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政府行政理念的转变,中央政府的公共支出政策影响逐步增强,政策导向方面的扶贫意识有了加强,各种部门政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影响越来越大,产生了积极的扶贫效果.但从总体来看,当前财政、税收、产业、金融、社会保障等各项政策协调性不高,尚未形成有机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同时在转移方向、转移速度和转移规模上符合中国国情,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绿色信贷是科学发展观下我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绿色信贷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局部利益之间的矛盾、对金融机构效益的影响、评估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困难、风险评估标准和程序不完善等问题,需要通过建立绿色信贷环境数据信息库,完善绿色信贷授信程序,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强化绿色信贷主体的社会责任,建立环境评估智力支撑平台和绿色信贷利益协调机制等措施来推动我国绿色信贷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绿色信贷发展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信贷是科学发展观下我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绿色信贷发展已经起步,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局部利益之间的矛盾、对金融机构效益的影响、评估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困难、风险评估标准和程序的不完善等问题,需要通过建立绿色信贷环境数据信息库、完善绿色信贷授信程序、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强化绿色信贷主体的社会责任、建立环境评估智力支撑平台和绿色信贷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的措施来推动我国绿色信贷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投资咨询服务业是在80年代全面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特定经济环境下产生、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成长发展起来的新型行业。二十几年来,中国投资咨询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为国家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提供咨询服务、为深化企业改革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充当财务顾问、为外国投资机构来华投资担当投资顾问等领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政策性金融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当前我国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意义重大。要从深化政策性金融业务创新,拓展资金渠道和来源,加快建设农业保险体系、政策性金融担保体系,完善政策性金融的财税补偿机制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快推进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投资咨询服务业是在80年代全面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特定经济环境下产生、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成长发展起来的新型行业。二十几年来,中国投资咨询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为国家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提供咨询服务、为深化企业改革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充当财务顾问、为外国投资机构来华投资担当投资顾问等领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传岩 《改革与战略》2012,(6):18-20,46
2012年新扶贫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必将给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指出,要进一步创新扶贫思路和机制,通过提高扶贫对象瞄准和扶贫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扶贫产业和项目选择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以及推进政策协调等措施实现扶贫政策创新,开创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城乡金融二元结构比较突出。发挥金融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作用,需要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担保机构和保险体系等多个方面共同推进,同时应注重金融立法、财税扶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配套措施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