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1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前,一方面,中国传统低成本优势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这是适龄劳动力数量占比逐渐下降所致;另一方面,中国的教育水平提高以及各种人才工程战略的实施也带来了人口质量提升。那么,这两种变化能否形成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动力源,并据此收获新的开放发展红利?基于2000—2014年WIOD与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数量结构变化导致的低成本优势丧失会对价值链攀升产生"倒逼"效应,而劳动力质量提升则对价值链攀升产生直接推动作用。这说明上述两种变化确实能够成为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动力源,从而有助于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相似文献   
2.
古柳 《中国商论》2023,(13):52-55
在我国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小企业发展规模、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许多企业开始寻求对外贸易。在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过程中,“一带一路”倡议虽然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诸多优势和便利,但部分中小企业受到自身多项因素的限制,在对外贸易发展方面依然存在诸多困境。基于此,本文首先探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及面临的困境,最后针对困境提出详细的解决对策,以期提升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所谓绿色金融,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思想的金融理念、战略性的规划及绿色产品。在资源愈发匮乏的当今社会,绿色金融理念的普及与相关举措的落实,是迫在眉睫的任务。特别是对农村地区来说,绿色金融思想更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故理应对其在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落实的问题及实践路径进行总结,望绿色金融能够真正得到广泛普及,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TiVA数据库有效测算了1995~2018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并借鉴Cai&Stoyanov(2016)的方法,将中国制造业按照要素密集度特征分为年龄增值型、年龄贬值型和体能型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利用行业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密集使用年龄增值型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而对另外两种要素密集度型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在有效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以及各种稳健性检验结果下,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因此,需要通过产业转移和转型两种对策举措并举,并在实施差别化的产业发展战略中,适应乃至利用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自然规律,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也日益提升。对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重要贡献者的理解,不能局限于自身在统计意义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更应看其对世界各国产生的拉动作用。本文从全球投入产出模型出发,推导了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其他国家拉动系数及实际带动量的测算框架,利用OECD-ICIO提供的2005-2015年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在整体、国别和区域三个层面上,具体测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结果表明:①样本期间内中国对世界经济拉动系数整体呈上升之势,有些年份对部分经济体经济增长实际贡献近1个百分点,所做贡献巨大;②中国对世界经济实际贡献与区域价值链有关,在全球价值链三大板块中,由于中国处于亚洲价值链核心,从而对亚洲地区经济增长贡献最大;③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所依托的贸易方式看,相较于一般贸易而言,加工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更大。本文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是经济全球化受益者,更是贡献者的本质,而且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对如何实现经济更好增长也有重要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6.
以2006至2015年间我国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控制权结构视角,本文研究了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结构对股权激励有效期设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控制权比例与上市公司所设定的股权激励有效期长短显著正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所设定的激励有效期更长,并且国有控股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对上市公司所设定的激励有效期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当管理层权力较弱时,实际控制人控制权与激励有效期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会增强。本文从激励有效期设定的角度,丰富了股权激励有效性研究文献;同时,从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结构视角,拓展了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