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区域贸易协定(RTA)签署的数量激增,学术界理论与现实出现悖论,引发学者思考各国热衷于建立RTAs背后的原因并探索新的研究方法。本文首次从RTAs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效应哪个更为重要的视角,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究发达国家在新时期推进新一代贸易协定规则的原因。通过比对RTA协议的每一条条款,测算出涉及传统WTO+和新一代WTO-X领域的条款覆盖率和法定承诺率指标来衡量RTA的质量,实证分析得出,签署高质量的区域贸易协定能更有效地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福利水平的提高,该影响效应在发达国家中更为明显,而发展中国家受限于执行能力在新一代规则下签订RTA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施戍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08,(21):133-135
我国中部地区劳动力转移多以外出务工形式出现,"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劳动力转移存在结构性矛盾,以青壮劳动力无限供给为主的"候鸟"加"兼业"流动模式会因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传统劳动力转移模式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3.
宏观经济无效率论、收入分配两极化论、经济赶超遭瓦解论,是担心民营经济违背共同富裕的三大理论定式,业已严重束缚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当前亟需重新思考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民营经济是在社会化大生产中重建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其发展能够稳定宏观经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逻辑统一,结合于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包括等价交换的规则公平、剩余积累的机会公平、剩余索取的权利公平。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与争论中,几乎所有学者将重商主义与失当的政策措施相联系.本文认为,这种学术观点极为不妥.不论是新重商主义还是旧重商主义,其本质都在于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而这又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政府角色的转换应当从社会环境的角度作具体分析,当前中国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的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劳动力转移问题透视——以安徽省太湖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戍杰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09,(9)
本文依据对安徽省太湖县农民工返乡状况调查,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体趋势进行了结构性分析。当前,整体农村劳动力外转趋势并未逆转,但却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本文认为,二元经济结构并不是缓解农民工返乡压力的解压阀,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民的生活保障,逐步拆除二元户籍樊篱。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未过时,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在社会商品经济条件下,技术是商品,本身不创造价值。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生产要素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不等同于剥削,判断是否存在剥削的关键是劳动者是否享有与贡献相应的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未过时,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在社会商品经济条件下,技术是商品,本身不创造价值。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生产要素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不等同于剥削,判断是否存在剥削的关键是劳动者是否享有与贡献相应的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8.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强有力的分析工具,至今仍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商品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企业家才能是新的生产要素。其中信息、技术属于生产资料,其本身不创造价值,企业家才能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力。企业家和科技、信息工作者的劳动同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我国现阶段消灭剥削的途径在于劳动力转化为资本。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正面临越来越大的下行压力,其根源在于原有增长方式已难以持续。稳增长,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依靠成本优势转向技术创新,从出口导向转向内需拉动,从政府主导转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而转方式又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从需求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到增长的动力结构,调结构的关键在于扩大市场的主导作用、减少政府作用范围。这要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在理论、法律、产权制度三个层次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