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3年经济增速跃居西部前列,经济发展实现三个18%的增长。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兵团党委六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了解到,2013年兵团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 480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200元,增长18%;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4 300元,增长18%。兵 相似文献
3.
依据重庆市2013年建成区现状、行政区划和城乡总体规划,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城乡结合部发育阶段进行划分,并在调研基础上指出不同发育阶段存在的土地问题和完善策略。研究表明:重庆市低速、中速、快速和高度城市化乡镇分别占29.55%、27.27%、31.82%和11.36%;城乡结合部不同阶段乡镇土地问题存在明显差异,但它们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低速和中速城市化乡镇的土地问题主要围绕"土地监管",而后两类乡镇主要围绕"土地征用";城乡结合部土地管理应注重协调远期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关系、历史遗留问题与未来趋势把握的关系和城市拓展与培育城郊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自1998年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并明确“国家鼓励土地整理”以来,我国的土地整理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地发展起来,平均每年全国都有几十个部级的土地整理项目,以及数百个省、市县级的土地整理项目,而且逐年增多。笔者参加了重庆市几个部省级土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设计以及预算书的编制,同时对重庆市土地整理情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从县级层面提出并验证了丘陵山区农用地整治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的两种测算方法,得出了丘陵山区农用地整治数量潜力不完全取决于耕地地形坡度和田坎系数,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考虑质量潜力更能科学地指导区域农用地整治、特别是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为合川区农用地整治安排、特别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提供依据,也为西南丘陵山区的县域农用地整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7.
8.
研究目的:研究重庆市国土规划模式,为重庆市国土规划、全国国土规划纲要及其他试点省市国土规划编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规划模式是编制特定区域国土规划方法的一种标准样式;(2)不同国土规划模式各有优缺点;(3)新时期国土规划模式选择应遵循适合本国国情、效率公平统一、宏观指导和微观操作结合、国家干预和市场结合、公众参与和政治参与协调等原则;(4)重庆市国土规划模式选择应依基本市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管理体制进行选择设计。研究结论:(1)按管理体制划分,重庆市国土规划模式应选择公众广泛参与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2)按编制技术划分,重庆市国土规划应选择目标导向型为主、资源导向和问题导向为辅的综合国土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统计数据和实地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重庆市合川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现状数据以及合川区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点呈"大分散,小聚居"分布,布局随地貌、地域差异明显,且布局散乱;人均用地接近国家《村镇规划标准》上限,土地闲置严重,其中闲置农村居民点用地还具有分散、块小、有一定坡度、交通不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贯彻落实重庆市委三九会议关于建成2500个农民新村的决议,科学合理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三个差距。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资料分析法。研究结果:重庆市农村目前贫困人口、贫困村仍较多,城乡差距较大,有必要通过城乡统筹的农民新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重庆市农村居民点布局较零散、规模小、基础设施差、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在新村建设中应探寻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重庆在农民新村建设上已有大量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后续农民新村建设应积极吸取以前新村建设的良好经验;重庆农民新村建设还面临新村选址、资金保障、农民入住、农民退地等方面的问题。研究结论:为有效解决重庆市农民新村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切实推进农民新村建设,可以开展新农村选址适宜性评价、构建以"地票"交易资金为主体的多渠道融资平台、加大农民新村建设及退地宣传力度,建立完善促进农民入住新村相关办法及退出原有宅基地补偿机制、在新村建设之前与农民签订新村入住协议及退出宅基地复垦协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