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9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5月26日,《经济日报》报道了陕西耀县孙原村摆脱贫困奔小康的感人历程,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好一个孙原村》。文章发表后,孙原村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10月,记者又一次来到孙原村,就如何迎接西部大开发问题采访了村党委书记李孟斌。  相似文献   
22.
或许,2000年12月7日将在咸阳市未来的发展中被经常提起。因为,就在这一天,一笔投资5亿元的信息产业项目在该市第二届城市开发建设招商会上正式签约。 投资方是当今中国最大的软件供应商托普集团。 信息化,一股挡不住的世纪洪流正在三秦大地涌动。  相似文献   
23.
<正>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的要求,需要以数字技术为抓手。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在绿色金融领域,运用数字技术开展绿色定量定性分析,强化绿色企业、绿色项目智能识别能力,提升碳足迹计量、核算与披露水平,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为企业提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金融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绿色信息监测与分析模型,搭建风险知识图谱实现对企业的风险监控,量化环境效益和转型风险,提升绿色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4.
“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这是教育部在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出台时提出的口号,但是有关方面统计数据显示:从1999年国家实施助学贷款以来.全国借贷学生违约率已占到近30%。然而.澄城县信用联社自1998年开办商业助学贷款以来.7年间累计发放货款3200多万元,资助学生5800多人。至今,全县无一名学生因贫困面无法上学,且无一笔沉淀款,收息率实现100%。全国高校、银行都头疼的事情,一个小小信用社是怎样解决的?  相似文献   
25.
刘晓辰 《当代陕西》2006,(11):21-23
新闻背景 2006年7月23日,(《经济日报》“又快又好新看点”陕西采访组离开咸阳前,泾阳县县委书记秋青山和代县长王福选匆匆赶到记者住的宾馆:“请《经济日报》帮个忙。”原来,地处八百里秦川“白菜心”的泾阳县,近几年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是由于科技水平偏低等原因,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不够理想。秋青山说:“东部经济发展快,西部群众尽快富裕起来的心情迫切,泾阳县想和寿光结个‘亲’,用他们的先进理念和标准化种植技术,带动泾阳县蔬菜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起来。所以想请(《经济日报》做个‘红娘’,为咱搭个桥,这事兴许就成了。”后来,该报社领导指示山东记者站和陕西记者站抓紧联系相关事宜,力争促成这桩好事。  相似文献   
26.
循着凄美的歌声,沿着崎岖的山路,记者找到——提起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交了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三哥哥当兵坡坡里下四妹子脸盘上灰不塌塌有心拉上知心话又怕人笑话……提起陕北知名度较高的地方,“绥德”(县)应有一席之地。一是因为它那“米脂婆姨绥德汉”  相似文献   
27.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利君集团董事长吴秦认为国企产权转让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是 "粗放操作、一卖了之".表现为图简单省事,忽视资产评估、对购买者的考评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等关键环节,只看举牌者的出价高低,不问购买方的自有资金实力、经营能力和经营计划,忽视对优秀企业家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无视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员工的根本利益,这样极易使国有资产迅速流进效率黑洞,导致好端端的国企被"高价购买"后快速走向衰亡的消极结局.  相似文献   
28.
在省委、省政府“陕南突破发展”的战略中,汉中市被要求“率先突破”。作为该市经济大县、财政强县的南郑县,如何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抢占先机?《经济日报》记者日前在汉中采访了市委常委、南郑县委书记郝宗友。  相似文献   
29.
党的十六大刚刚结束11天,陕西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加快关中‘一线两带’建设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李建国的讲话在与会人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了进一步了解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十六大之后有关“一线两带”的思路,记者近日采访了李建国同志。  相似文献   
30.
礼仪之邦重人情,然而,人情太滥压死人。在时下愈演愈烈的“人情消费”中,“人情”悄悄变了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