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4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51篇
经济学   47篇
综合类   8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1篇
农业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论会计诚信     
近年来,会计诚信缺失,会计假账非常普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在交易中违背客户的真实意愿,严重侵害客户利益,也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极大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成为阻碍我国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巨大障碍。如何维护会计中的诚信原则,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会计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维护和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42.
有国有资产流失就应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国有资产流失刑事责任的规定体现了一般保护与特别保护相结合、全面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和平等保护与不平等保护结合.行政责任的规定中要完善"问责"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对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经营者的行政处罚.民事责任中要从监督、管理和经营者及非监督、管理和经营者两个方面来强化.  相似文献   
43.
日本战后初期因为资源短缺和长期通货膨胀导致劳资关系冲突不断。在这一冲突过程中,劳资双方最终达成妥协,形成了终身雇佣制惯例。劳资关系退隐,劳使关系凸显。但随着日本经济走向开放,终身雇佣制抬高用工成本的弊端也日渐显露出来。在泡沫经济破灭后,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趋于解体,劳动力要素趋向市场化,新型的劳资关系正在重构过程中。战后日本劳资关系的历史演变表明,合作和谐的劳资关系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终身雇佣制扭曲了劳动力要素市场,并且将劳资关系演变成劳使关系削弱了资方的投资动力,使经济增长缺乏后劲。  相似文献   
44.
刘国华 《市场研究》2009,(11):42-44
<正>随着阿里巴巴10周年庆典活动的开展,把"网商"提到了一个更诱人的层次。对于广大的网商而言,如何将其经营的网上商店塑造成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品牌成为重要话题。广而言之,网  相似文献   
45.
46.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对于监督经济活动,强化自我的约束机制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内部审计对于杜绝铺张浪费,资产流失,核算失实,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7.
经济全球化为企业进行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拥有了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而在国际贸易中,文化环境是极其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当今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融与发展,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其中媒体、政府以及对外贸易自身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品牌文化产品、观念滞后,缺乏创意思维、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等。因此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8.
国外品牌资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品牌资产的研究在进入21世纪后并没有减弱,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本文将这些文献归纳为四个方面:评估方法研究、交叉学科的引入、品牌资产与其他因素相互影响研究及其他类研究。对国外品牌资产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梳理,对了解和把握其研究前沿,找准未来研究趋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2009年,河北各级财政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的形势下,继续较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抓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创新管理方式、支持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为实现河北粮食连续6年丰收和农民收入连续6年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