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本文以 1 999~ 2 0 0 1年发生兼并收购的 84家中国 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以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和检验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绩效 ,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和检验影响并购绩效的有关因素。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并购当年绩效有较大提高 ,随后绩效下降甚至抵消了之前的绩效提高 ,并购没有实质性提高并购公司的经营绩效 ;交易溢价、行业相关性、相对规模、收购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等是影响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解释并购后主并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干预、控制权接管与特别处理制度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滔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6):1-8
通过对特别处理制度实施的实际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特别处理制度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发挥治理作用:一是对大股东的治理,即接管ST公司的控制权;二是对高管的治理,即变更高管或对现任高管施加压力。在这两条途径中,接管控制权是特别处理制度发挥治理作用的主要途径,而地方政府干预显著降低了公司被接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值班员在变电运行故障处理中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几年来大规模的电网改造过程中,原有的RTU站也逐渐改造成为综合自动化站。随着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的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由于设备的内部质量和外部因素等原因,仍不可避免地还会出现故障,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给电力工业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灾害,严重危及人生安全。本文重点介绍在发生故障时,运行值班人员如何判明故障的设备、故障的范围、性质,及时恢复供电和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传统二元制功能定位要求所有国有企业都承担社会性与盈利性并举的功能,而分类改革则秉持因类制宜的制度逻辑,鼓励并引导不同类别国有企业专注于各自适宜的功能定位,使得国有企业功能定位自此呈现出专业化特征。为此,文章以分类改革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与传统二元制功能定位相比,改革后的专业化功能定位对竞争类国有企业投资羊群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专业化功能定位显著抑制了竞争类国有企业投资羊群行为,这种抑制效应在行业产品市场竞争更弱和地区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情况下更加明显。其中,改善委托代理问题和促进经理人才能发挥是这种抑制效应的主要影响路径。此外,专业化功能定位还提高了竞争类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具体表现为投资水平对企业经济业绩的边际贡献在分类改革后显著提升。文章从功能定位专业化视角揭示了分类改革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政策效应、作用机制及其经济后果,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化解因投资羊群行为引致的产能过剩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2003年我国沪市的46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终控制股东的所有权结构对公司股利政策取向影响显著。当最终控制股东具有高现金流权和低分离系数(控制权/现金流权)的所有权结构时,更倾向于派发现金股利,分配的现金股利比率也更高,支持股利政策的大股东剥削假说;公司选择现金股利的概率,以及派发现金股利比率与公司现金流、成长性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不支持派发现金股利是为了缓解公司内部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6.
管理者动机与并购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1999~2002年发生于沪、深A股市场的56起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管理者代理动机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实证检验。实证结论表明.并购给收购公司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损失.而对目标公司股东的财富影响不显著;并购前管理者能力好的收购公司或现金流量充足的收购公司,其并购绩效更差,研究结果支持自大假说和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也为收购高成长的目标公司使得收购公司股东受损的假设提供了弱的证据;但实证研究没有发现多元化导致较差的并购绩效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民营上市公司并购效果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00~2004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255起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的效果。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的经济效益较好,表现在并购后1~3年内公司财务绩效持续提高,公司规模、主营收入的持续增长和成本控制能力增强,实证结果支持效率假说,而不支持委托代理假说、狂妄假说和支持与掏空假说;社会效益方面,除增加就业外,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的社会效益较差,表现在员工工资和员工福利在并购后下降,昕得税在企业收入、利润水平上升的情况下反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大股东利益侵占这一具体的影响途径对特别处理实施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ST公司在被特别处理后公司的"异常"关联交易显著降低,整体而言,特别处理发挥了抑制大股东利益侵占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只有控制权转移的公司"异常"关联交易显著降低。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变更也有利于降低利益侵占,但其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并购的短期和长期股价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1998~2002年发生于我国证券市场的1415起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收购公司的短期和长期股价表现。结果表明:并购在短期内给收购公司带来了显著的超常收益,但长期内则使得收购公司股东遭受了显著的财富损失;收购公司的股价表现随公司的规模、财务杠杆、管理能力和政府关联程度的不同而变化,无论是短期内还是长期内市场都更认可小规模和低财务杠杆公司的并购;本文还发现,在对收购公司股价表现影响方面,政府关联和管理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0.
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配对组合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本文以 1 998— 2 0 0 2年上半年发生于沪、深股市上市公司之间的 40起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 ,选取了 48个财务指标 ,对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绩效改善的配对组合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并试图寻找并购后公司绩效改善可能的来源。实证研究表明 :收购公司绩效逐年下降 ,目标公司绩效则有所上升 ,整体而言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显著下降 ;绩效改善的收购公司在并购前相对于所并购的目标公司在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而绩效改善的目标公司在并购前却仅在税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绩效改善的配对组合方式呈现明显的“强 弱”搭配特征 ;收购公司绩效改善可能主要来源于分享目标公司所享有的优惠政策 ,而目标公司绩效改善则可能来源于管理能力的提高、市场势力的增强和经营协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