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1篇
贸易经济   1篇
水利工程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正>在新经济时代的浪潮中,统计数据成为政府、产业和社会各界决策制定和规划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基层工业统计数据,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揭示经济发展趋势、资源配置、风险评估以及政策制定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新经济的崛起和数字化转型使我们迅速迈入了一个信息时代,其中数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新经济时代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涉及数据采集、质量管理和可靠性保障。基层工业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等方面。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产业规划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心墙堆石坝心墙防渗料多采用砾石土,当砾石土的粗粒含量(指质量分数,下同)超过50%时,渗透系数很可能超过规范要求,不利于坝体渗透稳定。通过对粗粒含量超标单元赋予不同的渗透系数,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心墙局部砾石土粗粒含量超标时对坝体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心墙局部砾石土粗粒含量超标对坝体的渗流场分布和单宽渗流量影响都较小,对心墙内渗透坡降影响较大,最大渗透坡降都出现在未超标单元处。对于超标区域在中下部的情况,当超标单元粗粒含量小于55%时,渗透坡降最大增幅为36.4%;超标单元粗粒含量大于55%时,最大渗透坡降显著增大,且会超过允许坡降,不利于坝体渗透稳定。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结合砾石土料的级配和细粒含量情况,做好下游反滤层的设计,并严格控制砾石土的施工压实度,以保证坝体安全。  相似文献   
3.
塔吉克斯坦发电装机绝大部分为水力发电,受径流年内分布不均、枯期负荷大等因素影响,枯水期塔吉克斯坦缺电严重。本文分析了塔吉克斯坦各个可能电源点的开发潜力,提出解决塔吉克斯坦枯水期缺电的若干途径,并对各途径进行分析,最终提出解决塔吉克斯坦枯水期缺电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瀑布沟水电站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溢洪道、泄洪洞、放空洞、引水发电及尼日河引水等主要建筑物组成.枢纽布置经设计优化采用左岸地下厂房长尾水方案,即河床中建砾石土心墙堆石坝,左岸布置引水发电建筑物及泄洪建筑物,右岸设置1条放空洞.尼日河引水入库工程在开建桥建闸,左岸布置引水隧洞,隧洞出口布置在大渡河右岸距坝轴线上游约0.9 km处.现工程已建成,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5.
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在水电工程建设中颇受关注.鉴于单一的某种方法难以客观评判实际问题的稳定性,若将几种方法融合起来,取长补短,对解决工程中的稳定性问题具有实际意义,也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以官地水电站左岸坝肩下游侧边坡为背景,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该坡体的安全系数和锚索支护数量,然后用有限差分法进行复核,得出了两种稳定分析方法所计算的安全系数和潜在滑裂面的位置.结果表明,两者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6.
高心墙堆石坝坝基防渗墙与心墙连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厚覆盖层坝基上的高心墙堆石坝越来越多地采用两道防渗墙的设计方案。防渗墙与土质防渗体连接处是抵御渗透破坏的关键部位,该部位的混凝土结构设置方案优化是防渗设计的重点内容。阐述了瀑布沟电站心墙堆石坝混凝土防渗墙与土质心墙几种连接方案的设计比选过程,重点研究了防渗墙和廊道完全被高塑性黏土包裹和仅顶部被高塑性黏土包裹两个优化方案中心墙底部的孔隙水压力和渗透坡降的性状,表明这两个方案都是可行的。连接部位的渗透坡降是非均匀的,混凝土结构顶部的渗透坡降较大,心墙底部出口处的渗透坡降较小;坝体与两岸相接部位心墙底部渗流出口处的渗透坡降最大;高塑性黏土仅设置于混凝土结构顶部有利于心墙变形和施工进度,推荐设计采用。  相似文献   
7.
瀑布沟大坝为砾石土心墙堆石坝,如果上游库首右岸拉裂变形体边坡失稳,滑体涌浪是土石坝的重大安全隐患,可能堵塞引水和泄水建筑物进口,影响其正常运用。综合考虑各因素后,库首右岸拉裂变形体按B类1级边坡设计。边坡分为松动带、拉裂变形带和正常岩体3个带,表层以小规模塌滑为主,后退式地逐步发展;深部变形以卸荷拉裂为主。在地质条件详细勘探的基础上,分析坡体拉裂变形体结构和破坏模式,并进行边坡稳定性分区和计算分析。根据坡体变形和破坏特点,结合瀑布沟工程总体施工进度安排,采取不开挖、强支护(深层锚索与浅层支护相结合)、分区和分期支护、整体控制的加固措施,实时监测成果并进行动态设计和调整。根据一期、二期初步治理后的监测分析表明:变形已趋缓、无异常变形的迹象、未出现滑移带,但仍需要重视边坡监测成果的反馈分析,为后期支护设计优化提供依据,以确保边坡的长久安全稳定。瀑布沟库首右岸拉裂变形体位治理的设计思路、加固措施、计算方法、监测手段及评价过程,可为其它类似变形体边坡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