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政府已将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工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由于改善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切身利益,无疑将影响国家的发展大业,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改善民生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客观要求,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重要途径,是执政党巩固执政根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向祖峰 《魅力中国》2014,(13):244-244
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舒兰市水利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人水和谐为目标,抢抓机遇、科学决策,在改善民生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集中财力物力实施了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相似文献   

3.
民生为本     
改善民生,“两会”热议,世人关注。民生问题关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待民生的态度,直接体现着执政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施政方针。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基本职责,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民生问题。无论是在抵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主权和推翻反动政权统治、  相似文献   

4.
不论是"十一五"期间落实的"民生八大工程",还是"十二五"开初提出的"每年新增财力80%投向民生",都是陕西省委、政府几届领导班子执政理念的转变——"强省更要富民"!"民比天高!"更是"强省更要富民"执政理念的升华。十年来,3700多万三秦群众尽享改革开放成果,尽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福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民生问题的解决,把它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永葆先进性的关键,并在执政实践中一以贯之,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的风风雨雨,我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巩固政权,发展经济,而改善民生与其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从新中国民生理念的演进,到胡锦涛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这种"以人为本"理念的创新,正在引领着我们高度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入构建和谐中国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民生乃立国之本,执政之基,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民生无小事,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高度一致的,是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基本要求,是提升党的公信力的应有之义,是政府的中心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经济可  相似文献   

8.
重点工程建设事关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在当前我市"扩内需、保增长、优结构、促发展"的关键时期,重点工程将继续发挥"发动机"、"聚合器"的作用,在我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民生中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民生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民生问题虽然是一个老问题,但对我们执政党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却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就是民心,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无论从怎样的角度看,更加重视民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都应该是中国未来发展和我们党长期执政  相似文献   

10.
张泽林 《发展》2009,(7):10-13
民生问题,简单、直观地说,就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问题。它直接反映着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直接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好民生问题、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对各级干部坚持以人为本、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评判。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始终代表和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苏联共产党亡党的根本性因素,是被苏联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所抛弃.中国共产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防止重蹈苏共覆辙,就必须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始终代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一心一意地跟着党、诚心诚意地拥护党、真心实意地信赖党.  相似文献   

12.
民生问题无小事,关注民生是一个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命题,抓住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真正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规划中特别强调民生,把它作为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及落脚点.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江苏省也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将民生问题提上新的高度,发挥金融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于民生方面的支持.但是因为江苏省经济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还不协调,民生建设的步伐慢于经济发展步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依旧限制其发展、融资结构有待改善,"三农"方面金融组织资源供给不足,房价依旧过高,特殊群体创业的扶持力度不足,保障性住房无法充分满足人民需求等问题亟待解决,贫富差距很大,所以民生金融惠民工程依旧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正他一生追随党、赤诚为人民。新中国成立前,他,在川北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恪尽职守推动地方发展、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和生态建设,是群众心中的"草鞋书记"。离休后,他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在当地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亲切地称为"周老革命"。  相似文献   

15.
如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如何以更加优质、充实的民生"大礼包"奉献给人民群众?2012年12月,记者走进西安、渭南、商洛三市,感受他们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谋划实践民生事业大发展的独特思路和创新做法.  相似文献   

16.
吕宾 《改革与开放》2014,(21):73-7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我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遵循执政为民、谋利为民、发展为民的执政理念,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生建设之路。文化民生是民生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60多年的执政历程,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文化为了人民,发展文化依靠人民,发展文化由人民共享”的人民性原则,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以文化发展推动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17.
民生科技是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展民生科技。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5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要稳中求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持续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  相似文献   

18.
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具体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宗旨的集中体现.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原则,及“廉洁奉公、求真务实”的原则.在具体执政中,树立以人文本的执政理念要高度重视人民的价值;重视科学发展;重视民生及重视民权.  相似文献   

19.
陈春明 《发展》2005,(9):10-1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念,也是一种治国方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也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领导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从哲学上讲,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民生是人民群众的生活生计,保障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呼唤,改善民生,是创造健康家园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党和国家民生政策的必要性,"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民生的政策,继而探讨了"十八大"民生政策对民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