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应注意的问题。论述了在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伟大举措。 相似文献
2.
由于兼具创新要素集成、知识流动和共享、竞争合作创新氛围等工具性、情感性创新支持制度功能,创新网络嵌入成为继股权激励保健化趋势后异质性人力资本的一种有效激励模式。运用创新网络和网络嵌入理论,对来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新网络的315份有效问卷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工具性、情感性创新支持感对来华境外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阐释网络嵌入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情感性创新支持感对来华境外人才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工具性创新支持感呈现保健化趋势;情感性创新支持感对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工具性创新支持感仅对关系嵌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构嵌入在情感性创新支持感与创新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关系嵌入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从根本上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在科技日新月异的IT行业,人才的重要性更是不容置疑。因此,IT企业如何通过薪酬激励来吸纳、留住研发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如今,对于研发人员的激励多采取年薪或者股权制,本文拟构建基于IT核心研发人员的需求以及针对个人特质的自助式薪酬激励模式,以期为这一特殊群体激励提供可供借鉴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5.
创新系统范式的古典解释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技术创新理论和管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系统论和复杂网络科学赋予"创新"以新的内涵,创新理论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熊彼特理论的传统线性范式,创新系统范式愈来愈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和重视,标志着创新系统理论的成熟与发展。以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为依据,创新系统范式依次经历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微观到中观、最后至一体化的过程。本文运用技术创新的系统范式理论和方法,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探析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剖析国家、区域和产业层面技术创新的内涵、本质及其演进路径;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创新实践,深入阐释不同创新体系或网络的结构、要素、功能及动力机制,并重点分析了当代创新系统范式研究中复杂网络和小世界模型的作用机制,提出创新系统范式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7.
随着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只有加速产品升级与创新,才能在行业市场中保持持久的竞争力.IT行业作为高科技的领头羊,其产品开发过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注重研发团队的过程管理,对于确保研发项目的投入有效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对于研发团队绩效管理文献的基础上,重点研究IT研发团队的特征及其团队过程绩效影响因素,分析了集成能力、知识管理和团队沟通协作对团队过程绩效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IT新产品研发团队过程绩效评价模型,并基于粗糙集和TOPSIS对ZW公司进行案例分析,利用粗糙集不可分辨关系删除评价体系中的冗余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并将TOPSIS用于该公司研发团队过程绩效评价排序中,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风险分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是美国新经济的发动机,高技术产业的孵化器。作为美国新经济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创新,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最核心的制度价值或功能是其特有的风险分散机制,包括风险资本的社会化分担机制、分段控制和契约选择机制以及项目选择和组合机制 相似文献
9.
能力层面是知识网络的本质所在,一般研究强调知识网络知识获取能力。就高技术企业集群而言,集群知识网络能力的实质体现为创新能力,文章将其界定为是建立在社会网络基础上,以互补或竞争性知识协同创造新知识为内容,以创新价值为核心的动态能力集合。文章立足于此来深入剖析知识网络能力,构建了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生成模型。 相似文献
10.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分层递进激励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都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因此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为实现革命性创新的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激励过程,剖析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特征、工作特征和价值特征,提出了基于工作参与、工作卷入、工作投入的分层递进激励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