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券市场融资是国内商业银行发展壮大的不可或缺途径,目前已成功上市的商业银行达14家。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融资成功不过仅仅是市场给予了一个发展机会,而资金的有效理性使用才是将机会变为现实以及使银行在竞争环境下获得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国外学者对上市公司公开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的研究比较少,几乎不存在融资效率概念。对上 相似文献
2.
经济安全与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动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权财富基金具有支持国家发展战略、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其中并不排除要对全球战略性资产获得一定的控制权,以保障本国经济的安全和持续发展。然而,主权财富基金的一些冒进投资或战略性行为可能会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安全。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动向应基于对其设立国和东道国双方经济安全的认识,在两者间寻求合适的平衡点,以期实现投资双赢。 相似文献
3.
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恶化与气候变暖等外部因素对经济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成为全球共识。绿色金融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之一。中国于2020年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也将催生巨大的绿色投融资资金需求,绿色金融的作用有待更进一步发挥。从绿色金融的概念出发,并通过进一步阐述绿色金融的国际进展,形成绿色金融发展三阶段的特点分析,明确当前《巴黎协定》已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此全球宏观大背景下,立足“双碳”目标对经济社会传统发展方式与新兴发展力量的影响,结合对绿色金融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及市场定价方面的主要功能的分析,从政策、市场、生态融合发展等角度分析了要实现“双碳”目标,将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对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现状进行梳理后,深入分析了“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作用空间及深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从政策、市场、配套建设、国际合作等角度对未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以绿色金融助力中国“双碳”目标按...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三个方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了部署。乡村振兴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发挥金融,特别是绿色金融作用,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5.
6.
在我国,围绕企业所进行的融资结构理论分析虽然非常全面而深入,但这些理论分析、模型假设都是根据西方资本市场的实际而做出的。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很短,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面临的金融环境有天壤之别,其资本结构如何受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主权财富基金的总体投资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体投资趋势看,近年来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呈加速增长态势.其投资领域多元化,但对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尤为重视,投资风格由低调沉稳趋向于风险激进;它们在国内外市场均有投资,但以国外市场为主,其中2001~2005年投资主要面向新兴市场,而2006~2008年则主要面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达国家,并因此引起西方国家的极大关注和质疑;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主权财富基金一度出现大幅萎缩,部分主权资金退回国内市场,但最新交易表明,主权财富基金已再次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寻找战略性投资,以进一步实现其赢利目的. 相似文献
8.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中郑重承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指出各国要推动新冠肺炎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这表明了中国积极推动国内与世界经济在疫情后朝着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坚定决心.10月21日,中... 相似文献
9.
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发行导致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巨额的税收套利机会是造成金融衍生工具滥发的重要原因。本文认为,金融衍生工具的税收套利问题集中体现在所得性质的转换、纳税时间的延迟和预提税的规避上,而问题产生的根本在于税收的差异,应加大税制改革力度,注重防范纳税人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税收套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模型模拟和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分析了环境灾害损失冲击对于银行违约率的影响。本文模型模拟的结果显示,环境灾害冲击会显著提升银行体系的违约率水平,同时伴随着企业融资溢价水平的提升以及整个经济活动的萎缩;实证研究发现:环境灾害损失冲击会导致银行违约率水平显著提升。且与理论分析一致,本文实证发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企业的资本折损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在环境灾害影响银行违约率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传导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灾害冲击及其导致的银行违约率上升还会降低银行的风险偏好水平,降低放贷规模和主动风险承担,并反作用于实体企业,提升企业的融资约束和成本。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基于中国视角的环境物理风险研究,刻画了环境灾害损失对于银行风险的影响及其后续效应,为政策部门防范气候环境风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