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商业街模式的博弈论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街是商品交易的集中地,并构成了一个城市的商业发展中心。通过分析商业街的发展模式可以了解市场经济下不同市场结构中各行为主体的相互作用。我们观察到商业街的形成和发展一般遵循着一定的模式。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博弈分析框架,再引入价格质量比来诠释商业街的发展模式。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由于消费者存在多样性的偏好,在商业街的发展中,不仅大商家之间可以共存,而且众多的小商铺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身生存的空间。而且,与只存在一个大商家的情形相比,前一模式对提高社会福利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香港城市规划建设的行政管理李郇目前港英当局实行的香港行政管理是“三级体制”:总督以及协助总督决策和立法的最高咨询机构的行政局、立法局构成第一级,即香港所称的“中央政府”;市政局和区域市政局为第二级;区议会组织为第三级,即“地方行政”。协助总督管理香港...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综合分税制改革、地方竞争等理论分析,建立一个时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土地财政增长的策略性行为以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土地财政增长存在横向竞争模仿的策略互动和惯性依赖特征。房地产价格指数显著拉动土地财政增长,而人口密度、城市规模、城市开放度的影响显著为负。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预算内财政缺口只能在一定时间段解释土地财政增长。  相似文献   
5.
创新网络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前沿主题之一。通过考察东菱和德豪润达两家本土家电企业自成立以来创新网络的演变过程,发现两家企业的创新网络的演变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珠三角本土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变是全球化和地方化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而全球化下的"供应商-客商"关系、企业发展战略、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区域性的制度安排和环境是影响珠三角本土企业创新网络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技术进步水平与城市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郇  徐现祥 《经济地理》2006,26(4):581-584,604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针对我国地级城市经济增长出现的巨大差异,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采用Hall和Jone(1999)基于水平增长的人均产出分解,对我国188个地级城市200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计算,发现全要素生产率较好地解释了我国地级城市人均产出的差异,相关系数达到0.839;然后从我国城市的技术进步主要来自于城市的模仿与学习机会的角度,分析了地级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原因,提出通过加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力度,发挥城市集聚规模效益,建设学习型城市,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地财政与城市经济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过去10年城市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为完善土地财政政策和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通过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讨论土地财政与城市发展问题的联系。研究结果:(1)现有土地出让制度使得房地产市场形成寡头垄断微观结构,加大价格调控难度;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增加导致地方产业结构“房地产业化”趋势,同时通过拉高工资成本,推高城市化成本。(2)不同地区的土地财政收入存在较大差异,体现的是各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融资水平的差异,融资水平差异将导致经济增长差异,进一步拉开区域发展距离。研究结论:土地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必须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GIS支持下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建设用地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及建设用地发展过程和总体特征进行梳理总结。研究方法:利用RS与GIS技术方法,提取珠江三角洲核心区1979、1990、1995、2000、2003、2006和2008年的用地信息,并划分城镇建成区。研究结果:(1)1979-2008年间,珠江三角洲核心区的非农建设用地增长了约53倍,城镇建成区增长了约65倍;(2)该地区非农建设用地及城镇建成区的增长速度均经历了由快到慢的过程,但相对于非农建设用地年均增量逐年递增的趋势,城镇建成区的年均增量具有阶段性;(3)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城镇空间的增长模式经历了由1979-1990年间的分散发展到1990-2006年间的集聚发展,再到2006-2008年间的分散发展的空间转换;(4)在此期间,城镇空间整体表现出点状扩张到线状空间出现,再到形成密集发展带和都市建设圈层的动态演变。研究结论:本文可为区域协调发展决策与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探寻本地区土地利用变迁和城镇空间发展演变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低碳城市发展行动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图通过低碳城市发展行动框架的探索,在城市层面开始低碳化发展的试验和建设,找准适合地区发展的低碳城市行动内容.在简要回顾低碳城市研究的有关进展基础上,认为低碳城市行动是现阶段研究的重要内容,并对目前低碳城市建设较为领先的城市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低碳城市发展行动框架,包括低碳城市行动的制度架构、低碳城市行动方案制定过...  相似文献   
10.
区域一体化、经济增长与政治晋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现祥李郇  王美今 《经济学》2007,6(4):1075-1096
我国市场分割问题比较突出,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现以及增多已成为一个重要现象。为什么有些省区选择市场分割,而有些却致力于区域一体化?地方政府在处理区际关系上的迥异行为是否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解释?我们从中央政府按照经济绩效晋升地方政府官员的假设出发,构造一个地方官员晋升博弈模型,证明了,为了政治晋升最大化,地方官员选择地方市场分割还是区域一体化因条件而异。实证分析支持模型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