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18篇
经济学   30篇
综合类   9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55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亚洲经济动荡不安,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方面,都应防范风险,建立预警系统。一、从微观企业收益状况考察财务危机从微观企业收益来讲,有三个层次:其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其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  相似文献   
2.
凭借良好的经济基础、广阔的市场空间、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环境,长三角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3.
徐王婴 《浙商》2005,(4):55-59
决定命运的关键,不是机遇本身.而是对机遇的看法。有的人即使机遇摆在身边,也会白白浪费;而高明的人,能够从看似没有机遇的地方找到机遇。  相似文献   
4.
聂婴智 《改革与开放》2011,(12):82-84,86
反垄断法的农业豁免制度是农业市场领域各方利益主体竞争和平衡的结果,基于农业生产的自然原子式结构和农产品本身的特性,农业豁免是各个国家的反垄断法普遍接受的特殊制度。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农业豁免实质是各方主体在追寻自我利益的基础上,在利益集团的参与下,针对农业领域的特殊性作出的协调措施,其基本的制度价值是在维护竞争和允许监管的双重体制下的实现农民利益的维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5.
6.
顾晨  喻勇 《当代经济》2010,(4):10-11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缓解国内经济压力,保外需扩内需,国家财政部会同商务部自2009年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家电下乡工程,对于农民购买彩电、冰箱(冰柜)、手机、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等六大类中标产品时,在各自品项最高限价内,财政对其购买补贴类家电产品给予13%的补贴。其主要目的是激活农民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家电下乡政策施行以来各地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探寻研究,从而提出对策,使家电下乡政策的效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为预测未来房价的变动范围,根据往年的房价应用GM(1,1)模型,并结合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房价进行预测。考虑到影响房价的诸多因素变量,对给定的多个因素应用回归分析加以确定。从市场投机因素和政府的调控手段出发优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给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徐王婴 《浙商》2005,(8):84-85
2005年,中国经济形势到底是让人乐观还是掉进了冬天的冰窖?正如人们对当前房市、股市和外贸市场的风云变幻看得扑朔迷离、莫辨东西一样,许多浙商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站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一些数字可以佐证这样的感受——一季度浙江企业亏损面高达22.4%。亏损额35.6亿元;9个行业利润下降。为浙江省自1998年以后7年来首次出现的下降。在此十字路口,浙商是否感到了隐忧?该怎样反思和审时度势?6月29日晚,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浙商》杂志社举办的浙商沙龙活动气氛热烈。与会浙商和专家们就当前浙商遇到的问题和浙商文化等问题进行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最近杭州楼市一片火热,前段时间所说的全国性小阳春假性回暖现象,在杭州却有演变为大阳春之势:从成交量来讲,并不小;从成交涉及的楼盘的面来讲,也绝非仅仅是积蓄一两年的刚性需求释放;从一、二手房的并驾齐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路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剖析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试图通过加强专业建设,强化专业培养目标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设置,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加强课堂建设,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着力探讨创新思想的渗透式教育、创新课程体系的开发实施,通过创新能力培养打造学校的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