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8篇
经济学   27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以来,国内引发了众多学者对于诺贝尔科学奖的极大关注。纵观诺贝尔科学奖100多年的颁发历程,美国无疑是获奖最多的国家,而日本则是亚洲获奖最多的国家。为此,分析了美国、日本诺贝尔科学奖多获得性的主要成因,并提出针对中国科研管理的一些引领性建议和可能性举措。  相似文献   
2.
基于专利技术关联度的中间人角色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专利数据构建的发明人合作网络有助于分析发明人中间人角色,揭示发明人创新合作规律,对于企业研发人才管理和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群体划分是中间人角色划分的一个关键步骤,以往文献大多基于网络结构或者给定网络边界进行群体划分,忽视了专利发明人的知识交流环境和特征。鉴于此,基于专利技术关联度,利用专利著录项中的IPC分类号信息判断企业发明人所属技术知识领域,再以技术知识领域为边界设计一套算法,将发明人归入互斥子群,最终对中间人角色进行高效划分,寒武纪公司数据验证了中间人角色划分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全民(全体高校教师)"都在搞科研,使得教学和科研的矛盾引起了社会尤其是高校教师的广泛关注.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普及背景下,大学生规模迅速扩大,高校教师数量迅速上升,应用型大学能够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统一,达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吗.如果二者发生矛盾,应以哪方为重,本论文加以分析.并提出教育管理部门,高校领导应该转变思想,改变考核体制,加强社会服务,对科研兴趣给予适度引导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5.
针对陕西省技师管理工作的需要,提出了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理念,给出了基于B/S模式的实现方案,对系统业务流程、功能结构和体系结构进行了设计,采用相关技术和开发工具对系统进行了实现,进一步加强了陕西省技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兴起与科技浪潮高涨的背景下,创新水平日益成为决定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基于三重螺旋理论,构建区域创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2013年中国内地30个省区市(除西藏外)的面板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影响区域创新水平的5大因素,并据此识别划分出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的4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王成军 《魅力中国》2013,(23):349-349
配电网直接面向电力企业最终客户.并直接服务于广大用户。它覆盖着城市的每个角落,并通过低压配电网延伸到千家万户。承担着向城市中小用电客户的供电功能。据有关统计,城市的99.97%的用电客户数都是通过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接入的,占城市的售电量75%之多。  相似文献   
8.
农业银行山东省寿光市支行被农行山东省分行确定为中小企业贷款试点行后.针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瓶颈,“银政企”三方合力探索建立多渠道的信用担保体系.突破现行信贷制度及流程等多方面的制约.适度降低小企业信贷准入门槛.让众多的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进而得到更加稳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心理契约是知识型员工与企业之间心理联系的纽带,是知识型员工管理的一剂良方。本文论述了心理契约的内涵,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通过资产重组、债务重组、业务重组,不仅使企业可以在制度和治理结构上实现变革,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竞争力。但目前企业债务重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造成企业资产流失严重;个别企业认为债务重组“一组就灵”,盲目重组。对重组损益的确认及其会计处理不完善,如对于债务人而言,债务重组中获得的重组收益,一次性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但有时候债务人受益过程较长,可能覆盖一个或几个会计期间,一次性计入损益的方法会造成收入与费用配比的不合理,有悖于资本保全的原则。重组收益被列入营业外收入以后,增加了当期利润,多缴纳所得税,但实际上并未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入,而现金流出会抵消债务重组收益的好处,造成短期内企业资金的紧张,违背了债务重组的初衷。对于债权人而言,通常会把债务重组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记入了当期损益,但实际上损失并不完全归属本期,债权人进行税前抵扣,转移税前利润,会出现少纳税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以期对企业债务重组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