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运输经济   20篇
贸易经济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兰翔 《空运商务》2013,(5):24-27
进入2013年以来,国内民航客运市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一季度全行业的旅客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10%,客座率上升了0.8个百分点。但是在高速增长的客源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航空公司的利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海外创业板市场的变革与分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1年NASDAQ网络股泡沫破灭后,海外创业板发展进入调整期.001年以来,在整体保持良好势头的情况下,海外创业板发展出现明显分化,有的发展取得了成功,有的被关闭或合并,本文将这个阶段海外创业板发展情况归纳总结为五种类型,并分别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市场在这个阶段的主要改革措施和市场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3.
4.
兰翔  周元炜  于博 《空运商务》2023,(11):30-34
<正>2023年以来,民航客运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复苏和发展。从三季度开始,中国民航客运市场的总旅客量已经完全恢复并超越了2019年同期。根据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民航市场的现状,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民航的旅客量将达到6.28亿人次,大约恢复到2019年的95%。在以往的预测当中,笔者采用历史数据序列数据,结合GDP增长率、航班运力投放等参数对于民航业的需求和供给进行综合推导预测。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的影响已经逐渐减弱,经济复苏的前景逐渐明朗,交通运输行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尤其是刚刚过去的春运,在交通出行完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民航旅客运输量迅速回升,达到2019年春运的76%。在市场全面复苏的大环境下,分析疫情发生前后旅客常住地变化的情况,可以寻找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市场变化的规律,为未来的运力投放和市场营销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
兰翔 《空运商务》2024,(3):31-35
<正>2024年春节过后,多个省市的地方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末本地常住人口的数据。和2022年末的数据对比,除了浙江、海南和青海出现增长外,其他几个省份的常住人口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如果与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爆发之前相比,各省市常住人口波动和变化幅度还是较为明显。为了观察疫情对民航市场的影响,尤其是高价值航空旅客群体的规模状况,本文使用2023年的国内民航市场旅客常住地数据,结合当地常住人口规模对比疫情前的改变,分析旅客分布情况的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张磊  兰翔 《空运商务》2022,(3):40-43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大兴机场")从2019年9月开航之后,旅客量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尤其是到了2021年3月底,东航和南航完成了全部航班的转场工作,大兴机场的旅客量份额就已经达到了北京全部进出港旅客量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8.
2012年初,人民银行李东荣副行长在《全面落实金融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着力提升央行科技服务水平》(2012年人民银行科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规范先行、架构管控”原则指导下,根据业务需求从项目管理、系统建设和平台搭建三个条线同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在此思路指引下,重庆营管部从自身实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成功搭建了省级数据中心软件开发基础平台,有效推进了本地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兰翔 《空运商务》2021,(1):25-28
2020年第四季度,随着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中国民航客运市场快速复苏,公商务旅客已经逐渐恢复.回顾全年,旅客群体的结构性变化,是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深远影响,"新增旅客""年轻化""高铁引流""随心飞"成为行业的关键词.全年承运旅客1.28亿人,出行4.2亿人次,其中新增旅客接近半数, 90后成...  相似文献   
10.
未来战争战略机动装备受复杂环境损伤可能性大,装备受损后快速诊断定位评估是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以某特种车辆战时使用为背景,提出FTA与AHP结合的特种车辆行驶故障定位分析方法,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损伤部位进行定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故障模式进行定性定量评估,获得特种车辆战时变速系统故障各部分影响所占权重。结果显示,对变速系统战场损伤影响最大的是冷却系统,需要加以防护,为战时快速损伤评估与备件精准保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