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雪威 《数据》2012,(1):12-13
正又是一年总结时。近日,汉语盘点2011年度字词揭晓:控字当仁不让,荣登榜首:一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控物价、控通胀等政策;民间也悄然出现了微博控、淘宝控等个性化群体……但最让京城外来人(非京籍人口)闻之色变的莫过于人口控,他们眼中的人口控究竟是什么呢?以下数据可以让大家对此概念有初步的了解:2001年,每5个北京人里有1个是外地人,10年后,3人行必有1人来自外地;六普数据显示:北  相似文献   

2.
正常住人口1961万,提前10年突破2020年控制规模;外来人口十年间增加四百余万;核心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3407人,人口分布严重失衡……随着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其解读的陆续出炉,那些令城市管理者焦虑、令普通市民感同身受的人口问题仿佛一下子摊在眼前,清晰得令人不容回避。  相似文献   

3.
城市病的表现形式取决于城市化的阶段和模式,不同国家、不同阶段的城市化有不同的特点。由于城市的主要特征是集聚,我们只将与过度集聚(过度指的是城市的人流、物流的集聚程度与城市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能力不相称)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假设城市中心未知,通过对上海市全境212个街道(镇)1996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细分数据的量化分析,基于从业人口空间分布结构变化的特征,反向侦测、筛选城市中心,然后利用反映城市中心辐射强度、广度、体量、形态四个指标对搜索出的城市中心划分层级,并进一步分析其特征以及不同层级城市中心的发展规律.最后,通过城市多中心发展现状与上海市1999年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我国特大型城市多中心规划和实际建设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北京人口规模飞速膨胀,2009年底,常住人口1972万,不但远超北京"十一五"规划末1625万人的目标,也早就突破了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1800万人的目标。同样,人口规模快速膨胀也是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国大城市面临的问题。在城市人口规模快速扩张,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没有完全跟上的情况下,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困扰,出现了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堵塞、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以及  相似文献   

6.
从"人口空间"解读城市:武汉的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口空间"上系统解读一个城市为理解中国城市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是人文地理学格局与过程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工具,以武汉作为实证时象,系统分析了城市人口迁移和分布的空间特征.试图从"人口空间"的视角解读武汉.研究发现:武汉人口的省外联系特征逐渐突出.人口的辐射地区以中部地区为主兼及四川...  相似文献   

7.
8.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国内外不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诸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城市病"现象,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为解决此问题,可在界定"城市病"内涵的基础上,对"城市病"的成因进行归类,接着基于城市人口承载力视角构建以"城镇化(Urbanization)—压力(Pressure)—反应(Response)—城市病(Disease)"为系统集的"城市病"(UPRD)形成机理模型。研究结论为城市管理、城市建设、个体和组织行为及现代科技作为反应系统,如果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可以缓解人口承载压力,抑制"城市病"的发生;反之,如果发挥负效应或作用力不强,城市就面临着人口超载的压力,导致不同程度、类型的"城市病"发生,为此,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单之卉 《数据》2012,(1):14-15
正家住城南大兴区的吴女士最近正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不要为了孩子上学而搬到城里去?可房子惟有以大换小才能负担得起学区房高昂的房价。一面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诱惑,一面是居住条件的大幅缩水,吴女士不由得感叹:什么时候重点小学也能开到咱郊区来啊!化堵为疏: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箭在弦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具有单中心城市特点的北京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特征,从理论上分析单中心城市土地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假设,构建土地价格的Hedonic模型,利用北京2005-2013年住宅和办公用地微观交易价格数据进行假设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北京住宅和办公用地的区位属性、物理属性和邻里属性对其价格有显著决定作用,且该决定作用随土地市场的成熟而逐渐增强;(2)北京住宅和办公用地价格与该区位到城市中心的距离负相关,而随时间推移,两类土地价格从城市中心向外的降低速度逐渐变快。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具有单中心城市牦最的北京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特征,从理论上分析单中心城市土地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假设,构建土地价格的Hedonic模型,利用北京2005—2013年住宅和办公用地微观交易价格数据进行假设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北京住宅和办公用地的区位属性、物理属性和邻里属性对其价格有显著决定作用,且该决定作用随土地市场的成熟而逐渐增强;(2)北京住宅和办公用地价格与该区位到城市中心的距离负相关,而随时间推移,两类土地价格从城市中心向外的降低速度逐渐变快。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5—201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病"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产业集聚虽然能够带动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但人口过度集中带来的拥挤效应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病"成为制约城市经济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从城市规模等级来看,大城市集聚经济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带动作用有限,而中小城市依然能从集聚经济中获得较大收益;大城市"城市病"对城市经济效率带来的损失程度高于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13.
尹辉 《数据》2007,(10):9-11
东城区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区的发展主要突出管理与服务,剥离、转移与定位不符的功能和产业,提升城区社会公共服务品质,保持城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德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是,迁往以柏林、汉堡、法兰克福、科隆、斯图加特、慕尼黑等大城市为核心的地区。据2012年柏林市城市规划局统计,2011年柏林人口约为350万。规划局预计,到2015年,柏林市人口将达360多万。而在这期间,德国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王小溪 《数据》2012,(11):40-41
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源自宋朝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意思是说即使聪明能干的妇女,没有原材料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则很难成功。那么,如果我们有了米、买了菜、备了肉、生了火,是否意味着万事俱备了呢?实则不然,有一个问题您是否考虑过,那就是:要做多少饭才够大家吃呢?  相似文献   

16.
如何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备受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尽管多中心被规划者视为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灵丹妙药,然而支持这一观点的实证研究较少.基于LandScan人口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以全球132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探讨城市规模分布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规模分布多中心并不能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反而会导致区域差距扩大.单中心缩小区域收入差距意味着单中心促进小城市人均收入增加要大于大城市,这是非均衡发展过程的空间表达,显示出经济会在集聚中走向平衡.未来应适度放松对大城市人口流动的限制,引导城市规模合理分布.  相似文献   

17.
不断攀升的房价使得购房难成为倍受关注的民生问题。近期民间发起的由网络迅速波及现实的“不买房运动”试图以“三年不买房”迫使房产开发商减价抛售,这场运动的效用将会如何,本文从房产市场参与主体的利益博弈关系中探讨“不买房运动”的宿命,并尝试从中得到可能解决房产调控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城市病作为已然的现实存在,一方面充斥着我们的日常城市生活,另一方面充溢在社会学者的研究范畴之内。以往的研究较多将城市病框定在宏观——社会层面,强调人口、交通、环境、住房、贫困等问题,却较少涉及甚至忽略城市精神问题的考量。齐美尔关于大城市精神生活的诊疗,包括持续的精神紧张、理智压倒情感、计算统摄一切的城市生存原则和冷漠—反感—矜持(审慎)的人际交往态度以及无意义感的个人存在,这些问题理应囊括在城市病的范畴之内,作为城市病的应有之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结构系统,并尝试通过具有共同体性质的城市气质的建构祛除城市病。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天人哲学与传统医学理论之经典。依据复杂系统理论,采用取象比类方法分析人体生命系统与城市社会—生态复合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黄帝内经》的中医思维可为我国韧性城市建设的理念与方法提供借鉴,如"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五行传变"的病机与灾变思想,"辨症论治"的因地制宜原则,"固本培元、生生不息"的内生发展观,"以平为期"的系统平衡思想,"上工治未病"的预防原则等。在此基础上,发掘提炼国内外基于中医思想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介绍了作为城市再生策略的城市针灸术、基于城市气候地图设计通风绿化廊道的城市导引术、再造城市之肾的海绵城市建设等国内外案例。该研究可为韧性城市理念与实践的本土化创新提供一些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从“碎片化”困境看我国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在"未富先老"的经济社会背景下,有效化解城市家庭照顾功能弱化与社会沉重的养老负担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正面临着严重的"碎片化"困境,主要表现为城市养老服务体系仍处于一种体制的混沌性、供需的偏差性、机制的阻滞性状态。要尽快走出"碎片化"的实践困境,推进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就必须扩展公益性空间。这就要求,着力突破制度瓶颈,科学进行制度安排,实现机制创新:一是加快养老服务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发展;二是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增强养老服务的供需契合度;三是落实养老优惠政策,优化养老服务制度环境;四是加强监管和标准化建设,提升社区化养老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