际工资直接推导出价格,进而否定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价值理论的作用。“新解释”学派是为了和斯拉法学派相抗争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学术派别。新解释学派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解释不但没有对劳动价值论研究作出什么新贡献,相反,却曲解和庸俗化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种理论倒退。  相似文献   

5.
关于管理本质的思考——东方管理学派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涛 《当代财经》2000,(12):62-65
对管理本质进行探讨主要是为了解决管理中存在的根本性的问题,对此,西方管理理论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管理文化、以及东方管理学派提出的管理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人为为人”的研究基础上,从“人为”和“为人”两个不同角度分析总结了管理的八个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会计目标的研究一直是会计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西方会计界(以美国为代表)主要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探讨会计目标,并逐渐将其视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形成了两个主要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而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的探讨。也主要局限于这两个学派之争。本文分析了我国会计目标所处的经济环境,并对会计目标的两大理论一“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论目标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标管理”既是一种组织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哲学的体现,它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时期,是由众多的管理思想大师一起完成的。其中,包括科学管理理论学派、管理过程理论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等对组织中的“目标”、“任务”和“计划”等内容进行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非均衡学派”及其理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一、非均衡学派“非均衡学派”是相对于“均衡学派”而言的。这里的均衡是指瓦尔拉斯(Walras)均衡,即通过价格调节而实现的经济的一般均衡。因此,有人将“非均衡学派”叫作“非瓦尔拉斯均衡学派”。由于“非瓦尔拉斯均衡”的实质是在价格失去完全有效的调节职能的前提下市场通过对经济人的数量配额而实现的均衡,故该学派有时也被人称为“配额均衡学派”。  相似文献   

9.
北移与西进:台资的区位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投资内地逐渐由广东、福建等地北移,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推进。目前,台湾高科技产业将持续“西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海峡西岸繁荣带)仍将是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的重点区域。台资在大陆地区间分布差距极大。地区间不均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何在?区域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吸引更多台资?探究台资的区位分布,研究三地区的区位优势具有重要价值。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理论模型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中的成本学派认为:决定企业工业布局和经济活动的目标函数是生产成本极小化;市场学派认为:目标函数…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组织管理是一种事实上的三维管理结构。这种结构是指在关心人、关心生产和关心市场三个方面,对组织管理行为及其变量关系的整体刻画和系统反映。对组织三维管理结构的认识和探索基于系统开放性原则和前提。因为,只有对系统开放性的重视和研究,才能有效和客观地反映组织管理的现实行为。传统的组织理论和行为科学学派,因其封闭性和忽略对市场环境因素的同步性研究,因而对当今国际上普遍强调的,市场经济前提下,组织“为社会服务”的行为无从验证,甚至可能极为相悻。德克萨斯学派《新管理方格》同样存在上述问题。该理论虽然在…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应怎样研究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涛 《当代财经》2000,(12):9-14
经济学应重视对人的研究。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人并非都是“经济人”;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学派之间也是有差异的。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中国经济学家应吸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和成果,重视对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成本问题》一文的研究对象作为产权学派的奠基人,科斯并不是以“产权”或“所有制”为研究出发点的。诚如登姆塞茨所说:“他的论题是外部性,而不是所有制,他的目的是要宣称以为人们所接收的外部性的教条是错误的,而不是想引出一个关于所有制理论的结论”,对此,科斯本人也表达过类似的意见。什么是科斯要加以论述的“外部性教条”?在很长时期内,除了历史学派和制度学派以外,西方主流经济学派普遍遵循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他们认为,只要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利己心的驱使下,会根据市场…  相似文献   

13.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联合国指出:“下世纪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将受淡水供应短缺的制约。”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水旱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水的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明确指出:“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是所有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创造优美的水环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冯雷鸣 《经济与管理》2003,(1):16-17,30
对企业战略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约20年的时间里诞生了众多的企业战略理论。这一阶段可称为传统战略理论阶段,其代表学派有: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创意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逐步进入竞争战略阶段。主要有:行业结构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和战略资源理论。90年代以来,全新的企业战略理论应运而生,较成熟的有:产业制胜战略理论和适应性随机战略理论。  相似文献   

15.
郑锐洪 《经济论坛》2010,(1):221-224
本文依据西方营销学“结构层面和知识层面”的划分维度,以1994~2008年期间我国两大基金资助的营销项目主题为依据,将我国营销理论发展划分为七个主要思想学派(理论创新学派、品牌管理学派、服务营销学派、关系营销学派、消费者行为学派、营销渠道学派、伦理营销学派),并且确立了各个学派的领军人物、代表人物及其学科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名城的滨水区建设成为近年来全球水资源开发重点项目。城市资源的稀缺性和相应的名城效应使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反复建设和优化,人们对城市滨水区的保护性建设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也日益被关注。名城的水资源开发为顺应旅游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务必探究水资源转化的过程。回顾和分析国内外转化机制研究、水资源开发研究和水资源转化机制研究,还有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有待我们解决。本研究旨在通过“三维空间模型”假说、“三层面关系模型”假说、“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和“循环运行”原理构建“水资源转化机制模型”,解决现有水资源开发规划中量能不均衡问题;结合生态经济运行规律和水资源转化机制作用原理,从发展链的点段式管理角度、线型管理角度和环型管理角度构建“水资源转化机制及生态经济耦合运行模型”,进而创新资源开发规划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7.
地缘经济学的理论流派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缘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美国学派、意大利学派和俄罗斯学派三个主要学派.其中美国学派侧重于将传统地缘政治学的冲突逻辑转向新的经济逻辑;意大利学派认为地缘经济学就是研究国际竞争问题的经济地缘政治学;而俄罗斯学派则将地缘经济学与国家战略相结合,认为地缘经济因素是确定国家战略的基础.地缘经济学还包括地缘经济政策的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管理理论学派纷争的原因探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派纷争是管理理论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通过“科学共同体”的视角,从研究对象、研究取向、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四个维度分析了个中原因,并乐观地认为,管理理论可能且应该走向一个新的统一范式。  相似文献   

19.
新制度学派的“国家悖论”学说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制度学派国家理论的核心是“国家悖论”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作为特殊的经济主体与其他各经济集团主体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会影响到经济增长与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对新制度学派“国家悖论”的研究,对我国政府转换职能、反腐倡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靳晓熙 《经济论坛》2004,(16):150-152
在过渡经济学研究领域,人们通常把传统体制的改革分为两种主要的方式或类型,即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所谓“激进式改革”,或称“休克疗法”。激进式改革基于决策者是“经济人”的理论假设,强调“整体推进”和“理论设计先行”的观点和做法。而我国自1978年以来实施的是所谓“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策略。事实证明,这种独特的改革路径使中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对这一路径的研究正在成为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