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业务系统是农发行电子化建设的主体工程。它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以覆盖全系统的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将全国的营业机构和管理机构联为一体,是以实现会计业务数据大集中为基础,以会计业务处理为核心的综合性营业系统。它以决策管理为导向,以安全控管为保证,服务客户,并为全行的管理、分析和决策提供基础数据资料。它采用集中式的网络模式,在全国设立一个数据中心,全国营业业务统一实行实时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的综合业务系统经过平台迁移、应用重造,使原系统由处理单一账务的会计业务系统升级为以日常账务核算为核心、多种支付手段和管理方式并存的核心业务系统,系统架构得到全面优化。国际业务系统、CM2006信贷管理系统、统计数据集中管理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综合报表平台、人力资源系统、OA系统等一批数据大集中的应用系统投入运行,使农发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农发行的会计应用系统于200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是利用现代通讯、网络、数据库等技术,实现全行会计业务数据集中处理的综合性营业系统。经过近半年的运行,统一了业务流程、核算手续,实现了业务实时处理、资金实时清算,这是我行会计核算工作的一次跨越式发展,为今后的业务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系统的运用和风险控制上,制度制定和功能完善方面尚有欠缺,本拟从网点的层面就系统风险控制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的上线运行,在农发行系统中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账户结构、数据标准、核算手续、操作模式及业务管理,使会计处理达到简易化、快捷化的标准,为农发行加强内部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但是,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在操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给我行内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现就如何采取措施,确保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安全顺利运行,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加快基层农发行信息技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信息化建设经历了打基础、建网络、大集中三个阶段,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已成为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综合业务系统为平台、以各类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工具、以信息安全为保障的大型金融企业,信息技术全面支撑着农发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地市、县级农发行自1997年初成立以来,信息技术应用经历了“打基础、建网络、大集中”三个阶段,现已进入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综合业务系统为平台、以各类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工具、以信息安全为保障,打造现代化管理的现代金融企业时期,信息技术应用已深入到各个部门和岗位,支撑着农发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随着业务的拓展、新客户需求的涌现,以及内部改革发展的需要,基层农发行如何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更好地促进、服务农发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是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两大平台"和"三大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以综合业务系统和信贷管理系统(CM2006)为业务经营核心、综合前置系统为系统接入核心、  相似文献   

8.
朱雨 《现代金融》2001,(3):42-42
ABIS即“中国农业银行综合应用系统”,是一个覆盖一定区域的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将该区域内的全部营业和管理机构联为一体,承担该区域银行所有门市业务处理的计算机网络和业务操作系统。综合柜员制是集会计、出纳、储蓄等门市业务为一体,以计算机作为帐务操作载体,由柜员单独临柜,独立处理业务并经后台复核确认的会计处理方式。从运行的情况看,既优化了劳动组合,促进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客户提供及时快捷、周到的服务,同时也提升了营业部的整体形象,推进了各项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从微机单机应用到城市综合网络,从分散无组织的自由开发应用到统一领导规划、集中开发应用,从单一业务应用到综合会计业务系统,从单纯营业系统到业务处理和管理信息系统配套运用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计算机安全问题越来越对金融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乃至整个金融业务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农发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农发行从客户角度出发,不断完善结算工具,提高结算质量,努力为客户提供方便、适用、快捷的结算服务。2005年开发了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并成功上线运行,在实现全国业务大集中的基础上,先后加入了大、小额支付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实时清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