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7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72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体育教学改革在学校体育教育当中始终占据着较高的地位,同时也是体育教学发展的核心话题,想要较好地适应新媒体信息时代的发展,那么高校所开展的体育教学工作就必须注重发挥出新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借助该项技术,提升整体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实效性,探究新媒体信息下新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机遇及挑战,丰富教育方式,提升整体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2.
冯科  耿涛 《新经济》2007,(1):19-23
预测2007年,虽然中央调低了经济增长率目标,但是宏观经济运行具有惯性,中国经济增长率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GDP增长率可望达到10%;通货膨胀率仍将保持在较低水平,估计国内物价指数CPI为3%左右;未来人民币升值压力未减,虽然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累计升值超过5.71%,但是就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并不大,甚至比不上其他货币的升值幅度,此外中国还面临着贸易顺差增大、外汇储备超过万亿美元的压力,估计人民币汇率今年的升值幅度在5%-8名之间;  相似文献   
73.
74.
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在当前我国学术界的争论,既反映了经济基本理论方面的分歧,也体现出对我国财政状况担忧的共识。本文在对现代货币理论(MMT)做简要评析的基础上,就近年来美国货币政策的特点作了剖析借鉴,并结合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风险,对我国当前财政困境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75.
邓琪  陈坚  冯科 《品牌》2014,(10)
数字技术在图书馆的全面发展为图书馆事业带来许多新的变化,纸媒时代,获取资料的方式单一,且常因查询、检索复杂致资料被漏查。上世纪末开始计算机渐渐普及到图书馆,使获取资料的速度加快,所得资料的范围更全面。当然不同的图书馆的网络化情况不一样,对资料的需求也不同,就我们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虽已逐年增加对电子资源的采购,但至少目前最多被利用的资料的存贮介质和使用频率最高的仍是纸质的乐谱资料。  相似文献   
76.
舒博  冯科 《新经济》2011,(7):76-79
金融创新的飞速进步,特别是以电子支付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电子化进程使得人们的交易及支付方式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改变着货币的形态,并且使得传统的货币理论受到了很大冲击。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非现金交易额迅速增长,其中大量的交易是通过电子支付系统完成的。新金融工具的涌现使得货币与非货币之间的界线变得更加模糊,  相似文献   
7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货币电子化成为新的趋势。为了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本文从微观主体持币动机的角度,分别应用鲍莫尔-托宾模型、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和惠伦模型来分析电子贷币对微观主体持币的交易、投机和预防动机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发展会对微观主体的现金交易需求产生替代,但是替代不完全;几乎完全替代现金的投机需求;在预防需求方面,电子货币不仅会对现金产生替代,还会对更高层次的货币产生替代。  相似文献   
78.
经济增长是每个国家都始终关注的主要目标,保持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一国实现各种社会目标的前提。正如美国华裔经济学家钱颖一所言,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但是减少贫困的重要推动力,还是政权合法性的重要基础。虽然GDP高速增长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GDP的高速增长是万万不能的。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态势,年均GDP增长率在9.5%左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期问,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科技进步和制度变革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资本投入对我国现阶段乃至将来的经济增长都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冯科  鲁仕伟 《新经济》2004,(8):48-49
2003年CPI上涨1.2%,进入2004年后CPI上涨势头强劲,截至8月底已经连续3个月同比增长达到5%以上的水平,由于6、7、8月份CPI涨幅居高不下,唤回了人们关于90年代初恶性通货膨胀的记忆,于是关于通货膨胀的可怕性及加息与否的讨论日益增多,中国现在的宏观经济形势如何?究竟需不需要启动以加息为主要手段的新一轮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80.
冯科 《新经济》2007,(11):46-48
从今年三季度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在消费、投资、外贸等领域的高增速开始出现放缓迹象。虽然9月CPI依然高于6%,达到6.2%,但相比8月,涨幅已减少0.3%,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