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以创新的未来观指引现在。 未来不是现在自然的延伸,而是对“现在”的颠覆或反动。“现在”要随“未来”而变。以彩电为例。美国硅谷的一个小企业通过软件上取得了突破,这就是著名的MPEG-2版本。经过软件压缩方式进行数字无线传播,解决了信号干扰、传输和兼容性的问 相似文献
2.
3.
4.
秦朔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0,(11)
引言:信息资源的全球性流动,使得“北京上空一只蝴蝶飞翔时搅动了空气,下个月可以在纽约转换成狂风暴雨”。在这个世界上,你找不到任何一种成功,可以不通过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推广而获得。这种交流、沟通、推广的工作,就是本文所描述的核心传播。传播活动无时无处不在,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对它都浑然不觉。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关于成功学的著作正鱼贯而出。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宣布:“人人都能成功。”其实,你和我一样明白,那是不可能的。正如不可能人人致富、人人美丽、人人幸福……“人人都想成功”,这才是真的。心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一些领先公司已经不仅仅从经济责任、环境责任、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考虑自身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而且开始从推进商业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来定义自身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如果不寻找企业家行为的文化基础,中国当下的企业家认同危机就不可能根除 还有两年,就是2008年。如果 以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 放将迎来它的“三十而立”之年。三十 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有幸亲眼目 睹了三十年间中国命运的根本性转向。 对中国转向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激励 因素,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朴素的常 识、制度的变迁以及由此引发的亿万人 的积极性。制度变迁的方向是,在“摸 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性演化中,在与外 相似文献
8.
1998年,我在《南风窗》上转载了任正非的一篇文章《我们向美国人民学习什么》。文章是从我到深圳华为公关部时,他们给我的《华为人报》上发现的。这篇文章后来又被《读者》转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到2003年底的《中国企业家》杂志,还在转载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