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大国崛起》这个电视纪录片很受关注。我觉得,“大国崛起”这个题目是应当研究,可以写的.但关键是做到完整准确。从目前的这个纪录片来看,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大国崛起》中提到的九个大国,有些并不是“大国”,而是强国,所以,准确地说应该是“强国崛起”,而不是“大国崛起”。  相似文献   

2.
关于大国崛起这个命题,早在古代中国就有了哲学上的诠释,孟子所谓“以仁假力者霸,霸必有大国”。(《孟子·公孙丑上》)我理解,这里的“霸”,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霸权主义”,而是有影响力的国家;所谓的“仁”,则是国家制度,而“力”就是一个国家的现实国力。也就是说,大国崛起应具备实力和制度这两个要素。这好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代,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都更加注重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第一大国,还在以一个新型的大国形象崛起.本文从八个方面分别探讨崛起中国国家总体形象设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最近,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和相关论著很受关注。“大国崛起”这个题目是应当研究,可以写的,但关键是做到完整准确。从目前的这个纪录片来看,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大国崛起》中提到的9个大国,有些并不是“大国”,而是强国,所以,准确地说应该是“强国崛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条件,是中国和平崛起最深刻的时代背景。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国际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要素流动障碍的消除,而资本又是工业文明时代影响大国崛起的核心要素,因此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资本运动构成我们理解中国和平崛起路径与机制的主线索。资本的稀缺性要求大国对外开放以获取工业化的资源,所以全球资本汇集是大国崛起的基本条件。在向中国工业化提供稀缺资源的同时,全球化也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在和平崛起成为中华民族最高目标的今天,全球化的不可逆转性以及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资本运动的不可控制性,决定了中国和平崛起的不可阻遏性。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6.
《财经文摘》2008,(7):67-67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了“明定国是”诏。110年风云变换,戊戌变法失败的阴影早已消散,坊间热议的,是中国复兴,大国崛起。  相似文献   

7.
蒋辉 《经济视角》2011,(1):66-72
大国崛起是目前中国社会议论的热点,大国的崛起必然是以国家产业崛起为基础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产业的核心,而作为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贫道 《新经济》2010,(4):62-63
彭小峰最引以为傲的“革命”意义没能战胜激动人心的财富冒险。“低碳”,在商人看来依旧只是一个赚钱的手段,而那些正在商界崛起的“绿巨人”所追求的应该是“低碳”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9.
观察中国的国际环境、国际地位和发展机遇的切入点有六个事件: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标志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象征;我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展现出“赶日超美”的势头;亚丁湾护航和利比亚撤侨事件,标志着中国有全球利益需要保护;20国集团取代8国集团,标志着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被推到全球治理中心;钓鱼岛事件和关国航母进入南中国海和黄海,引起中国强烈反应。我国的国际环境处在“机遇空前”、“挑战空前”,机遇永远大于挑战的时代,面对复杂的局面,我们的对策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在今后一段长时期内,我国会经历“成长的孤独”和“成长的烦恼”时期,我们要坚持邓小平同志“在体制内成长”的决择,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兴的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大国,中国与东南亚邻国的经济融合也在日益加强,这是中国自90年代以来大力推行经济外交战略的丰硕成果.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在急剧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中,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也从对抗、对立逐渐演变为互利互惠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和睦邻友好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与发展最快的庞大的经济体,也是中国推行经济外交新战略,扩大全球影响的成功范例.崛起的中国正凭借其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日新月异的军事现代化和积极构建的文化软实力谋求全球影响,并挣取与其国力相应的地位.中国的经济外交与其追求的“睦邻友好关系”相辅相成,其目的就是要确保中国的“和平崛起”,即既要确保中国的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又要确保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不要被邻国误读为威胁.  相似文献   

11.
现实主义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大国崛起问题的思想和理论。在现实主义视阈中,大国的崛起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大国崛起具有周期性点;大国崛起的过程是一个权力转移的过程;大国往往诉诸战争的方式进行崛起。而无政府状态的"逻辑假设"、基于"权力"的分析路径、以及关于"安全困境"地分析范式却构成了现实主义理论关于解读大国崛起进程特点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大国经济与大国金融的崛起是一个进程,在这个历史进程当中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中国经济将如何变革,以实现大国战略?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后危机时代是中国发展难得的时间窗口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兴的全球性经济和地缘政治大国,中国对于一些大国而言,不论是在全球体系上,还是在次全球体系(区域)上都是一个政策性的困难抉择。对于如何构建与这些在中国外交总架构中居于"关键"地位的全球性大国的关系,中国新一代政治领导人提出了无论是在国际关系理论上,还是在近现代国际关系实践上都具有创新内容的"新型大国关系"的构想。这一构想在很大程度上是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论断的逻辑性结果,也是在中国经济和地缘政治实力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作出的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和而不同"和战略智慧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性选择。这一构想有助于中国坚定和平发展的崛起新路径,同时也为其他新兴大国共同参与全球体系重塑和世界新秩序的构建打开了便捷之门。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有可能使美国在中国经济外交与外交攻势的双重作用下,接受中国的"和平崛起"的理念,弱化视中国为安全与战略"威胁"的观念,从而有利于世界力量的和平转移与全球体系的和平转型。在此层面上,新型大国关系的构想无疑有助于打破人类几千年历史上大国崛起与战争形影相随的宿命,对推动全球力量的和平转移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日本模式、东亚模式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下半叶,世界格局重大变化之一是亚洲的崛起,确切地说是东亚的崛起,其根源是追赶型现代化模式的成功。所谓“追赶型现代化”,是指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凭借后发效益,利用先进工业国曾经耗费巨额资金和长时间探索而获得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等,低成本短时间地快速缩短与先进工业国的差距,高速度地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五、六十年代的“日本模式”首开其端。六、七十年代是四小龙、继之扩展到东南亚的“东亚模式”紧随其后。80年代改革开放的中国,则吸取两者的精华,在社会主义大国的独特条件下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  相似文献   

15.
当前由西方理念建立起的全球秩序、规则,在许多领域没有解决全球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有责任通过原创性基础研究,创新出同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定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思想产品,进而纠正西方理念的缺陷,推动全球社会发展,应纳入大国崛起优先布局的重大战略.中国能够率先形成同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领...  相似文献   

16.
《经济》2012,(6):143
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热门的话题。中国怎样才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怎样才能伟大复兴?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近日偶读黄树东先生的大作《大国兴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感触颇深,使我对中国崛起、民族复兴之路有了新的  相似文献   

17.
回归读书     
策划前言 这个时代缺点什么在时代语境中,我们被“崛起”、“复兴”等词语裹挟得冲动不安。一时间,可以做的事情,似乎太多了,每个人都是一位思想的布道者,个人力量,被网络和这个时代的理解方式,放大了。“一个聪明的青年人、说出了一些真话,就让这个时代的神经震颤不已。”学者许知远认为韩寒现象折射了这个崛起大国的一些内在缺憾。  相似文献   

18.
《商周刊》2013,(5):64-67
中国的崛起当然已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问题在于,中国的崛起与文明有关吗,抑或仅仅是一种“富强的崛起”?“富强的崛起”只是以GDP为核心的一组统计数据,所谓民富国强,是综合国力的展现;而“文明的崛起”则是一种普世价值与制度体系,是人类历史演化中新的生存方式和意义系统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正>大国经济的发展相对于中小国家而言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4个新兴大国经济几乎同时崛起,这应当不是偶然的事情。最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了欧阳峣教授的专著:《大国综合优势》。该书在现代经济学研究框架下对大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来源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独特而深入的研究,并对"金砖四国"崛起的原因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十四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主题是"大国经济与大国金融——探寻中国金融崛起之路"。的确,一个大国的发展必然要伴随着一个广阔、深厚的金融市场和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体制,也必然要伴随着一个强势的货币,而我们要实现这一切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