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言 《理财》2006,(6):1-1
上海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筹建组各位组员: 你们好! 我是10多年前步入中国期市的一位“老人”,曾经置身于“早产儿”误判误断的是非漩涡,亦曾亲历过逼多、逼空、单边市、协议平仓、非法集资,卷款潜逃、327国债等早年众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期货交易风波.用当时期货业界的朋友讲,我如果算不上是中国期货“黄埔一期”学员,大抵也称得上是“黄埔二期”.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球最大以及流动性最好的金融市场,美国国债市场近年来有所增多的流动性“闪崩”事件广受关注。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和诱发因素的不同,流动性“闪崩”后国债市场的恢复速度呈现明显差异,整体上对经济基本面的冲击程度越大,国债流动性的恢复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3.
赵晓 《国际融资》2005,(2):40-40
“双稳健”的政策含义究竟如何,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笔者的判断,就财政政策而言,至少应包含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总量下降,也就是国债投资将从2004年的1100亿降为800亿,减少达300亿。二是结构上,财政投资将更加强调其对于国民经济导向的功能,尤其是可能从“硬”的基础设施的  相似文献   

4.
国债是居民持有的重要金融资产,居民对其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会影响国债的发行规模,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总结了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规律。并考察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流量结构的变化趋势和国债在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中的地位,为此为基础,对“十五”期间政府面向居民可以发生国债的规模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被誉为“金边债券”的凭证式国债近年来连发连热,一直受到公众晴睐,其发行场面异常火爆,掀起一场又一场抢购热潮。尽管今年发行的一期国债票面利率首次低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但“金边债券”风采依旧,600亿元的发行额仅在一日之内便在全国各地被抢购一空。冷静分析国债热销的原因,有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 ,在证券发行市场中 ,通过证交所交易系统网络发行记帐式国债也即“网上发行”方式 ,取代了以实物券发行和代保管转帐发行国债方式。下面谈谈金融企业如何对网上发行国债进行会计处理。一、网上代理分销发行国债1.金融企业与发行单位签订代理分销发行合约。发行期开始 ,按发行售价和数量 ,作会计分录 :借记“代发行证券———××国债” ;贷记“代发行证券款”。对“代发行证券”科目宜开设“金额数量式”帐页进行明细核算。以下同。2.向发行单位划付发行款 :借记“代发行证券款” ;贷记“银行存款”。3.客户在金融企业的发行网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债发行方式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雯  王俭保 《上海金融》2001,(12):36-37
我国政府最早发行国债可以追溯到1951年,“一五”期间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中央政府发行了五期“国家经济建设公债”,1958年由于历史原因中央政府停止了国债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8.
2007年第一季度。甘肃武威市出现“基金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债发行中存在的凭证式国债期限设计单一、国债承销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建议优化国债结构,拓展投资群体,扩大国债承销范围,培育和发展农村国债市场。  相似文献   

9.
2003年广西销售凭证式国债工作在销售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加强管理,认真执行财政部、人民银行有关国债发行的政策,严格按照“按月分段发行”,要求进行管理,市面比较平稳,发行秩序良好。广西承担凭证式国债发行任务的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广  相似文献   

10.
作为金融市场的定价基准,国债收益率不仅是市场利率的基准,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虽然当前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待弥补,需要不断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在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助力宏观调控以及人民币“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成功推出面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记账式国债以来,又分别于1994年通过商业银行柜台开办了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凭证式国债,于1997年开通了全国金融机构间债券市场。自此,中国的三大国债市场———交易所国债市场、柜台国债市场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已初步形成。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债托管清算结算系统,长期以来,三大国债市场呈“诸侯割据”状态,造成资金流动受阻,债券市场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市场利率风险得不到有效规避。为解决这一难题,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5号令发布了《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  相似文献   

12.
凭证式国债发行市场已由"热"→"冷".本文在分析影响国债发行一般因素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近年国债市场由热销趋于冷淡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前买国债可是“一债难求”,今日的国债发行却是遭遇冰霜。如此天壤之别,金边国债的金光去哪了? “不是不好买,是根本抢不到。”“我已经有四五年没有抢到国债了。”曾几何时,购买国债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奢侈。  相似文献   

14.
朱敏 《山西金融》2003,(6):28-28
一些金融机构因担心销售国债而影响储蓄存款任务的完成。销售积极性不高。国债发行期间,百姓买国债热情高涨,相当部分网点因销售国债而不程度地影响了储蓄存款的上升,有些网点的存款还因此而滑落。面对这样的现实和上级行对存款计划的考核,一些行处担心影响存款计划的完成或要求减少国债出售计划、或态度消极不完成国债销售计划,“有债不售”。群众的购买需求得不到满足,对金融机构的服务产生不满。  相似文献   

15.
人行鄱阳县支行紧贴国债工作实际,围绕“驾好三路马车把握一个方向”的工作思路,在国债工作任务繁重、反假责任重、监管难度加大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我国从1994年开始发行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其票面形式类似于银行定期存单,利率通常比同期限银行存款利率高,具有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的特点,通常被称为“储蓄式国债”,是以储蓄为目的的个  相似文献   

17.
凭证式国债自1994年首次发行以来,深受城乡居民的青睐,发行数量逐年增加。近两年来,凭证式国债更是显得异常火爆,“金边债券”的魅力尽显。如侯马市几家国有商业银行2002年一期凭证式国债的承销任务是1500万元,在第一阶段应售出900万元,售出时间是一个月,仅一周就售完。第二阶段的600万元,三天时间被抢购一空,  相似文献   

18.
凭证式国债迄今已历时10年,其发展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目前凭证式国债发售中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债权管理的技术手段远远滞后于国债市场的发展速度。特别是近年来实行分阶段发售办法以后,许多承销银行出现了“指令性”国债滞  相似文献   

19.
王亚娣 《上海会计》2000,(10):27-28
我国政府发行的国债种类颇多 ,近几年 ,随着我国证券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部分国债也开始在证券交易所发行并上市交易 ,成为投资者投资选择的品种。作为有自营业务的证券公司也常将国债列入证券投资组合 ,作为较稳健的投资品种。如何对证券公司自营国债业务进行帐务处理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上市流通的国债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性。一方面 ,国债有利息收入免税的优惠。按照我国1994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 :“纳税人购买国债所得的利息收入 ,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国…  相似文献   

20.
章晓洪 《上海会计》1999,(10):37-38
按照我国1994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纳税人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国家制定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纳税人购买国债的积极性。笔者在工作中发现:现在很多证券公司却以上述规定为理由,在经营国债时,常把售出国债从其发行日至抛出日的应计利息,都作为“投资收益”处理,相应在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免掉了该部分投资收益的企业所得税。从表面上看,这样的会计处理有法有据,但细细琢磨,便会发觉这些证券公司已从中漏交了一笔企业所得税。试举例如下:假定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