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开放,大量外资银行将会涌入我国金融市场,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将不可避免,甚至会表现的异常激烈。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国有银行打破了传统的经营范围,不断深化改革,但依然面临许多问题,中资银行要想与外资银行竞争客户及市场,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中国从2001年起逐步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这预示着中资和外资银行的竞争序幕已经悄悄拉开。虽然外资银行相对于中资银行具有绝对竞争优势,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这种竞争优势一时还无法转化为胜势。所以,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最佳的关系定位应该是合作大于竞争。一方面,外资银行需要借助本土银行的诸多优势来壮大自己,另外,中资银行也迫切需要学习外资银行成熟的管理经验,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3.
一、经营方式是外资银行竞争优势发挥的前提 中国加入WTO,银行业将对外资银行更加开放,中资银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这场较量中,大家普遍认为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外资银行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其经营规模与历史、管理体制、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等等都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才成长壮大起来的中资银行所无法抗衡的,中资银行  相似文献   

4.
从 1 981年我国正式批准设立第一家外资银行以来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数量、业务范围、地域分布、资产规模日益扩展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断扩大。但由于外资银行在业务范围、业务对象、业务区域及分支机构的设置上仍受到限制 ,因此 ,外资银行还难以与国内中资银行形成直接的激烈竞争。随着我国对外金融开放的扩大 ,特别是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 ,在享有应有权利的同时 ,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我们要逐渐取消对外资银行的种种限制 ,实现对外资银行与国内中资银行相同的国民待遇。国内的中资银行应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 ,练好内功 ,迎接挑战。一、…  相似文献   

5.
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相关承诺,2006年12月11日起中国内地金融市场全部对外资开放,外资银行开始与中资银行同台“唱戏”。如果说,前5年是与“狼”初舞的话,那么,如今中资银行与“狼”共舞的时代已经真正到来。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183家外资银行中,已经有十几家外资银行有意从分行注册为法人银行了,届时,世界一流的知名银行将与中资银行展开全面的竞争。面对如此阵势,中资银行该如何应对?中外银行又将在哪些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6.
孔明明 《新财经》2007,(3):24-26
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中资银行或许并不感冒,甚至相当反感,这也是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后,便获得了满堂彩的原因。大家都希望,外资银行能够给我们的理财生活带来全新的感受,给我们带来“上帝”的感觉。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由于文化的差异、网点数量的劣势以及市场环境的不同,外资银行目前还很难走进千家万户,也很难完全适应中国市场。不过,这并不影响中国消费者对它的热情,这种热情出于一种期盼,更出于对中资银行的意冷心灰。一方面,我们期望中资银行能从消费者对外资银行的热情中,感觉到刺痛,感觉到孤立无援,继而“痛改前非”,挽救那一点点或许有的、可怜的信任。否则,待外资银行的“月亮”真的“圆”了,中资银行将变得黯淡无光。另一方面,也希望外资银行“本土化”后,莫要被中资银行同化——橘生淮北别为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伴随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开放,外资银行大量涌入,与中资银行共同构成了我国的银行体系。外资银行的进入引进了外部资金,促进了中、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有利于中资银行完善经营机制和拓展海外业务,我国银行业将获得巨大收益。然而,短期内银行业的风险也相应扩大,不单纯是外资银行的一系  相似文献   

8.
林华 《西部论丛》2005,(11):55-57
银监会不久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银行业开放促进了中资银行管理能力提高和产品创新,今后银监会将促进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深层次合作。这无疑为外资银行争抢中国市场提供了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WTO一年多的时间,就有不少外资银行已经开始抢滩中国市场,现在我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外资银行进逼的脚步,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竞争的态势开始形成。对此,中资银行只有准确把握外资银行的市场定位及其竞争策略,知己知彼,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准确的对策,应对外资银行的强大冲击和挑战。一、外资银行的市场定位分析1.外资银行进入市场的重点区域外资银行进入市场的重点区域是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与国外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成正比,与国外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分布相对应。外资银行从全球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0.
面对外资银行在贵宾理财方面的诸多诱惑,不少中资银行的VIP客户开始在心里打起了算盘:我是否要“跳槽”至外资银行?  相似文献   

11.
创新产品主要是以开发不占用银行本身资产的中间业务产品为主.中间业务产品为外资银行创造了总利润一半以上的价值,而在国有银行中所占的比重却微乎其微.外资银行依靠中间业务吸引了高端客户,在中资银行业务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后,这些产品势必对中资银行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开发新产品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说迫在眉睫.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产品创新上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12.
董蔚玉  罗清和 《特区经济》2007,225(10):64-66
在中国银行业实行全面开放的背景下,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各自具有比较优势,中资银行具有便利性强、费用较低以及本土优势,外资银行则具有金融创新、服务、混业经营及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双方只有选择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促发展的战略与策略,才能最终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3.
外资银行经营战略解析与中资银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现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虽然外资银行在业务经营的种类和地域等方面还有较多限制,但对中资银行来说已明显感受到了外资银行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和压力。截至2003年10月末,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191家营  相似文献   

14.
郭田勇 《新财经》2007,(5):28-28
外资银行已经可以在中国内地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了,观察中资银行近期举动,也大有“针尖对麦芒”之势,很多中资银行都高调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当银行客户的财富达到一定水平后  相似文献   

15.
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托宾Q方法度量了1999~2006年中国上市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并运用计量模型检验外资银行进入与中资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以资产份额和数量份额表示的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特许权价值显著正相关,特许权价值提高意味着银行冒险动机减弱,所以外资银行进入客观上促使中资银行以更审慎的态度控制风险行为,以求获取有利的竞争地位;与资产份额相比,外资银行数量的增加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当前阶段外资银行参股对国内银行特许权价值还未产生显著影响;此外,银行特许权价值还与市场集中度及银行自身经营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发生在南京交通银行的“爱立信事件”和上海发展银行的“庆丰印染事件”明明白白地给中资银行敲响了警钟:外资银行已经开始抢滩了。从结果看,上述事件中中资银行失去了信誉良好、还贷能力强的客户,这对本来已经存在大比率不良贷款的中资银行无异于釜底抽薪,并进而产生连锁反应。但这仅仅是开始,笔者认为,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时间表的展开,外资银行逐渐进入中国并展开业务,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中资银行一方面要积极与之竞争,保住已有的业务份额;另一方面还要主动拓展海外业务,寻求多种合作途径,在竞争中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17.
外资银行进入与金融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入世对外资银行承诺的兑现,外资银行纷至沓来,并相应带来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金融产品,这对中资银行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激烈的竞争,中资银行如何保持独有的优势和自己的权益,如何与外资银行共处是面临的一大难题.由此,金融知识产权问题应运而生.本文界定了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主要论述了在目前的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如何对其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银监会正在制定统一的中外资银行监管标准。主要内容是:一、目的。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提高监管水平,从多方面提高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加快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监管标准的统一,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二、内容。一是扩大开放,允许外资银行入股。鼓励外资银行通过多种形式在华发展,继续支持外资银行直接在华设立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银行。二是自由选择业态。外资银行可以按照自愿原则选择商业性存在形态,鼓励外资银行设立或者将现有分行转制为中国注册的法人银行。三是完善监管制度。根据新时期银行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将进一步完善监管法规和制度。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监管部门规章和各类监管指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入世对外资银行承诺的兑现,外资银行纷至沓来,并相应带来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金融产品,这对中资银行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激烈的竞争,中资银行如何保持独有的优势和自己的权益,如何与外资银行共处是面临的一大难题。由此,金融知识产权问题应运而生。本文界定了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主要论述了在目前的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如何对其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20.
朱方圆  汪陈 《理论观察》2005,(6):114-115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接近四年,许多部门已按承诺逐步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大量涌入国内,面对混业经营的外资银行的强大压力,如何发展中资银行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