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工业具有先导性、综合性特点,产业带动效应强,对国家安全、对国民经济发展作用巨大.利用我国航天工业优势,用航天高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于我国以传统农业占主体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确定为国家战略,正通过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科技规划积极推进。西部地区如何贯彻落实这个国家战略,是西部大开发新十年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西部地区是国家能源、矿产资源的后备基地,把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输出与就地加工制造结合起来,发展西部的特色优势产业,已基本形成共识。然而对西部另一个特殊优势资源——国防科技工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却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西部大开发5年来取得很大成绩,但东西部差距还在拉大,这与西部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配套的改革政策有关。文章还分析了中国区域增长的新格局和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挑战,提出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深化的方向是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地区发展等7个方面着手,通过“十一五”和更长时期努力,建立起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公正的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确定为国家战略,正通过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科技规划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随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探索前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第一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经历了国防科技工业创建时期的平战结合探索;第二个时期从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期间经历了冷战结束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型时期的军转民和军民结合探索;第三个时期从新世纪以来至今,期间经历了新经济引发的新军事变革时代的寓军于民和军民融合探索,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想体系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西部国防科技工业在我国战略核武器、核动力装备、军事卫星、军工电子等国防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核能利用、民用航空、民用航天、船舶、电子等民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此外,在计算机、光电、机械、化工、环保和新材料等产业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较强的基础.西部地区可依托国防科技工业优势,大力发展核电、民用航...  相似文献   
7.
推进西部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在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军工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军民共享创新资源、军地合作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探索,建设军民一体化的国家工业基础和国防工业体系、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因此,需要从顶层设计、基础建设、宏观体制、微观体制、军地互动、...  相似文献   
8.
区域发展战略是对一国之内特定区域发展所做出的长远的、重大的、全局性的谋划。它规定着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生产力布局等重大问题。其核心内容是根据区域现实的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在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出的战略指导思想、方针、重点、步骤及对策等。区域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系统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是西部地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特殊资源和创新优势.西部地区依托国防科技工业优势,可形成对区域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特别要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核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建成在全国具有突出地位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和基地.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防科技工业优势和高科技成果为基础,以建设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基地为龙头,以服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为中心,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0.
在2012年11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国西部》杂志社承办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和四川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聚集一堂,就中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广泛的交流。现根据会议纪录,整理摘要发表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