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全球服装贸易网络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1995—2015年为研究时段,针对纺织服装业进行贸易网络分析,描绘全球服装贸易网络的时空演变,识别主要集聚区,并通过集聚区内外的贸易联系强度体现其在网络中的贸易地位。研究发现:1995—2015年全球服装贸易网络经历了先扩散后集聚的转移路径,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南亚和东南亚集聚区,美洲集聚区和欧洲集聚区三个较为稳定的集聚区。总体来看,欧洲集聚区和美洲集聚区在服装跨国贸易上表现为贸易逆差,而中国、南亚和东南亚集聚区基本表现为贸易顺差且差距不断扩大。全球服装贸易重心先是由欧洲、美洲集聚区向中国、南亚和东南亚集聚区转移,近十年来,又在中国、南亚和东南亚集聚区内部由中国向南亚和东南亚转移。在全球服装贸易网络演变过程中,经济全球化下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以及全球经济形势和地方产业发展的转变,是全球服装贸易网络在地理格局上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快速消费模式已经成为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的主要驱动力,由此带来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问题也日益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文章用服装及附件、旧服装及旧纺织品、纺织原料三类商品的全球贸易数据,刻画了纺织服装业全产业链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空间分布及变动;基于各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分工特点,考察其在服装再使用和材料循环利用两种模式中的路径选择差异;并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论指出,无论再使用,还是再循环,在降低全球纺织服装生产网络中的环境污染挑战方面都有局限性。解决生产和消费末端的废弃物问题必须从全产业链入手,通过延伸生产者责任、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实现生产—消费模式转变,从根本上实现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 相似文献
4.
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各系统可持续与协调兼顾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基于榆林市12个县域有关统计数据,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榆林市区域发展可持续性与协调性进行评价。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榆林市各县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其次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各县域系统综合发展协调性进行评价,并结合榆林市域与县域发展实际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