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在界定物流金融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物流企业运用仓单质押和保兑仓模式实现增值的过程。通过仓单质押模式和保兑仓模式,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银行、融资企业如何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增值;同时,结合中远物流、天保物流的实际操作流程,分析物流企业参与这两种模式的增值机理,得出物流金融运作的主要模式在不同规模的物流企业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业务以来,保持了年均30%的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但是相对经济发展程度而言,保险业水平仍然较低。因此明确保险业增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于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1982—2009年保费收入与GDP收入的数据,通过建立VEC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经济增长带动了保险业的增长,保险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但是,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双向引致关系,尽管保险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为负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Levine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运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开创了内生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内生金融发展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监督成本等市场摩擦因素导致了经济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内在需求,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资本配置效率等渠道,促进经济增长。保险业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检验了OECD国家与基础四国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实证结果表明,OECD国家保险业的发展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保险业与银行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基础四国的非寿险业推动了经济增长,但是寿险业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为负,保险业与银行业和股票市场之间均呈现出显著的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1982-2009年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深化和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拉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尤其明显。银行信贷、经济货币化程度、金融深化程度和非寿险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但是寿险业的发展显著推动了经济增长,尽管这种推动作用很微弱。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特殊时期,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给当代的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地思想素质、增加自身的社会经验和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提升自身的社会经验。所以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找一些兼职工作,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兼职种类有多种多样,带给我们的社会经验也是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权证发行对于正股定价效率的影响。以正股日收益率为研究对象,运用GARCH-M模型、带虚拟变量的市场模型以及自相关回归方程分析了在权证上市前后正股总风险、系统性风险、收益率自相关性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权证上市交易提高了正股的总风险,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不十分明确;正股收益率变化不显著;正股日收益率自相关性不显著地减弱。股票定价效率并未得到显著提高。本文认为原因可能来自于信息的负外部性、市场过强的投机性和创设制度本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运用中国30个省市2000—2018年间面板数据建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迁趋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虽然能够推动本省市的经济增长,但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未能显著推动本省市的经济增长,其空间溢出效应也不显著,而且这类情况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区域研究中更加明显。由此说明,将产业结构由“重”向“轻”调整、推动全要素向新技术等高生产率行业转型的产业发展战略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区。因此,从政策层面上讲,区域发展更应强调发展方略的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可背离该地区的经济禀赋与跨越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商业保险通过发挥其风险保障和损失补偿的功能,弥补了社会保障的不足,在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寿保险的购买,可以降低居民家庭未来收支的不确定性,有助于稳定预期,扩大当期消费。本文运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并支持了这一结论。更好地发挥寿险业完善社会保障,服务民生的社会职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寿险保障程度,增加人寿保险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