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7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6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保险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在农业保险中,由于保险风险和保险标的比较特殊,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由信息不对称所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农险发展造成诸多危害,恶化保险人财务后果,抑制农险供给,致使保险费率提高,抑制农险需求,导致农险市场“稀薄”,阻碍农险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农险信息不对称表现和危害和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农险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随着近年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政策的实施,农业保险跃居我国财险业第三大险种。基于农业保险市场鱼龙混杂、不规范竞争显现副作用的形势分析,系统研究农业保险供给主体现状、竞争态势、全面放开农业保险市场的弊端、控制农业保险供给主体的国内外经验及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3.
作者认为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教学因素是学生的学习心理因素,目前许多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普遍实行分层次教学,论文阐述了侧重于学生心理层次分析的分层次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4.
虽然国家将住房消费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并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消费的优惠措施,但响应者甚少,更多的人仍在观望,住房消费始终难以达到预期的高潮。除收入低因素影响之外,还有以下认识上的误区:一、租房比买房合算。多年来的福利分房.使享受单位分房的职工从来不需要为公房的租金犯愁,每个月象征性的租金少得可以忽略不计。虽然公房租金有过调整,但每次调整幅度均较小,就是在随后进行的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中,大多数房改政策仍围绕着买房卖房展开,租金依旧缺少变化,致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住房的“租买比”无法理顺,人们在买房…  相似文献   
25.
资产评估学是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一体,以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资产评估准则和国家财经法规为依据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资产评估既是一门专业,又是一种职业,资产评估专业教学要为学生将来从事资产评估职业服务,使毕业生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补贴额度及补贴成效进行了总结,剖析了我国农业保险"高补贴低覆盖"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7.
美日两国农业保险模式的比较及我国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8.
河北农业保险模式选择与制度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非常重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2003年,保监会提出五种模式发展农业保险,力争在一到两年实践中,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指出,要“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这说明对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的研究是我国政府当前面临的一个非常紧…  相似文献   
29.
农业保险功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文丽  董经纬 《浙江金融》2007,(5):38-38,33
农业保险功效,是指农业保险在发挥分散风险和补偿损失等功能时所产生的对社会发展有利的效应。具体来说,包括福利功效、信贷支持功效和政策功效。农业保险功效研究,可以揭示农业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是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
对于保险标的转让后,保险合同是否当然转让,有属人主义与从物主义之争。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旧《保险法》关于财产保险合同转让从属人主义,新《保险法》则从从物主义。本文则认为,属人特征是财产保险合同的固有特性,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保险立法单纯强调属人主义不利于保护受让人的利益,而单纯强调从物主义对保险人也有失公平。我国新《保险法》关于财产保险合同转让的修改并没有彻底否定财产保险合同的属人特性,而是对从物主义和属人主义进行了结合与折衷,以实现同时保护保险人和受让人权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