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周刊》2013,(16):10-10
7月31日,环保部发布了2013年6月份及上半年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京津冀地区城市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为115μg/m3,区域内所有城市均未达到PM2.5年均值二级标准。根据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评价,2013年上半年,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54.8%,超标天数比例为45.2%,其中轻度污染占25.4%,中度污染占9.5%,重度污染占7.5%,严重污染占2.8%。分地区看,上半年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31.0%,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模糊数学理论运用于对空气质量的综合评价之中,构建出对城市空气质量进行模糊评价的数理经济模型。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要素,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环境质量的优劣,并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成果。因而,如何科学地评价空气质量受到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基于RAM拓展模型构建了评估空气质量状况的空气质量指数以及评估空气质量提升空间的空气质量发展指数,并将其应用于我国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北方是空气污染重灾区;经济发展会制约城市空气质量提升的潜力,并且经济越发达,制约效应越明显;重灾区城市的空气质量近年来未发生明显变化,且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有效改善。本文认为,在治理空气污染时,需要分区域分类别进行整治;在当前空气污染的形势下,可以优先考虑降低各区域首要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和污染强度。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后,我们对建“生态城市”的愿望变得真正强烈起来,因为我们开始真心关注自己生活的城市环境质量,希望自己居住的地方能美观、干净、健康水平高。但国际上已被认可的“生态城市”是什么样子?那里的人们做了或正在做哪些事情才达到了并能保持好“生态城市”的水准?让我  相似文献   

5.
《新经济》2008,(1)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朱建平做客中国网进行在线访谈时称,我国环境状况比较严峻,整个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城市还占了1/3左右,国家的地表水能满足饮用水供应的也是占了不到一半。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深化产业合理化和产业高度化的认识,构建指标并以环保部重点监测城市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城市生态气候条件的基础上,研究环境规制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及其交互作用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可以带来空气质量的改善;环境规制会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条路径改善环境质量,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影响均呈现U型曲线效果。因此,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城市政府应根据自身产业发展特征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并在此过程中适度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建立长效稳定的环境规制机制,发挥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交互作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6~2010年我国31个省会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II级的天数、可吸入颗粒和二氧化硫含量来衡量的空气质量状况,根据与工业增加值的计量建模,研究发现混合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而固定模型估计结果与之不符,空气质量随着工业增加值得增长而逐渐改善,但到了某个水平,空气质量开始恶化。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与工业增加值处于正相关关系,某些大城市工业增长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已减弱。  相似文献   

8.
姜妮 《环境经济》2013,(5):27-31
我国空气污染防治政策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空气污染依然严重,没有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尤其是大城市空气污染有加重的趋势,说明空气污染防治政策创新不足,而主要污染源没有实现连续达标排放,则说明管理不到位。近日,《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绩效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发布,该报告是国内首次全面系统的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绩效评估。据介绍,报告基于公开可获得的数据,对十一五期间全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现状与变化趋势(2005年至2010年)进行了评估。指标包括二级及以上天数【标准  相似文献   

9.
支冬美  姚俭 《时代经贸》2011,(22):47-47
为研究2009年全国各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官方数据,以市为研究单元,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系统聚类,画出聚合系数随分类数变化图,对31组样本的5个指标(变量)分析了全国各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并进行分类,可为环境整治和环境规划等宏观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中国30个重点城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准倍差法考察碳强度约束政策对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从制度差异角度探讨碳强度约束政策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异质性,稳健性检验证实结论的可靠性。结果显示:碳强度约束政策能够显著降低空气污染浓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随着时间推移,碳强度约束政策的效果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意味着其短期效果明显,中长期效果可能面临不确定性;碳强度约束政策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受制于地区制度环境,政府质量越高、市场化程度越高以及国有经济占比越低碳强度约束政策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张彦博  李想 《技术经济》2021,40(11):112-121
2016年确定的中央环保督察旨在对环境执法监督形式进行创新性改革,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安排,空气质量被生态环境部纳入督察工作的重点内容.采集全国25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中央环保督察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其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对空气质量指数的降低发挥了显著作用,被督察省份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平均下降3.184个单位;单项污染物治理效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对PM10、SO2、O3浓度的降低有显著贡献,但对PM2.5、NO2和CO浓度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地,运用平行趋势检验、反事实检验与倾向得分匹配检验证明回归结果的可靠性;动态效应分析发现,中央环保督察的政策效果具有滞后性,并且随着反馈意见的颁布减弱;机制检验与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政策效果呈现东部、西部、中部地区逐渐减弱的现象,且中央环保督察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中存在技术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12.
《发展研究》2006,(8):1-1
近年来,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环保事业迅速发展,环境质量保持在比较好的水平。2005年,全省12条主要水系达到和优于三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89.4鬈,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全国7大水系的平均水平;23个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是好的,空气质量都为优和良,明显优于全国环保重点城市水平;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 。  相似文献   

13.
夏飞 《大陆桥视野》2014,(4):107-108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环境的空气质量状况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工业集中,大量消耗化石燃料,高密度的建筑群又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我国城市空气环境的现状,提出改进和提高空气监测技术,进而逐步改善城市空气环境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2年2月29日,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颁布了,新标准不但增加了PM2.5等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潘旭文  付文林 《财经研究》2022,48(5):110-124
污染防治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环境信息公开是有效协同治理的基础。文章利用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分阶段实施这一外生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了污染监测信息公开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污染信息公开可显著降低地区空气污染浓度。第二,在政府内部压力和外部监督的双重作用下,环境信息公开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府环境关注度,还激发了社会公众的环保监督积极性,推动企业投资规模和结构调整,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格局。第三,环境信息公开的污染防治效应受到地方官员特征、地方财力的影响,在官员年龄越大和财政压力越小的地区,环境信息公开具有更显著的污染治理效应。文章的研究意味着在完善环保法律和加强环保投资水平的同时,还应继续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以及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此间举行的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期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罗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现已建成覆盖全国的大气监测网络,2013年前重点城市力争率先开展PM2.5监测。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7,(9)
文章首先运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全国主要城市2016年的空气质量进行分类,将113个城市分为三类;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对每一类城市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城市空气质量主要是受两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分别为粉尘污染(如;居民生活排放的烟尘、建筑垃圾扬尘等)和气体污染(如:汽车尾气、化石燃料燃烧产物等)。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水是生命的源泉,是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生命的摇篮和象征。如今,水质的管理也成为人类关注的问题,引起城市供水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2019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导致的全国范围停工停产为自然实验,采用广义DID方法研究了产业结构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影响,在排除了混杂因素与遗漏变量的内生性后有效识别了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产业.研究发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源于第二产业,在停工环境下,其占GDP比重每上升1%,空气质量指数相较于上年同期下降0.470;第二产业内部细分行业对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是制造业,且制造业中轻工业的影响系数高于装备制造业与能源化工业;采矿业与建筑业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由于疫情期间的生活需求增加代替了停工减少的工业需求,水电气热生活供应业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文章还发现生产过程对第二产业的污染贡献度高于第三产业;在制造业内部,轻工业受员工通勤因素影响相对更高,而能源化工业受生产过程影响更甚.因此,文章提出:第一,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来看,需重视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加强对工业尤其是轻工业、能源化工等制造业污染大户的防治;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环境治理需要因城而异,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地理气候条件;第三,在推行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回归的同时,要始终坚持内部结构优化的理念,在权衡产业发展和环境治理时要守住高质量发展的底线,避免短视化行为.  相似文献   

20.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空气质量和城镇化质量问题成为当前全民关注的焦点。基于《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对全国城市城镇化质量的评价结果和按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测度的全国73个主要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通过协调度计算公式计算二者的协调度,对73个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我国目前的空气质量问题不容乐观,绝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不达标;(2)东南沿海地区的城镇化质量优于中西部地区,73个城市的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总体上匹配良好;(3)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水平处于中度协调和勉强协调,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以京津冀地区为圆心的环状分布,越接近圆心协调度越差;(4)空气质量指数和城镇化质量指数相关关系不强,7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与城镇化质量匹配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