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益突出的面源污染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户的行为对于农业生态环境变化至关重要,而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是农户生产行为的主要潜意识支配因素。探究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提升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的政策制定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利用江西省2 068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总体水平较高。(2)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因素均对农户的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有显著影响。其中,在农户基本特征及家庭特征因素中,农户性别、是否加入合作社的影响程度最大。在外部环境因素中,种植农产品用途的影响程度最深。  相似文献   

2.
随着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日渐增强,全球有机农产品销量持续增长,国际市场对中国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扩大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将会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也是我国突破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措施。本文分析了我国扩大有机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条件,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户应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主体。通过对农户生产行为及农产品经营公司运行的分析,以及他们之间联系可能形式的揭示,初步勾勒了在分户经营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的演进机理,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面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研究——以河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全省乃至京津地区的农产品消费安全,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农业生态环境对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以及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强化产地和投入品监管、推进标准化生产、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监管和监测、加快认证和品牌建设等全面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培育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文章基于2017年820份实地和网络调研数据,在构建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算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和Ols模型对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综合得分均值仅为39.35分,说明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在影响因素方面,个人特征中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特征中的家庭总收入,其他特征中的购买食品时是否关注绿色农产品标识和绿色农产品占农产品消费支出的比例等因素对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政策信息     
我国确定西部地区农业开发重点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日前在杨凌召开的“中国农业高新技术论坛”上指出,农业不仅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加快发展西部农业,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重要意义。他提出,开发西部农业应主要抓好六项工作。这六项主要工作是:加强草原建设和草地保护,力求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初步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建立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体系;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并确保广大农牧民在退耕后生活水平不下降,经…  相似文献   

7.
叶玉福 《当代经济》2009,(15):23-23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生产和消费安全,实现对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8.
围绕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标准体系.监测体系不健全,农业标准化建设意识淡薄等问题,突破制约瓶颈,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形成制度规范;加强农产品质量体系和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法规,强化市场监管等时策措施,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农业生产标准化,对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加深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国际影响的认识,从不同角度分别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进口对农产品出口国和农产品进口国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产品出口国从中国农产品进口中不同程度地获益,中国农产品进口有助于农产品出口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尽管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口大量增加,但全球农产品出口总量也出现大幅增长,中国农产品进口并未减少可供世界其他地区进口的农产品总量;目前,中国大米、小麦、玉米进口量还不足以影响大米、小麦及玉米的国际市场价格,并未增加其他国家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成本.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的现实,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两个方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小农经济模式下,农业生产信息得不到有效公开以及政府监管难以发挥效率是导致农产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原因;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小麦主产区4个省份946个不同规模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DEA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小农户和家庭农场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效率明显高于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与经营规模呈倒"U"型变化特征;在影响因素方面,土地肥沃程度与农业技术指导对小农户和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场更倾向于通过提高受教育程度和增加单块耕地面积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而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对农户年龄和农户从事农作物种植年限呈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基于此,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大农业技术指导,适度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加强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与联合,促进农业生产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依据河北省藁城市种植设施蔬菜农户的调查资料,运用两项Logit模型,对农户采用蔬菜农艺节水集成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蔬菜农艺节水集成技术应该重点向家庭年均总收入高、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高、劳动力占家庭总人口比重高、户主男性、户主文化程度高的农户示范和推广;应加强引导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强化节水宣传教育,使农户增强农业节水意识;政府应制订政策,合理提高农业水费,促进农户节水;进一步加大科研人员传播蔬菜节水技术信息的力度;政府应反思其工作方式,采用多数农民满意的扶持方式;尽量少用村干部、培训会方式宣传蔬菜节水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金融压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组织资源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不全、金融机构城乡与区域布局失衡并存、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不高等方面。本研究以常德市统计数据为研究基础,采用回归方法分析了金融压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发现:农业贷款额、三农投入额与农民收入变动之间呈稳定的正向函数关系且两者对农民收入影响的贡献率是不同的,农业贷款额为0.448,三农投入额为0.57,说明金融功能发挥不足,处于压抑状态。因此,应加强农村金融组织建设,改善金融压抑状态;创新信贷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扶持新兴农业产业,创造农民增收亮点等,以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4.
田哲  雷琳 《技术经济》2024,43(5):22-31
全民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农户共同富裕,而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农户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创新性将数字乡村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农户共同富裕纳入同一发展框架,以实证检验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户共同富裕;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农民工返乡创业正向影响农户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具有一定稳健性;数字乡村建设的促进效应存在信息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信息化水平低地区与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农户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更强。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全面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促进农户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向。  相似文献   

15.
论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相对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有关农村市场问题的研究中, 一般都从理论上直接赋予了农民的市场主体资格。这 实际上是过高地估计了目前农民进入市场的程度和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因此,本文从我 国实际出发,提出并论证了“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相对性”①,说明农民并没有完全进入市场, 在进入市场时也没有取得应有的平等地位等等,并认为这是我国农村市场发育的主要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16.
农户地膜回收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云南省10个典型农业县的调研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研究农户地膜回收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规模异质性农户地膜回收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表明:(1)个人特征对回收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基本一致,其中农户对残膜危害环境的认知显著影响回收意愿和行为。(2)家庭特征对回收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略有差异,其中劳动力规模正向影响回收意愿,负向影响回收行为。(3)生产经营特征对回收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种植规模显著影响回收意愿,覆膜面积显著影响回收行为。地膜使用类型则只对回收行为有显著影响。(4)政策支持是影响所有农户地膜回收意愿和行为的关键变量。(5)种植大户的回收意愿和行为主要受政策支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婷  肖海峰 《技术经济》2011,(4):102-106
根据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所得的数据,对农户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效果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调研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其对农业保险实施效果的评价结果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讲,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作物产量、稳定农户家庭收入、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未具有明显的长期效果,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8.
This special issue features 14 new research papers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farmers’ organizations (e.g., collective action, self-help groups, producer companies/organizations, and cooperatives) in suppor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key findings include: (1) farmer groups and cooperatives promote farmers’ adoption of good farm management practices,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and sustainable farming practices, although not substantially improving farm yield; (2) outsourcing services provided by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help to increase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crop production; (3) cooperative membership enhances members’ bargaining power and enables them to sell their products at higher prices; (4) cooperatives motivate rural laborers to work in off-farm sectors, while self-help groups empower rural women in decision-making; (5) internet use improves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economic, social,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s; (6) direct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supporting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may lead to the emergence of shell cooperatives; (7) participation in forest farmer organizations enables wood value chain upgrading; (8) increasing the cooperative size in terms of income, equity, and assets increases the profitability of savings and credit cooperatives; and (9) creating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between cooperatives generates benefits for all parties involved. These findings can inspire the design of policies aimed to support farmers’ organizations in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相似文献   

19.
The ‘Company+ Farmers’ alliance is the main organization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farmers cooperating with companies in Guangdong and Jiangxi Provinc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armers’ specific investment, the relational governance of the alliance and farmers’ cooperation ris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al governance of the alliance can be divided into cognitive relational governance and coordinated relational governance. Among these types, cognitive relational governance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farmers’ specific investment.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e in farmers’ specific investment, farmers’ cooperation risk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coordinated relational governance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role of farmers’ material-specific investment in promoting cooperation risk. Therefor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can use cognitive relational governance to encourage farmers’ specific investment, and the specific investment of farmers must rely on a contract governance mechanism.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强农惠农的重要政策之一,但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研究发现,投保农户与保险公司的逆选择、心里风险和道德风险是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业风险的多样化,以及农业保险的利益外溢性和我国农民保险知识匮乏、诚信意识较差等等是导致我国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积极发展由政府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农业保险合作社模式经营农业保险;并根据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的不同表现形式,建立相应的博弈模型从而优化保单设计、制定合理价格策略;最后,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信息甄别机制和险情评估系统、宣传农业保险以及建立农业保险监管体系等也是防范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