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30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解开“贸易顺差悖论”之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呈“负相关”的“贸易顺差悖论”并不存在。凯恩斯主义模型只适用于需求约束型经济形态,而不适用于供给约束型经济。同时,二者正相关的结论也并不能作为当前继续推行出口导向型贸易发展战略的依据,宏观经济背景的根本性变化要求制定新的贸易战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12.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1978—200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经历了一个先递增、后递减的过程:1978-1993年边际消费倾向递增,1993年后不断下降。本文重点研究了1993年以来边际消费倾向持续递减的原因和影响,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居民收支预期不稳定等。边际消费倾向的持续下降直接导致国内需求不足,并且使投资和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弱化,财政政策的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上的分配结果和各类不平等都是由个体的权利配置来实现的,造成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本性原因是一系列制度导致的权利配置不合理。收入分配公平应该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而权利公平应是其核心内容。本文从权利配置的视角来探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认为城乡居民在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三个方面的权利不平等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促进城乡居民参与权趋于平等的政策举措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之间不平等的收入权和保障权则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意味着,改革和完善现有收入分配制度的方向应该是促进城乡居民在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方面趋于平等。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区位选择取向发生了从重有形资产交易成本到重无形资产交易成本、从有利于风险分散的多元化经营的区位向能够强化核心竞争优势的区位、从重优惠政策到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等变化,这些变化对政府引资政策调整提出一些启示.政府应该营造有利于降低无形资产交易成本的制度环境、建立促进广泛联系、体制和功能驱动的引资政策  相似文献   
16.
突然萌发以“梁祝”题材做包装的想法,是在艺术鉴赏课了解“梁祝”的创作历程之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财政横向均衡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基于区域协调发展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主张将东、中、西“三大部”纵向区域,转变为横向划分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区域财政横向均衡制度。依托“三大块”财政经济规模基本相当、发展条件基本均衡的区域平台,做到区域平等竞争的起点公平,实行“取之同等、予之等同”的区域政策确保竞争过程的公平与结果公平,从而形成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公平的区域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8.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但全国统一大市场对要素收入分配产生何种影响,其是否与共同富裕目标相一致,目前学界尚无定论。文章采用2004—2020年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基于《反垄断法》实施形成的准自然实验,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素收入分配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能有效提升我国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能够通过削弱企业市场势力、促进要素畅通流动的渠道增强劳动者议价能力,进而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其要素收入分配效应在行政垄断程度较高、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以及更具市场经济特性的非国有企业中更为突出。文章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现象提供了微观解释,为更好地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积极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06—2011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了金融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如何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通过广义矩估计(GMM)模型估计发现,农村金融排斥显著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其中,条件排斥、地理及营销排斥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价格排斥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回归方程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这四大排斥平均解释度分别为1075%,100%和1435%,农村金融排斥共解释城乡收入差距的261%。此外,非农业就业比例的提高与城镇化的有效推进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有重要影响。因此,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并重、提高农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的积累和增加农村金融服务宽度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及其结构分解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发展出一个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并分解出构成总收入的各类收入基尼系数及其对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的计算方法。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0年按收入五等份分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的有关数据,测算出农民各类收入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和贡献率情况。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尤为迅速,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占据了绝对份额;我国农民收入差距呈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各类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差距最大,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差距对农民纯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