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8篇
农业经济   89篇
经济概况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我国粮食贸易的历史性转折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粮食贸易的历史性转折与政策取向叶兴庆(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随着国家整体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工业化逐步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推进,我国农业尤其是粮食的生产成本将不断上升。在今后的工业化进程中,成本推动型的粮价上涨将是一个长期现象。现在国内粮价...  相似文献   
92.
农业剩余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关系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发展经济学中的结构学派对这个问题尤为重视,提出了许多理论假设和分析模型。本文以中国的发展实践为背景,从农业剩余的角度研究农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3.
进入 2 0 0 2年以来 ,安徽、河南、湖南、湖北等粮食主产省纷纷提出要进行改保护价收购为直接补贴农民的试点。推进这项改革究竟有什么意义 ?时机是否成熟 ?如何具体实施 ?为回答这些问题 ,笔者研阅了有关资料 ,并到安徽省与有关部门的干部和农民进行座谈讨论。总的认识是 :放开主产区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 ,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真正推向市场 ,对农民减少的收入给予相应补偿 ,是彻底解决目前主产区粮食库存量居高不下、大量陈化变质、价格背离供求、亏损继续发生、人员不断膨胀、企业依赖政府等种种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改粮食保护价收购为直接…  相似文献   
94.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对策叶兴庆,周旭英在过去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农业为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今后的长期发展进程中农业仍将起基础性作用。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农业的基础作用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提供农业剩余劳动力和抑制食品价格上涨上。考虑到经济发展阶...  相似文献   
95.
中国目前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政府如何对经济活动实施有效管理,还有待探索。鉴于粮食对中国经济的特殊重要性,政府对粮食生产应确立何种管理体制,就更值得研究。本文所称的粮食生产管理体制,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农村社区对粮食生产实施的管理的总和。  相似文献   
96.
马铃薯主粮化需过“三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马铃薯的主粮化,是一个时代感很强的大事首先,推动马铃薯主粮化,对提高粮食安全保证水平有直接的支撑作用。从阻挡国际农产品进口冲击的角度看,马铃薯对保障我国的口粮安全也有直接的作用。马铃薯鲜薯的产品属性有不耐储存的特点,不耐储存使它的商品属性受到一些影响,但正因为它不耐储存,所以在国际贸易上反而是我们阻挡国外产品进口的一个天然屏障。因为从技术上,包括成本上来看,进口马铃薯是不划算的,如果能在我们的口粮中扩大马铃薯的比  相似文献   
97.
新一轮粮改的突破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步伐。新一轮粮改至少在3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粮食购销市场化最终完成;二是束缚新型市场主体成长的体制性障碍被铲除,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受到高度重视;三是粮食补贴政策发生历史性转换,由以前的补流通环节改为补生产者。与此同时,新一轮粮改在有些方面的制度安排存在局限性,最低收购价、收购市场准入、中央和省两级粮食储备等制度的效果如何,还有待实践的检验。新一轮粮改表明?改革需要有直面历史包袱和市场挑战的勇气。  相似文献   
98.
本文构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以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测算评价全国各省份农业与农村基本现代化完成度,以及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耦合协调情况。研究发现,大部分省份农业与农村基本现代化实现度存在明显不平衡,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协调性也有待改善,农村现代化滞后仍是协调发展的短板。推动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应在充分把握好两者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和协同演进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好两者之间的关联带动机制,做好乡村空间规划,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协同推进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元化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营造“宜居宜业”和“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的环境。同时,还要加强资金投入的有机协同,围绕激发要素活力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  相似文献   
99.
准确把握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政策含义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改革35年来,农村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农民物质利益,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文章深入分析研究了十八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赋予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权利;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赋予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权能;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这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0.
<正> 中国是一个幅员广阔的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进程中,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是一个突出问题。经济地理学界对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格局有多种概括,如“三”字形“梯度推移论”,“T”形的“江海先行论”(沿海加长江流域),“H”形的“一个半重点论”(沿海加“三线”与兰新路,中间一道为长江至陇海路的宽带),“勿”字形(或“兀”形)的“沿海两线论”(沿海加长江流域和陇海兰新线),“非”字形的“三横两竖论”(三个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